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個人,經歷1929年大蕭條和1987年股市大崩潰、且兩次都毫發無損的投資大師,不知道你相不相信?那就是美國共同基金之父,紐伯格
他一生經歷了20世紀的27次牛市和26次熊市,做職業投資者68年,并且還沒有一年賠過錢,被稱為“世紀長壽炒股贏家”。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做到的呢?
從15萬美元發展到16億美元的投資大師,最關鍵的是他沒有讀過大學,也沒有上過商業學校,但他一直在不斷地學習,這就是萬中無一的天才了,自學成才.
后來在他的自傳——《世紀炒股贏家:美國共同基金之父羅伊·紐伯格自傳》一書中,紐伯格總結了自己投資生涯的原則,他對自己一生投資的概括,還是值得大家細讀:
對自己做一個細致的剖析,分析各種因素,如果你能夠做出有利的判斷,那么證明你就是適合進入這個市場的人。
投資者的成功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上的,你的財富來源于對自己認知的變現,也就是對底層邏輯,你最好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進行專業投資,如果你對此知之甚少,或者根本沒有對公司及細節進行分析,你最好還是離它遠點。
一個成功者,是經歷過無數次失敗,然后崛起的。他們經歷過一段艱難時期,能夠挺過來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們的經驗教訓,在任何時候都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對我們后面做事會有所啟發。
羊注定是被市場所屠殺的,不要抱著僥幸心理。在股票中,心理學效應是非常大的。一擁而上,都想著對方是接盤的,那最后會發現是相互踩踏。所以說你可以學習成功的投資者的經驗,但請不要盲目追隨他們。因為每個人是不一樣的,因為你的個性,你的需要與別人不同。所以你可從成功和失敗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從中選擇適合你本身、適合周圍環境的東西。
對于散戶而言,迷戀于短線的波動,所以市場會有7平2平1賺的說法。都以為自己是股圣,但實際上呢只是個弟弟!最后才發現自己當初購買的那只股票早就翻倍了。現實是還在發生虧損。所以要建立一個長線的思維進行投資,進行一個有效的管理,抓住機會,實際效果比短線操作強多了。
人做事,投資要知進退。什么時候可以入市購買股票,什么時間應該賣出,然后在場外觀望,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很多散戶在牛市里面賺錢,但當熊市來臨,直接把前面賺錢 都虧進去。或者市場稍微的震蕩,就可以把散戶清洗出去。
不要迷戀一只股票,一種技術,市場有無數種可能,一種技術也就是適合部分市場,不可能解釋所有的問題,對于單只股票而言,也會有牛市和熊市,在其中的適合一定要及時的撤離。
要關注整個市場的形態,到底是處于牛市還是處于熊市里面。關注 市場何時開始復蘇,成長,然后衰退。在每個時期,自己所能夠去做的是什么?
根據不同時期形勢的不同,也要調整自己的思路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在經濟衰退期,應該要投資什么?在市場震蕩期要交易什么?所以應該主動的根據經濟政治的影響調整自己的投資。不管是套利交易還是其他的量化,都是可以去嘗試的。
在有的時期,普通股票是最好的投資,但是在另一個時期,也許房地產業是最好的。任何事情都在變,人們也要學會變。我完全不相信會存在一個永久不變的產業。
比如前面興起的比特幣,每個風口來臨的時候,真的是豬都會被吹上天。比如最近因為俄烏事件,而飆漲的黃金原油。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的明星。
現在市場里面很多人都經歷過2015年那次股市暴跌,還有這次的股市下行,你可以看下,你是不是做到了,保護好自己的本金,在市場有風險的時候及時的減倉?試試看,里面你能夠做到幾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