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是《歡樂頌》里的樊勝美,重男輕女的典型犧牲品,被原生家庭吸干榨盡的代表作。
本身是在上海打拼快十年的資深白領,工資不低,卻一分錢存款都沒有。親哥哥從小被家里寵得一無是處,游手好閑、不務正業,全家都要靠妹妹樊勝美來接濟。“哥哥結婚房子的首付是我出的,還貸也是我,連生孩子的錢都要找我。”
這個曾經氣得無數網友想把她活埋的老太太,只要給女兒打電話,就是要錢。
“小美,你幫幫你哥哥的呀”、“你哥哥你不能不管呀”、“錢什么時候打過來呀”。樊勝美哥哥把全家折騰得雞飛狗跳,欠款無數,她罵都不舍得罵一句,只知道讓樊勝美幫忙擦屁股。
她哥在外頭打架要賠別人錢,樊勝美一時拿不出來,她媽甚至都想出了“你讓房東把房租退給你,你去公司住兩個月”這么奇葩的辦法。一邊在公司拼命工作試圖出人頭地,一邊不斷地給家里收拾爛攤子,被逼得向周圍所有人的借錢,借到無處可借,樊勝美在劇里經常出現的鏡頭,就是一個人崩潰大哭。還得繼續想辦法借錢,不然她媽就會批評她,她哥就會罵她,還會沖到她公司去,向她的同事們控訴她對家里“不管不顧”。
同樣是重度重男輕女的家庭出身,蘇明玉比樊勝美還慘一點:她有兩個哥哥。親媽無條件寵兒子,親爸在家屁都不敢放一個,這樣的家庭造成的后果,就是蘇明玉從小受盡了歧視和白眼。
她兩位哥哥什么家務活都不干,她就要幫他們洗衣服。
還在高考沖刺階段,爸媽隨手就把她住的房間賣掉了,理由?你哥哥們需要錢。
蘇明玉成績很好,本來想努努力考清華,她媽:“女孩子上那么好的學校有什么用?”
最后她只能去上免費的師范大學。
這家人比樊勝美家更狠的是,樊勝美媽媽好歹含辛茹苦供著女兒讀大學、在大城市站穩了腳跟,雖然目的不純,但在樊勝美求學的道路上,她一直是個支持者。
蘇明玉媽媽卻始終一句話:“你是女孩,你和你哥哥能比嗎?我們就養你到18歲。”
蘇明玉只好選擇和家里斷絕了關系,孤身出去闖蕩,立誓要成為商業精英,出人頭地、過好日子。
她也真的成了成功女性,大房子、豪車、名牌,“想買什么就買什么”。她媽媽的葬禮,她一抬手就拿出了40萬。她大哥回美國發展了,她二哥離婚之后去非洲“磨練自我”了,剩下蘇明玉,為她老年癡呆的爸爸養老。18歲后就沒用過家里一分錢的蘇明玉、沒感受過多少家庭溫暖的蘇明玉、成功后幾次幫家里解決困境還被罵“拿幾個臭錢不是應該的”的蘇明玉,卻成了辭了工作照料老父親的人。被寵大的兒子們啃老啃得心安理得,不受寵的女兒卻扛起了家庭的重擔。
金牌房地產銷售,豪言“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強大、干練、勇猛的職場女性。她連一條絲巾都不敢買,住的房子是一棟兇宅,因為便宜。
作為家里的第四個女兒,她剛出生就要被她媽扔進井里,她爺爺拼命阻攔才讓她活下來,本名“房四井”。
從小被欺負到大,初中畢業就被她媽逼著輟學,讓她出去打工,順便找個婆家,“供你弟上大學”。
但她吸血成性的親媽并不打算放過她,得知房似錦做房地產銷售、收入不菲之后,她開始隔三差五找房似錦要錢。
房似錦拿不出,她就跑到房似錦上班的中介門店,在門口大鬧。房似錦答應先給她二十萬,她媽媽說那你給我打個借條,剩下的湊齊了再給,不給她以后就“天天來”。房似錦沒受過家里多少好處,卻莫名其妙地“欠了家里的”,就因為父母生了她,就因為她有一個要娶老婆的弟弟。
特別想把樊勝美媽媽、蘇明玉媽媽、房似錦媽媽三個人關一個屋里,看誰能活下來。還有人給P了一張圖,把樊勝美、蘇明玉、房似錦擺在一起,起名:都挺慘。
只是因為是女孩,所以從小低人一等,只是因為父母還有個兒子,所以在努力養活自己的同時,還要不斷被家里理直氣壯地索取。有人說這些劇的處理是不是太過了?現實里有這么變態的事嗎?
