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氣
很少有人聽說過“上氣”一詞,更不清楚“上氣”是啥意思。
過去,農村流行,女兒嫁出去,若在婆家受到虐待或家庭暴力時,娘家的兄弟在父母的唆使下,抱團前往姐(妹)的婆家興師問罪,叫做“上氣”。也有娘家人男女全體出動,到親家叫罵示威的,年輕人血氣方剛,一言不合,就動手打架的事也常有發生。
婆家如果是大戶人家,或人緣好,聽說他家惹事了,家族成員會全體出動。村里關系不錯的也去,護著當事人家,免挨打。單門單戶,或人緣不好的人家,一旦惹上麻煩,沒人護著,看熱鬧的,拱火打架的,大有人在。
多數聰明人,一見娘家來人不少,氣勢洶洶,年輕人在前,老年人和女性在后,女人拿著錐子、剪刀——如果有“小三兒”引起的,女人們找到“小三兒”,用錐子扎屁股,用剪刀剪頭發,男人都拿著棍子木棒。看到來者不善,就趕緊賠禮道歉,用好煙、好酒、好言語招待娘家人,獻上殷勤,也有求村里能說會道、德高望重的老人幫忙說情的。多數來“上氣”的娘家人,吃軟不吃硬,見好就收,也有血氣過剩,或家暴嚴重的,非得打架不可。
現在鄉里有派出所,村里有管治安的干部,聽廣播看電視,人們都有法律意識。家庭發生矛盾,家暴、第三者插足的,上法庭調節不好的,就離婚,已經沒有人去興師動眾地去“上氣”,搞那些影響社會風氣的事兒了。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一黃姓人家,給有些結巴的兒子娶了個鄰村的媳婦。媳婦過門后,老實能干,又聽話,挨訓從不頂嘴,逆來順受。黃老頭和老婆都是舊社會過來的人,腦子里的舊思想根深蒂固。老婆婆是個“千年的媳婦熬成的婆”,還像當年婆婆對她那樣對待現在的兒媳婦。
黃老頭的兒子只管干活、吃飯、睡覺,對家里的事不聞不問。一天早飯后,兒媳收拾碗筷,刷鍋,洗碗,一個盆子沒放穩,從灶臺上掉下來摔成了幾塊。家里只有這一個盛飯盆,用了多年,已有裂紋,用鐵絲箍著。
盆摔壞了,差一點把黃老頭夫婦倆心疼死,他倆大罵兒媳。兒媳原想把破盆片一一對上,再用鐵絲套住,老頭子一腳把盆踢到一邊,拿起掏火棍要打。兒媳見要挨打,緊著躲閃,被老婆婆拽著按倒在灶臺旁,老頭子舉棍照屁股就揍,門窗關著,別人也聽不見他家的打罵聲和哭叫聲。打了數棍后,黃老頭忽然想起,兒媳家的幾個哥哥可不是善茬兒,不能惹麻煩,他氣呼呼地扔下掏火棍,出去了。
兒媳回屋后,屁股疼得不能坐,趴著哭了一會兒,悄悄地出門,沒看到公公婆婆。她到村里當家子姐姐家,向姐姐把摔盆挨打的經過哭訴了一遍。姐姐脫掉她的褲子,看到當家妹妹的屁股被打得青一片,紅一道,周圍腫起,一摸就疼得厲害。姐姐這個氣不打一處來,說:“一個結巴子,娶了這么好的一個媳婦,還不哄著?就摔個破盆子,就把人打成這樣。現在是新社會,老公公打兒媳,沒有王法啦?”
安慰了妹妹,說:“你在我家先別回去,我去告訴你哥哥,讓他們來上氣。不然,你以后還會挨打。”
姐姐心里有事,走得快,8里地,一會兒就回了娘家村。
弟弟們干活回來,見姐姐來了,高興地說:“今天哪陣風把姐刮回家來了?”
“我是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
“姐,啥事?”
“咱老妹子被打得不輕,現在我家炕上躺著呢!”
“啊?哪個狗膽子敢欺負咱老妹?”
“不是別人,是她老公公。”
“為什么?”
