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萬物生,傳說中的“長高黃金期”到了!
說起來,孩子的身高還真是家長們永遠最關心的話題。
不管是小區里、幼兒園,還是上了小學,家長們湊在一起,最愛比的就是孩子的身高: 個子高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基因好,孩子的身高錯不了;矮一點的家長擔心孩子的個頭隨了父母,也想通過后天努力,讓孩子的個子再躥一躥……
講真,不管家長多“自信”,每逢學校按高低個排位,自家孩子“憑實力”站第一排還真有點兒…….
為了讓矮個娃“長高個”,家長們可謂操碎了心。補鈣、補營養液,甚至考慮是不是要打生長激素……
圖片來源soogif
壹
為什么要抓住春天增高?
因為春天萬物復蘇,是各種動植物萌芽發展的關鍵期,人類也不例外。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做過一項專門的調查研究,他們發現孩子的生長發育有顯著的季節性,其中春季(3-5月)身高增長速度是其他季節的2至2.5倍。
因為春天人的新陳代謝旺盛,由冬天的蟄伏轉為活躍,血液循環加快,呼吸消化功能加強,各類激素分泌增多,尤其是生長激素,而生長激素是兒童長高的必備激素,這就為孩子的春天長高做了內在準備。
另外,春季陽光不冷不熱,正適合戶外踏春,戶外活動。而陽光中的紫外線又是合成維生素D的必備條件,維生素D又可以幫助鈣的吸收。
如果缺少了維生素D,骨骼就不能正常生長,骨骼不能正常生長就更不用想長高了。
所以,在春季,無論是我們自身還是外部環境,都有利于身體的生長,如果我們不抓住這個春季生長關鍵期,那我們孩子一年的生長可能都會落下。
貳
春季長高的關鍵是做好這三點:曬太陽、運動、飲食。
只要做好這三點,孩子的身高絕對沒問題。
一、多曬太陽
因為太陽中含有的紫外線可以幫助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產生光化學反應,并形成前維生素D,一旦前維生素D在皮膚內形成,它將緩慢地轉化為維生素D。
然后,維生素D結合蛋白把維生素D從皮膚輸送到循環系統。而維生素D跟人體內的鈣、磷的代謝有關,影響這些礦物質的吸收以及它們在骨組織內的沉積。
而我們又知道,骨骼的主要構成就是鈣,如果鈣吸收不好,那不用說骨骼肯定就長不好,就更不要說長高了。
所以要想長高,必須要多曬太陽。
但春天曬太陽也是有竅門!
曬得多,容易傷害皮膚;曬得少,又不能充分的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所以曬太陽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春季曬太陽的最佳時間是上午9點-11點,和下午2點-4點。因為這時候的紫外線不像中午那么強曬傷,又不至于太弱達不到曬太陽效果,同時曬完太陽后給孩子適當的補水。
此外,從曬太陽的時間上來講,每天堅持曬太陽不少于30-60分鐘,才能讓身體產生足夠的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
而且曬太陽特別要注意,隔著玻璃曬太陽是無效的,因為紫外線無法穿透玻璃。
二:多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
大量的科學研究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兒童比不參加鍛煉的同齡兒童平均高4~8厘米。
而且春天戶外陽光明媚,帶領孩子多出去參加戶外運動,既能吸收陽光,促進維生素D的產生,又能鍛煉身體,還可以增加孩子見識,可謂是一舉多得。
根據孩子的年齡,我們要選擇合適的體育運動。
對于3歲以內的孩子:我們注重運動的綜合,而不注重運動的形式。跑、跳、玩沙、踢球,甚至撿垃圾,只要孩子能在戶外呆住,玩什么樣的運動都可以。
對于4歲-6歲的孩子:可以把運動與游戲結合起來,既能增加孩子們的運動興趣,又能增加他們的運動協調能力。比如讓孩子在戶外的游戲區過獨木橋、跳舞、丟手絹、玩老鷹抓小雞等。
對于6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進行各類有利于腿部骨骼生長的專項運動,比如跑步、跳繩、踢球等。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要注重培養孩子的運動興趣,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合適的運動,而不能為了長高逼迫孩子去做某類運動,否則就會適得其反,讓孩子討厭運動。
三、合理飲食,及時的補鈣
現在在飲食上,我們普遍都可以滿足孩子,很少說有的孩子吃不飽吃不好。相反,因為營養補充過多,我們越來越多的孩子患上了肥胖癥。不僅不能長高,最低的身體健康都不能保證。
優寶給孩子補鈣主要參照這張圖:
飲食不在于吃的多好、多貴,而在于營養均衡,只有堅持合理膳食,才能促進身體的正常發育。
叁
阻礙寶寶春季長高的3個雷區,快來看看你在帶娃時有沒有踩過:
雷區一:長高就要狂補鈣
鈣是構成人體骨骼不可缺少的元素,所以一說到長個,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補鈣,孩子可以補鈣,但過量攝入鈣補充劑可能導致幼兒骨骺提前閉合。
兒童在生長發育階段,隨著年齡增長,骨骺線逐漸愈合,骨成熟也在加快。
在骨骺線閉合前,增長的幅度和潛力都較大,如果骨骺提前閉合,會使寶寶的身高受到限制。
所以補鈣盡可能選擇食補,比如牛奶,奶酪等。因為食物補鈣比藥物補鈣更安全,正常飲食的孩子,一般不會過量。
現在還有很多家長給孩子買各種補品,增高產品,這種做法實際是不可取的,因為這些產品里往往含大量激素,極其容易使孩子性早熟,也許短期內會看到孩子個頭猛長,但是卻容易造成了過早加速,然后停止發育。
雷區二:吃得多長得高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多吃點好,補充營養好長個。但實際上,吃得多不代表所攝入的是跟長高相關的營養元素。
另外,老人總覺得孩子白白胖胖才好,甚至于明明正常的孩子,還總嫌不夠胖要多吃點。
實際上,科學早已證明,肥胖才可能是造成孩子性早熟的主要原因。吃的太多太胖,生長發育受到影響,才真的有可能長不高。
雷區三:娘矮矮一窩
有“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的說法,因為父母的遺傳因素占70%左右。所以,母親的身高對孩子有影響是正常的,但是并不絕對,因為并沒有科學研究證明母親有有顯著高于父親影響孩子身高的基因力量。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取一個平均值。
兒子成年身高(cm)=[(父身高+母身高)×1.08]/2
女兒成年身高(cm)=(父身高×0.923+母身高)/2
(科研版公式,僅供參考)
并且,孩子身高有30%的后天環境的影響,這塊做好了,長高并不是難事。所以,即便母親個頭不高,母乳喂養,早期的營養均衡都會給孩子身高打上堅實的基礎。
春季長高四要素:多曬太陽、多運動,合理飲食,充足睡眠,不打針不吃藥,遠離3個長高雷區,祝您的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
今日互動留言
您平常是如何給孩子補鈣的?您踩過哪些育兒雷區?歡迎您在底部留言,分享您的育兒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