自長城3.0T V6發動機推出后,網絡輿論基本是一片好評,首次搭載的坦克500,熱度也相當高。此前新車給出的預售價是33.5-39.5萬,計劃在年底前上市,2022年1月底前啟動交付。
長城3.0T V6渦輪增壓發動機
坦克500
實際上,在長城之前,自主陣營的紅旗,2019年就已經推出了自研的3.0T,目前搭載在紅旗HS7和H9上。也就是說,論資歷和市場成熟度,紅旗3.0T是要比長城更勝一籌的。
紅旗3.0T V6機械增壓發動機
紅旗HS7
紅旗H9
然而,先出道的紅旗3.0T至今都沒能得到大家的肯定,甚至還備受爭議和質疑。那么都是國產自研3.0T,為何紅旗和長城會遭受國人區別對待呢?今天疆哥就來跟大家探討這個問題的本質。
紅旗的3.0T型號為CA6GV30TD,雖然從誕生之初,就被官方強調是“自主研發”,但很多人都認為該發動機的技術,是來自奧迪上一代的EA837 3.0T發動機,原因主要有兩個:
1、兩者的結構相似,都采用了頂置機械增壓的布局,都是60度夾角V6的缸體設計。數據上,紅旗的3.0T(HS7)最大功率248kW,峰值扭矩445N·m,與上一代搭載在奧迪Q7的3.0T(245 Kw/440Nm)非常接近。
紅旗CA6GV30TD 3.0T(機械增壓)
奧迪EA837 3.0T(機械增壓)
2、奧迪和一汽合作緊密,而紅旗又是一汽的品牌。鑒于這層關系,大家覺得紅旗或是買來奧迪EA837的知識產權(目前奧迪用的是EA839 3.0T渦輪增壓),最終才研發出了自己的6缸引擎。
正是由于網上流傳的各種說法和猜測,加上官方并沒有就此事作出回應,所以外界對紅旗3.0T才會一直存在爭議。反過來看長城的3.0T,在來源問題上,就基本沒有什么緋聞,而且官方對該發動機的各項技術指標,也是很樂意公開宣傳,給人一種“真金不怕火煉”的感覺。
實際上,關于長城3.0T,網上已經發酵很久了。早在2014年長城就展示了一臺自主研發的3.0T直列六缸發動機,不過由于某些原因一直未能落地。雖然如今直6變V6,但它的到來,也算是彌補了很多人曾經的遺憾,情懷加分。
長城3.0T比紅旗的風評更好,還有一個原因是它的后發優勢,其發動機技術更主流,數據上也要比紅旗的更好。先區分下,紅旗3.0T進氣方式采用的是比較少見的機械增壓,其優勢是動力響應更快,缺點則是高速時動力損耗較大。
而長城3.0T采用的是渦輪增壓,還是雙VTG渦輪增壓器,它可以極大彌補渦輪增壓帶來的遲滯效應。從數據來看,長城3.0T在1500轉就可以爆發出最大扭矩,而紅旗3.0T則要到3000轉(紅旗H9是2500轉)。
VTG增壓器
此外,長城3.0 T采用米勒循環,有目前比較先進的350bar直噴+氣道噴射的雙噴射系統,熱效率達到了38.5%。而紅旗3.0T采用奧托循環,熱效率不明,噴射系統是200bar的缸內直噴,技術上要差點意思。
而由于調教的不同,紅旗3.0T分成兩種性能,不過即使是最大248kW/445N·m的動力數據,也不及長城3.0T的260kW/500N·m。
在疆哥看來,大家對長城和紅旗3.0T的不同態度,還跟品牌的技術影響力有關。長城不用疆哥多說,不僅有著獨立的動力供應商——蜂巢易創,還是首個發動機產銷破千萬的中國汽車品牌。
而在3.0T之前,長城的4G15、4B15、4C20、4N20等自研自產發動機,就已經廣泛應用了。此外還有7DCT、9DCT、9AT等變速箱產品,這些技術成果,逐漸讓公眾肯定了長城的研發實力。
而紅旗,它的發動機儲備其實算是國內頂級的,除了3.0T,還擁有包括6.0L V12自吸、4.0T V8雙渦輪增壓、2.0T高低功率渦輪增壓,1.5T渦輪增壓等。可前兩個距離老百姓太遠了,中小排量又還沒鋪開,應用程度遠不如長城。
而且眾所周知,很長一段時間,紅旗在行業給人的標簽就是:價格高、神秘、銷量不高。2018年它實行“官轉民”戰略后,很多人才算開始了解紅旗的技術。也就是說,相比于長城技術的循序漸進,紅旗會給人一種“跳脫”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紅旗全新一代V6發動機已經試制成功,最大功率340 kW,最大扭矩600 Nm,性能提升明顯,已經超過了目前長城的3.0T(260kW/500N·m)。
而當前能自產自用3.0T發動機的國產品牌,也就紅旗和長城兩家。大家也沒必要去糾結它們孰強孰弱,站在整個自主陣營來看,其實都算是“國貨之光”。至于各自的獲取方式如何,或許變得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