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接種就是用人工的方法把有效的生物制劑引入家禽體內,激發家禽產生特異性抵抗力。
從而避免疫病的發生及流行,意義重大,不可忽視,疫苗的質量好壞,操作方法的得當與否,會直接影響飼養的成功,直接關系到最終的經濟效益。
[圖片]
在使用疫苗的過程中,都有哪些知識是我們需要知道的?
現在漁歌一一向大家道來:
肉雞飼養期比較短,一般只需考慮5種疫苗。相對應的疾病分別是
1、雞馬立克氏病--------(MDV)
2、新城疫-----------------(NDV)
3、傳染性法氏囊病-----(IBDV)
4、傳染支氣管炎--------(IBV)
5、禽流感-----------------(AIV)
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雞馬立克病。
肉雞大部份是不做這疫苗的,為什么要提到這種苗呢?
這是一種由馬立克病毒(屬皰疹病毒)引起的以淋巴細胞增生為特征的腫瘤性疾病。
馬立克病毒可以感染1日齡的雛雞,但其發病通常在雞90日齡以后。
由于肉雞的出欄日齡都在此之前,所以肉雞很少接種馬立克疫苗,最新的權威研究發現,由于強毒株的出現,此病有了新的流行特點。
此病毒會造成肉雞的免疫抑制,免疫抑制會造成被接種的疫苗不能產生正常的免疫應答,造成免疫失敗。
有些感染馬立克病毒的雞雖然在出欄前不表現明顯的臨床癥狀,但其生長速度、飼料轉化率均會受到影響。
因此,建議肉雞也要考慮下馬立克疫苗,為了降低成本,可以選擇價格較便宜的HVT凍干疫苗。
對于肉雞來說,還要提到的是流感疫苗。
國內大多數肉雞養殖場來說。流感疫苗的保護率是不盡如人意的。
這是為什么呢?
流感疫苗要重復注射,每隔35天注射一次,應用在蛋雞上可以,肉雞上時間不足。
在實際使用中,流感疫苗在非標準化雞舍還有一定的誘發作用。如果你有能力,能做本場或本地的流行株或變異株的另當別論。
流感病毒血清型眾多,對號困難,鑒于以上原因,不推薦使用。肉雞當中,重點要看住的是新城疫,其次法氏囊、腎傳支、雞痘就可以了。
通常情況下,一般將疫苗分為三類:強毒疫苗、弱毒疫苗和滅活疫苗。
強毒疫苗的毒力較強。
是在飼養條件較好的情況下,利用強毒株病毒使全群動物感染,待康復后,就可產生良好的免疫力,通常說的強毒疫苗包括:傳喉苗和傳染性法氏囊疫苗等。
法氏囊活疫苗就有溫和型、中等毒力型、和強毒型三種。
溫和型疫苗毒力弱,接種后對法氏囊沒有損害,但接種后抗體上升較慢,抗體效價也相對較低。
中等毒力疫苗,毒力中等,接種后對法氏囊容易造成損害,特別是母源抗體較低時的雛雞,而強毒型的法氏疫苗,很容易造成法氏損害,在無母源抗體時,無異于人工攻毒,所以在生產上較少使用,而通常以使用中等毒疫苗為多。
現在市面上的多數為中等偏強毒力的。
弱毒苗相對于強毒來說毒力就很低了,但仍保持原來的免疫性,并能在家禽體內一時性繁殖。
弱毒疫苗有的是從自然界直接篩選的,有的是人工致弱的。
目前應用的活疫苗主要是弱毒疫苗,自然界直接篩選的在雞體內繁殖性最好。
滅活疫苗是用化學藥品將病原體滅活,使其失去致病性和繁殖能力,但仍保持免疫原性而制備的生物制品,這種疫苗又稱死苗。
為增強滅活苗的免疫效果,常在疫苗中加入佐劑。
佐劑能吸附抗原并在動物體內形成免疫貯存,從而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如氫氧化鋁、油乳劑等。
佐劑吸附抗原緩慢而長時間地向機體細胞內釋放,呈現對動物機體的持續刺激,進而誘發堅強而持久的免疫力。
某些佐劑本身還能動員免疫活性細胞促使抗體產生細胞的分化和增殖。
根據佐劑的不同,滅活苗又可分為氫氧化鋁苗(鋁膠苗),油乳劑滅活苗(油苗)等類型。
弱毒苗和滅活苗是當代養禽業中最常用的兩大類疫苗,各有優點和缺點,在生產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選用。
弱毒苗,用量小,成本低,可用多種方法免疫,使用較方便,能刺激機體產生局部免疫和全身免疫、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缺點是:毒力不穩定時,有返祖現象,毒株可能不純,存在殘余毒力,可能有其它病毒污染,免疫力不持久,抗體水平不高,病毒間有干擾現象,影響免疫力,高溫季節易失效,受體內抗體影響較大。
滅活疫苗非常安全,沒有任何帶毒的可能,穩定,不需冷凍,常溫下也能保存較長時間,不受體內抗體、包括母源抗體的影響,多種苗間無干擾,可制成聯苗,缺點是用量大,成本高,只能肌肉或皮下注射,使用不方便,不引起局部免疫,導致細胞免疫作用弱。
多價苗---是將同一種細菌或病毒的不同血清型混合制成的疫苗叫多價苗,如多殺性巴氏桿菌多價苗、雞馬立克氏病HVI-SB1雙價凍干苗等。
聯苗---是以幾種不同微生物混合制成的疫苗。
如雞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法氏囊病滅活苗等。多價苗和聯苗的優點在于僅用一針就可以同時預防幾種病原或一種病的多個血清型,所以普遍受到生產場的歡迎。
其缺點是:免疫劑量大,不同抗原間有干擾。
疫苗的免疫方法可分為:群體免疫法(氣霧、飲水、拌料、浸嘴法等)和個體免疫法(注射、刺種、涂擦、點眼、滴鼻等)。
未完待續。。。。明天繼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