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古城的母親河——滹沱河

古城的母親河——滹沱河

滹沱河,是正定城的母親河。

正定城,自古就有著“塞北江南”之譽。宋代呂頤浩在他的《燕魏雜錄》中寫到真定府城時,不吝贊譽之詞,為我們描繪了正定這座美城:城周圍三十里,居民繁庶,佛宮禪剎,掩映于花竹流水之間,世云“塞北江南”。之所以能成為這樣的水鄉之城,這要得益于城南川流不息的母親河——滹沱河,它從正定城的城南橫流而過,長川巨浸,東流入海。

滹沱河發源于山西省繁峙縣,流經山西省代縣、原平縣,曲折回環流到河北省的平山縣、靈壽縣,再進入正定縣:

“一水亙迢迢,滹沱吼怒潮。冰開回急溜,浪涌憾危橋。莽莽平沙闊,漫漫去路遙。春城如畫里,雉堞大旗搖”這是清代趙文濂的《春初渡滹沱》)。在詩人眼中,初春河道冰開時,滹沱河浪卷云奔,氣勢壯美。

歷史上,正定在滹沱河的滋潤下,地下水充沛,泉水噴涌,河流縱橫,灌溉著萬畝良田。每到雨季,滹沱河水浩浩蕩蕩從太行山一路下來,一望無際,沿河渡口輕舟橫渡,上下游則風帆相濟,往來于正定、深澤、武強等碼頭。四季晨昏,滹沱河上泊船如龍,往來吁號,熱鬧非凡。河內魚蝦鱉蟹成群,水上鷗鳥翔集,河濱之地綠草繁茂,間雜牛羊,真的是一片“北國江南”風光。

尤其是正定境內的曲陽橋一帶,大鳴泉、小鳴泉、大龍池、小龍池、韓泉、周泉等數十個泉穴,四季清泉汩汩噴涌,常年溪水環繞,周河、韓河縱橫交錯,豐沛的水源讓這里成為萬畝稻浪翻滾、藕塘魚池星羅點綴的“魚米之鄉”。

兩岸的地下水水位極淺,舊式磚砌的水井,或靠一架水車,或靠一掛轆轤,便可輕易取水,即生活飲用,又可澆園灌田。也因著滹沱河的滋養,正定城內外泉眼密布,處處清泉流淌,溪水淙淙,“佛宮禪剎,掩映于花竹流水之間”,真是一城風光半城水,波光瀲滟。

滹沱河兩岸美麗的自然風光,讓歷代文人騷客陡生感慨,吟詠不盡。

“過了長江與大河,橫流數仞絕滹沱”,一個“絕”字,宋代名臣文天祥就將像長江、黃河一樣大浪淘沙、勢不可擋、橫流澎湃的滹沱河氣勢描寫了出來。因此歷史上,人們還將滹沱河稱為“小黃河”。 明代王英在《渡滹沱》中寫道:“飄搖野艇渡,蕩漾白鷗回。望極平沙際,春光滿綠苔。”事實上,這個看似河草叢生、魚翔淺底、平沙落雁、優美如畫的滹沱河,一旦暴戾起來,洪水真如脫韁的野馬,恣意使虐,無情地戕害兩岸的百姓。

滹沱河全程578公里,流經正定全境雖僅30.6公里,但兩岸土質沙化,在西高東低洶涌急遄的河水沖刷下,兩岸堤壩時時塌陷,塌陷的泥沙被河水席卷而去。漸漸地,寬廣的河床受泥沙淤積漸成地上河或半地上河,于是,人們又形象地把滹沱河叫做“撲塌河”。每年到了夏秋雨季,受山洪影響,滹沱河水位就會暴漲,驚心動魄的滹沱河漲,讓觀者股栗,心驚膽戰。清張云錦在《滹沱觀漲》中寫道:“兩岸洪濤喧半夜,鐵騎騰空從天下。朝來失色看滹沱,洶涌不見魚鱗壩。”一旦堤岸被沖垮,洪水就會淹沒兩岸村莊良田,“秋禾盡為魚鱉餌,廬舍飄蕩迷田疇”,元代詩人王惲所見到的滹沱河水災造成的悲慘境況,歷史上屢見不鮮受災的老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正如王惲在《滹沱秋漲行》中所言:“兩河農民被災者,逃避無所棲林丘。夜深投宿間聚哭,悲聲暗與蟲聲啾。”

