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民間故事》之950章,如果您喜歡看民間故事,記得常來!
北宋年間,薊州有一位單姓木匠。他住在大山里的一個小村莊,每日出門做工都要走一段崎嶇的山路。
有一晚,單木匠做工回來路過那段山路時,卻無意間聽見了兩個鬼在說話,單木匠一氣之下,隔天帶著村民們鏟平了墳頭。
那么,單木匠聽見了什么?村民們又為何將墳頭鏟平了呢?欲知詳情,各位看官就跟隨小編的筆墨,一起來看看這則民間小故事吧!
且說有一日,單木匠到鎮上王財主家里做工。那位王財主對門窗的要求頗多,單木匠只得按照王財主的要求反復進行修改,致使天黑下來他才開始往家里走。
還好當晚沒有烏云,單木匠借著月光往家里走。走到那段崎嶇山路時,單木匠格外小心,生怕一不留神墜落山崖。
他放慢了腳步,一步步往前走。當他走到一個拐彎處時,忽然路旁的樹林里傳來了說話聲。
“方才那個老漢被我嚇得不輕,你看他屁滾尿流的樣子,真是可笑至極啊!”那個人說完后開始放聲大笑。
“前晚那個婦人也是,從此處經過時也被我折騰得不成樣子,還險些墜落山崖,如此戲耍那些村民果然有些意思!”另一人說道。兩個人說完后都哈哈大笑起來。
“今晚月光十分明朗,你我暫且收手,不要再繼續戲耍過路村民了,免得惹了眾怒,被有心之人算計,走!咱們回家去吧!”
“兄長,此時時辰還早,你我回去也是無趣,不妨再等等過路人,戲耍他們解解悶,豈不樂哉!”
“你我畢竟是游魂野鬼,萬一惹惱了那些村民,等他們忍無可忍叫來道士,你我可就在劫難逃了,咱們還是回家去吧!”另一個鬼小聲嘀咕了幾句,隨后他們朝著樹林深處走去。
單木匠一聽這話,心里可就嘀咕起來了:“游魂野鬼?難道他們不是人嗎?”他又想起村中王寡婦前夜回來時瘋了似地大吼大叫,說是在山路上碰見鬼怪了。村里人都不信,王寡婦有苦說不出,氣得渾身上下直發抖,原來是這兩個鬼在這里戲耍村民。
單木匠天生膽大,根本不懼怕鬼怪,他鼓足了勇氣,把心一橫,就尾隨上去,欲要給村民們出這口惡氣。
二鬼并未察覺到單木匠,他們一邊說笑一邊走,很快,他們來到了樹林深處。單木匠躡手躡腳地跟在他們后面,還不時地用樹木、雜草來做遮擋。
二鬼又朝前走了一會兒,來到兩處墳包前,他們看了看四周,說道:“今晚雖說有些不盡興,但以防打草驚蛇,你我都各自回家吧!等到明晚我們再去戲耍那些村民!”二鬼哈哈一笑,隨后他們身子一晃居然在墳包旁邊消失不見了。
單木匠等待片刻,悄悄從樹木后面走了出來,慢慢靠近那兩處墳包。他借著月光仔細看了看周圍,附近再也沒有別的墳包。
“他們肯定住在這兩處墳包里,待我做好標記,明日帶著村民們再來找他們算賬!”單木匠又仔細看了看周圍,隨后悄悄離開了。
隔日一早,單木匠聽村民說,村里的張老漢昨夜回家時遭到兩個鬼怪戲耍,張老漢天生膽小,到家后就發了高燒,臥病在床了。
單木匠想起昨夜二鬼的對話,恨得咬牙切齒。于是,他將昨夜里自己遇到二鬼的事說給了村民,村民們一聽都急眼了,提議去鏟平二鬼的墳頭。
王寡婦聽聞此事后,趕忙跑回到家扛著鐵鎬返了回來,張老漢的兩個兒子也是氣憤不已,扛著鐵鎬也走來了。
“本是可憐的游魂野鬼,卻在山中戲耍過路村民,實在不值得憐憫,今日我們就鏟平他們的墳頭,以絕后患!大家跟我走,我知道他們在哪里!”單木匠言罷,大手一揮朝著村外的大山里走去。
這群人很快就來到了那兩處墳包前,單木匠一指,說道:“他們就住在這里面!”
張老漢的兩個兒子擼起了衣袖,朝著兩處墳包惡狠狠地說道:“我家和你們無冤無仇,你們卻戲耍我爹,你倆罪有應得!”
張老漢的兩個兒子說完后掄起鐵鎬就開始刨,王寡婦也挨過戲耍,心有怒氣:“看我今天怎么收拾你們!”說完后,她也擼起了袖子也掄起鐵鎬開始刨。
村民們各自拿著工具,也都圍了過去開始幫忙刨。
很快,二鬼的墳頭就被鏟平了。張家兒子和王寡婦不解氣,又開始往下挖。不一會兒,下面的壽材就被挖了出來。
為了村莊日后的安寧,村民們一不做二不休,齊心合力將兩口壽材扔下了山崖,又在那兩個深坑里種上了桃樹,之后村民們才一起回了村子。
當晚,張家兒子和王寡婦各自帶著禮品前去感謝單木匠,可都被單木匠婉拒了,村民們得知此事后,對單木匠是刮目相看,無人不稱贊他。
從此之后,村民們從那段山路經過時,再也沒有遇到過那兩個欺人鬼,村莊又恢復了往日的安寧。
筆者感言:
所謂:井水不犯河水,那兩個欺人鬼的做法實在招人恨,好在單木匠及時聽見了他們的談話,隔天帶著村民們鏟平了墳頭,懲治了兩個欺人鬼,挽救了村民。最終二鬼也是怕了那些村民,再也不敢出來戲耍村民了,果真是“鬼也怕惡人”呀!
聲明:民間故事意在向世人闡述道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