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我很喜歡靜心遙望暴風過后的海面,更喜歡凝神觀看大雨初晴的天空。暴風過后的海面風止浪靜,令人心曠神怡;大雨初晴的天空潔凈如洗,使人頓感萬物清新。 從立志修煉的那一天起,我就感到人的修煉就如同玉器的磨礪一樣,在磨難與痛苦中才能得到靈性的升華?!懊坊ㄏ阕钥嗪畞怼保诰揠y之下挺立不倒,在重責之下忍辱負重,越是嚴酷的環境就越能造就大德之士。細思之,人世間發生的任何事對于修煉人來說都是好事,只要金剛不動的堅守自己的信仰,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其實對于真正的覺者來講,人世間發生的一切,對于他們來講都是雞蟲之爭,不值一哂。一個初級果位的羅漢就能完全看淡人類社會中的一切事情,在個人利益上不管吃多大的虧也會樂呵呵的不放在心上。世俗中的人則把名利看得很重,得到一些之后就把它視為再也撒不開手的東西。 非常欣賞一副對聯中所說的:“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痹恼Z出《小窗幽記》,是明朝陳繼儒集編的一本修身處世格言。這幅對聯的意思是說,為人做事,如果能把寵辱看作花開花落一樣平常,就能遇事不驚;功名利祿,如果能把得失視為云卷云舒一樣變幻,就能坦然無意。雖然寥寥數語,卻深刻的道出了一個大智慧的人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有的態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的處世態度才能達到心境平和、淡泊自然的精神境界。 心中無私天地寬。如果心中沒有過多的私欲,就不會患得患失。堅守心靈深處的高貴,堅定的走自己認定的路,不過分在意得失,不過分看重成敗,不過分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盡管不能盡如人意,只要自己問心無愧,按自己的路去走,就不必在乎別人的評說。 人生中總會遇到一些不可理喻的人。因此每當修者忍辱負重之時,就會有人感覺他們太軟弱了。其實每個真修者都有“力可劈山”的能力,之所以被視為軟弱可欺,其實是因為俗人們不懂得什么叫“慈悲與威嚴同在”。有一位得道之人說過:道家佩劍、手持拂塵,為的是清除邪惡,守衛宇宙;佛家的佛法神通也具有同樣的使命,那就是鏟除邪靈,守護善良的眾生和無限的蒼穹。 夜深人靜之時,我時常單手立掌,默念正法口訣。完全放下了自我,寧靜的心靈,就能與宇宙時空中無窮無盡的能量連接在一起,整個身心也深浸在慈悲、祥和的光芒之中。 遙望長空,人世間的一切都變得簡單而微不足道,唯有自己的使命長存在心。
人生感悟:心靜如水的豁達 文:貫明 在現實生活中,經??吹皆S多心急浮躁的世俗之人,因為一點小事就暴跳如雷,或者為了別人一句不合自己口味的話就惡語相向,甚至大打出手。有時也能看到一些心性很高的修者,每天都以平靜祥和的心態處事,榮辱不驚,心靜如水。我也曾好奇的問他們:“怎樣才能做到忍辱不辯?怎樣才能做到心靜如水?” 有一位修煉人微笑著回答我說:“要想做到心靜如水,關鍵是能舍棄名利之累,拋棄情色之擾,因此你必須學會放下自我啊?!痹瓉砣绱搜剑耸篱g的紛爭不斷,許多人心緒不寧,心神不定,都是因為他們把自我看得太重了啊。 步入中年之后,我越來越喜歡淡然清靜。我知道淡然是一種品格,淡然是一種快樂,淡然是一種豁達,淡然也是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生老病死既屬尋常,人生的沉浮變幻又何足掛齒?一個人徹底明悟了生命的本質之后,才能擁有一顆清靜如水的靜心。 成功帶給人的歡樂就像洶涌的海潮,潮起之后自然歸于潮落,人的至高境界自然是精神的淡然空靈。細思之,心靜如水才是人生中最高的精神境界。心平氣和,心態穩定,能夠在生活中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無故加之而不怒,倉促臨之而不驚,在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面前泰然處之,坦然應對,那是何等的豁達和超脫! 心靜如水也是一種大智慧的表現,《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在街亭失守之后,聞聽司馬懿引十五萬大軍來攻西城縣,而此時的他雖然手中僅有二千五百軍兵守城,卻并沒有心慌意亂,他平心靜氣的引兩小童攜琴一張,憑欄而坐,焚香操琴。淡定不亂的琴聲嚇退了多疑的司馬懿,那種“泰山崩于前而不驚,雷霆起于側而不動”的超人氣度自是一般人所望塵莫及的。 有時我靜觀山中流水,從高處流向低處,從小溪奔向大海,淡泊名利,拋棄自我,那種閑適、安然、與世無爭的品性又讓人好生仰慕!有人說:平淡是真,寧靜是福。我認為真正的平靜就是心靜如水。人生的煩惱來自于非分的欲望,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物質誘惑使人們心中的明月蒙塵。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不乏心靜如水的文人。陶潛荷鋤種菊、李白飲酒賞月,蘇軾藤床春睡,在紛紛擾擾的世界上,清靜的心靈與浮躁的心靈同在。 一個普普通通的世俗之人,當受到挫折時,他會感到失望;當遭到傷害時,他會感到痛苦;當遭到誹謗時,他會感到委屈;當面臨誘惑時,他會感到彷徨;當受到背叛時,他會感到憤怒;當面臨生死的考驗之時,他會感到恐懼。其實這些都是定力不高的表現,也是人生修行不足的結果。真正的覺者,則不為俗事所困,遇事不慌,臨危不懼,以微笑面對誹謗,以慈悲對待背叛,在任何變故之前都能淡定從容,心靜如水。 老子說過:上善若水。孔子也說過: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梢娝哂性S多優秀的品性,可以讓世人學習、借鑒。修者心靜如水,是修行走向圓滿的標志。 心靜如水,心靈就達到了高度的純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