雖說正定城有古城墻護佑,但面對無情的水患也難能幸免,河水沖垮城池禍及百姓的大水災時有發生:自漢明帝永平十年(68年)到清咸豐11年(1861年)的1793年間,有史料可查的水災就有51次之多。期間,僅明正德元年(1506年)到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三百余年間,就發生較大水災33次,平均10年一次,小水災基本上年年都有。

為了抵御和減少水患,自唐寶應年間(762-763年)修筑拓建正定城的那時起,歷代都重視對滹沱河的治理,漕馬口堤、斜角堤、廻水堤、護城堤等堤壩的修筑,在保護沿岸城鎮村莊和群眾免遭水患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漕馬口堤,是阻遏滹沱河水沖擊正定的第一道屏障。在發源于山西的滹沱河進入正定縣境之前,水勢并不是很大,但后面由于冶河水并入滹沱河后,其水勢一下子變得大而迅猛起來。尤其是到了夏秋雨季,二水并匯,滹沱河水暴漲,從西順勢而下的迅猛河水,如千萬匹脫韁的野馬正對著正定白店村村西的沙岡——白馬岡。白馬岡又稱白馬關,始設于唐代,因白馬岡而得名。金大定八年(1168),滹沱河漕馬口堤岸潰決。十七年(1177)再次決堤,大水沖毀了臨河的白馬關,白馬關因這場大水而廢。迎面沖擊而來、遭到沙岡阻遏的迅疾河水,碰壁后轉而奔流向南,而后又沿著沙岡向東,橫亙流經正定城南關外,再迤邐向東出縣境。每當洪水沖擊,位于沙岡之上的白店村就會有半村塌入河中的危險。沙岡盡處的邵同村、西韓村外也由于西南高東北低、地勢相對平坦而使河水毫無關鎖,肆意漲流,水災險情不斷。為救此險況,宋代天圣元年(1023年)于此修筑漕馬口堤,又稱白馬口堤。漕馬口堤的修成,成為阻遏滹沱河水患在正定境內肆虐的第一道屏障。但是,由于連年水患和河堤的年久失修,有的地方幾乎與地面持平,幾乎看不出堤壩的樣子。就是那些有著河堤形狀的地方,也是淺薄鄙陋,處處缺口形同虛設,就跟沒有河堤一樣,根本就起不到御水防洪的作用。于是,經常因為洪水暴發而沖毀村莊,淹沒良田,造成嚴重的災害,因而也就有了“倒了漕馬口,正定沒處走”的民謠。

斜角堤、廻水堤,是佑護正定城的兩道關鎖。為抵御洪水,除了修筑距正定城西北三十五里外的漕馬口堤外,明清多任地方官吏還申請庫銀,帶領軍民修筑了城西南的斜角堤和近城的廻水堤、護城堤,以此來抑制滹沱河水患對正定城的破壞。斜角堤、廻水堤又稱大堤、小堤。斜角堤(大堤)筑成于明代成化年間,是從城西斜角頭村北開始到正定城南關外小楊家莊的一段防護堤,由西向南向東斜抱正定城的西城、南城兩角,故被稱為斜角堤。廻水堤(小堤)是從小楊家莊起始,橫亙南關,再延伸到城東太平莊村南的一道防護堤。

歷史上,決堤泛濫的滹沱河水頻頻沖壞正定城墻,灌進正定城內,給居民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和損失。清代光緒年間時任正定府學教授的趙文濂在《漕馬口堤斜角堤說》中,對漕馬口堤、斜角堤、廻水堤相較正定城的利害關系和重要性做了客觀分析:“歷考舊志,受河之害多在城南斜角堤,較漕馬口關系尤甚。漕馬口堤距城三十里,堤決則村莊受害,與城無妨。斜角堤距城僅數里,堤斷則水浸城垣,而村莊不待言矣。”由此可以看出,歷代對斜角堤和廻水堤的修筑都是格外重視的。兩道堤防就像兩道關鎖為正定城上了兩把保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和緩沖了滹沱河水患對正定城的破壞。

即使這樣,還是時有洪水沖毀堤岸危害正定城的情況發生。究其原因:一個是堤壩土質疏松,在大水的侵泡下堤壩垮塌;另一個原因是由于滹沱河河道寬闊,水勢大,河上沒有常年固定的橋連接南北交通。由于沒有固定的橋,來往通行僅靠冬季用木板和蒿草秫秸搭建季節橋,第二年春天再將橋拆開以利夏秋雨季行洪,南北來往的交通就需要通過兩岸擺渡船來實現,因此,高高的堤壩自然就成了交通障礙。枯水時期,人們就會在堤岸上掘出豁口以便通行,在長年累月馬踏車軋和行人過往的過程中,堤壩的好多地方出現了中斷,成為了與地面相平的“坦途”。這樣一來,一旦河水突然暴漲,來不及修補這些堤壩缺口,或者修補處的堤壩疏松,洪水一來就會沖破堤岸威脅正定城池。