“妹把他家盛飯的一個破盆子摔了,他把妹子打得青一塊兒,紫一塊兒的。”
“他媽的這個黃老頭,吃了熊心豹子膽了,什么年代了,還打兒媳?舊社會兒媳有錯,也輪不著老公公打。姐,你吃了飯先回去,我叫上老二、老三,和幾個叔伯兄弟,下午下工后就去。給黃老頭點兒顏色看看,讓他知道馬王爺幾只眼。讓他知道咱妹子娘家有人,不會輕饒他。”
那時生產隊大家一起干活,邊干活就邊把人找妥了。下了工,誰也沒吃飯,人聚齊后天已傍晚,山區日落早,走了8里路,到村里天已漸黑。有的人吃完飯在街上閑聊,見鄰村來了一伙人,邊走邊嚷嚷,進了村。街上的人感到奇怪,走近一看都認識,來人氣呼呼地說明原因,人們才知道黃老頭打兒媳,惹大麻煩了,人家娘家人來上氣了。
這時,黃老頭的兒子也來了,見到好幾個大舅哥,他還不知道是干什么來的,上前問:“大、大、大哥,你、你、你們,天黑、黑、黑了,干、干、干啥來了?”
“找你那個黑心老爹算賬,他打你媳婦,知道嗎?”
“我媽說,她把盆摔了,我爹打了她兩下。”
“把你爹叫出來。”
不一會兒,父子倆出來了,來“上氣”的人們見到黃老頭,就開口大罵。黃老頭也不示弱,與他們對著罵。有人要動手打老頭子,被攔住了:“別動手,君子動口不動手。”黃老頭被一伙兒后生罵得狗血淋頭,好漢不吃眼前虧,他邊對罵,邊退回家門。
黃老頭有個弟弟,人緣不錯,見大哥惹事了,忙跑來從中解勸,把來人招呼到自己家,倒茶,點煙,結巴女婿也陪著,同來人商量。看到黃老頭不服氣,不認錯,胡攪蠻纏不講理,知道他是長輩,來人不愿打他,怎么辦呢?
大哥有主意:“我把妹子領回去,很容易再找個婆家,離婚再嫁。看誰家女兒敢嫁到他家去,挨老公公打。”
結巴妹夫在旁邊聽著,啥話也說不出來,眼淚嘩嘩地流出來了。
黃老頭的弟弟聽說要把侄媳婦領走,也著急了。急忙到哥哥家:“快去,賠禮道歉,認個錯。”
“我才不去呢!看這伙小子們能把我怎么著?”
“你還要兒媳不啦?人家要領走嫁別人家,和你兒子離婚。”
黃老頭沒料到這一招,早已知道打兒媳理虧。忙下炕跟兄弟去見上氣的人,路上對弟弟的批評一聲不吭。見了兒媳的哥哥們,低頭哈腰,又是拱手作揖,又是賠禮道歉。
“為什么打兒媳?”
“就算是我打了行吧?”
“什么?打就是打了,還說就算是打了,你糊弄誰呢?我們把妹子領走,你再給兒子找個心靈手巧的兒媳婦去吧。如果想打新兒媳,先看看她娘家有人沒有,別想打就打,打完等著人家來上氣。”
黃老弟也罵他哥,為他解圍。
黃老頭真慌了神,又說:“是我用掏火棍打了兒媳好幾下,我昏了頭,我該死。”
“昏了頭為什么不打自己?”
黃老頭真打起自己耳光子來啦,但用勁不大。
“使點勁,來真的!”
老頭真的用勁打了自己的嘴巴子,口角流出了血。
“行啦,別打啦!”
“大兄哥,讓妹夫把你爹送回家吧!”這時黃老頭的弟妹已把飯菜做好,到門市部買了一大壺散酒,炒了一盤雞蛋,一盤花生米,干了半天活,又走了8里地,大家都沒吃飯,早已餓了。酒足飯飽后,大家說說笑笑回了村。
后來,兒媳婦生了兩個女孩,又生了三個男孩,孫子、孫女繞膝轉。黃老頭和老婆婆對兒媳也很客氣,重活,累活,不讓她干,兒媳婦也不記仇,尊老愛幼,家里生活很和睦。
人們閑聊說,看來還是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作者:王新生
◆王新生:人狼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