之前認識一個女生,認識她以來,她一直都在玩兒命賺錢。她在職場是最努力的那個,工作之外還做著兼職,學著其他技能,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幾乎從沒有休息和放松過。她說要實現經濟獨立,尤其是要從家里獨立出來,再也不想和他們有牽扯。她有個哥哥,三十多歲了,到現在沒有工作,一會兒說要做生意,一會兒說要創業,變著法子跟家里要錢,她爸媽拿不出,就讓她“幫襯幫襯”。
到后來她不想幫了,也看透了她哥那些啃老的小把戲,就和家里說他那么大了,不要再慣著他了。
結果被她爸媽一頓痛罵,說她在大城市工作了,翅膀硬了,連家都不要了。說到這兒她就冷笑。小時候她哥和她搶一根棒棒糖,拿磚頭把她頭打出血,上中學她哥偷家里錢,誣陷是她拿的,她爸打得她兩天沒能上學。
家里買一塊蛋糕,永遠是她哥哥吃,父母發了工資,永遠是只給她哥哥零花錢,她哥學習不好,家里到處花錢讓他上大學,她學習好,想考個研被逼著放棄,讓她趕緊上班賺錢補貼家用。“為什么沒人好好疼過我,跟我要錢的時候卻好像我欠他們的一樣?”也認識一個朋友,有一個讀大學的弟弟,大學四年家里不給他生活費,全讓他問她要,“當姐姐的不管弟弟怎么行”。終于到她家里要給她弟弟買房,問她“借”十五萬的時候,她憤怒了。“我在外打拼了七年,最苦的時候米飯拌醬油吃了一星期,沒有一個人問過我累不累苦不苦,我媽只有在我發工資的時候,才會給我打電話。”
還看過一個女生說,她爸讓她在三個月里湊二十萬出來給家里,湊不齊以后也別再回家。看劇的時候,我們驚嘆怎么還有這么不要臉的家庭,明晃晃赤裸裸地重男輕女,兒子是寶貝,女兒就是賺錢的工具。被家里逼著二十四歲就結婚的女生,只因為對方家境不錯,“可以幫你弟弟找份好工作”。
一個月賺八千塊,要“上交”五千的女生,只因為“給你兩個哥哥攢房子錢”。
和男朋友談婚論嫁,家里讓她去要三十萬彩禮,“一分都不能少”的女生,只因為弟弟婚房要裝修。《安家》的編劇六六在接受采訪時,也被問到類似這種奇葩原生家庭的問題。在我們看得到或者看不到的地方,有很多很多女生,終生活在父母輩重男輕女的陰影里。
她們“不配”受到平等的對待,她們“不配”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她們是家里賺錢的工具,她們是哥哥弟弟衣食無憂的保障,甚至她們的婚姻,都要用來為家里的“男丁”鋪路。《歡樂頌》《都挺好》《安家》都引起過大范圍的共鳴,劇中樊勝美、蘇明玉、房似錦的遭遇,在無數女孩子身上都發生過。諷刺的是,恰恰是這些沒有被公平對待過的女生,成了父母老了之后的依靠,而“養兒防老”里的兒子們,卻有很多啃老的白眼狼。
這些事,再說下去很復雜,只想說,希望通過這些大熱的電視劇,能慢慢糾正一些現狀。
希望我們為人父母之后,能慢慢消除掉幾代人重男輕女的惡習。如果你不幸是這個封建糟粕的受害者,我也不好說一些太武斷的話,只想說四個字,“當斷則斷”。希望你可以把自身的利益放在前面,而不是被所謂的“道德”而捆綁。希望你能好好地為自己活著,而不是背負起你不該背負的重擔。
至少你不要像樊勝美,一邊哀嘆著命運不公,一邊繼續著不怒不爭的日子。
我無意要挑起任何家庭矛盾
但我們也必須承認
有些父母
不配做父母
別說什么養育之恩大過天
歧視自己女兒的
算什么養育之恩
今天的互動話題
你在生活中
見過哪些重男輕女的惡心事?
期待你們的留言
如果今天的文
你覺得不錯
希望你愿意分享給更多人
晚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