明成化十四年的大水圍城,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當時,決堤的滹沱河水逼近城西南角,沖壞了眾多民房,南關幾乎整個淹沒在水中,正定城在洪水的浸泡下搖搖欲墜。洪水退后,正定知府田濟率領軍民在距滹沱河舊河道數里外開鑿新河,長約十余里,以此分流舊河道的水勢。同時,又在新河的北面修筑河堤一道,長四千余丈,環繞南關,幾乎是在城南面城墻外又加了一道城墻,經過這一番治理后,滹沱水患稍有緩解。在修堤筑壩的同時,人們也寄希望于神靈的佑護,在河堤上修筑了真武廟、河神廟等,并鑄青羊鎮河神獸震懾水患,年年歲歲燒香祭祀,祈禱“畿甸安瀾”,生活平安。

民國時期,雖然政府對滹沱河也有投入和治理,但由于連年戰爭不斷,很多次的治理有始無終,沒有產生很好的效果,只是勞民傷財而已。

滹沱河水患的根本治理,始于新中國成立之后。1958年,國家發動數萬民工,靠扁擔抬筐和凝聚的民心士氣,在滹沱河上游修建了崗南和黃壁莊兩座水庫,沿河兩岸修建了防洪堤及挑流壩,同時大面積營造防護林。70年代又增筑堤壩,開挖引河使河道裁彎取直,水歸中心,基本結束了滹沱河危害兩岸人民的歷史。70年代末,河北岸尚有太平莊渡口一處,有艄公擺渡過往行人,河寬處有五六十米,波光粼粼,蘆葦蕩蕩,自然風光很是和諧。到了80年代,滹沱河常年斷流,濕地消失,徹底成了旱河,河床上除了取沙留下的堪稱天坑的一個又一個大坑,就是滿目的建筑垃圾。遇到大風天氣,曾經暴虐的水龍搖身變成了沙龍,向美麗的城市和肥沃的良田揚沙吐塵,再次成了沿河兩岸群眾的心頭大患。

隨著石家莊城市北跨戰略部署的啟動,滹沱河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綜合整治。2005年,政府投巨資整治滹沱河的分支太平河,陸續恢復供水。滹沱河的太平河7.8公里河道全線蓄水,吸引了天鵝、野鴨等難得一見的野生禽類留戀棲息,給秀美的太平河增添了許多生機。隨著太平河濱水景觀的建成,這里越來越成為市民休閑放松的良好場所。每到周末,大批市民紛紛前來觀光、垂釣、放風箏,成為了一道靚麗景觀。

如今,經過連年整治的滹沱河碧波蕩漾、帆影點點、水鳥啾啾的自然景色又一次成為古城秀美的山水畫。不同的是,這幅秀美的山水畫中增添了更多現代元素,“陽光、沙灘、碧水”的滹沱河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從此,危害兩岸人民千百年的撲塌河——滹沱河——母親河,最終成為正定乃至整個華北地區的“明珠”,成為又一個“城市濱水度假天堂”。

作者:松風蕭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成都街巷系列(37)——城西古水利工程九里堤(中)
李嘎|滹沱的挑戰與景觀塑造:明清束鹿縣城的洪水災難與洪澇適應性景觀
你了解石家莊的母親河嗎?你知道滹沱是什么意思嗎?
罪證:真實的日軍侵華圖集-華北戰場(六)
滹沱河永遠在游子夢中流淌
懷念故鄉的河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阳县| 纳雍县| 阿瓦提县| 读书| 离岛区| 理塘县| 上虞市| 荣成市| 齐齐哈尔市| 扶沟县| 房产| 万山特区| 东乡县| 洛南县| 兴山县| 星座| 株洲县| 高尔夫| 丰都县| 维西| 新野县| 永平县| 繁峙县| 谷城县| 阳江市| 仲巴县| 蚌埠市| 尚志市| 嘉祥县| 桂平市| 迭部县| 阜阳市| 尤溪县| 阳谷县| 成武县| 哈尔滨市| 新丰县| 永胜县| 金秀| 张家川| 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