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語小組翻譯的第18篇文章
如何加入心理英語小組,請拉到文末看介紹
在家庭中,你的女兒是否對父親更親密;
而兒子與母親的關系更好一些;
兒子對于母親、女兒對父親
特別的依戀關系,
也許是因為父親對女兒更加寵溺,
母親對于兒子關心更多,
讓我們來看看
弗洛伊德和榮格是怎樣
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來解釋這一現象。
戀父情結又稱愛勒克拉情結(Electra Complex),心理分析上用于指代一個女孩從與親密程度上與母親的競爭行為。這一詞與戀母情結(俄狄浦斯情結)是相對的。對于戀父情結的討論自然會影響對同性別的父母一方婚姻角色認同的討論。
雖然戀父情結一詞結通常和弗洛伊德一同出現,實際上卻是卡爾·?榮格在1913年開始使用的。弗洛伊德不認同該詞,認為該詞是在試著強調兩性之間態度的類比。并將女性這一行為描述為女性版本的俄狄浦斯情結。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幼兒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就是認同與自己同性的父母一方。弗洛伊德指出,在性心理發展的不同階段出力比多會作用于幼兒身體不同的性感帶。在其中任何一個階段出了錯,發展停滯就有可能發生。佛洛依德認為這樣的停滯常常會引起緊張行為,也可能會導致神經疾病和成年后適應性不良行為。
弗洛伊德認為俄狄浦斯情結是一個男孩對母親的渴望,和與父親的爭寵行為。男孩有一種替代父親成為母親性伴侶的一種無意識欲望,導致了父子之間的競爭。
同時,男孩也擔心父親發現自己,用閹割作為懲罰。為了緩解這種閹割焦慮,男孩更加努力地去認同父親,希望變得更像父親。弗洛伊德認為幼兒是通過這樣一個過程來接受自己的性別角色,發展并理解自己的性欲,同時形成道德概念。
戀父情結(愛勒克拉情結)這一詞最初源于希臘神話中的愛勒克拉和她的哥哥俄瑞斯忒斯。他們為了給父親報仇,策謀殺死了他們的母親。弗洛伊德的解釋是同樣的意思,但并沒有命名它。與之相反的,弗洛伊德將一個女孩因為癡迷父親而與母親競爭這一行為稱之為女性版本或是陰性版本的俄狄浦斯情結。
弗洛伊德和榮格最初是摯友兼同事,但榮格很快發現他對弗洛伊德某些方面的理論并不滿意。他認為弗洛伊德過于強調性欲在激發人類行為中的作用。最終,榮格從心理分析聯盟中退出,兩人之間也產生了隔閡。再后來,榮格將弗洛伊德的女性俄狄浦斯情結命名為愛勒克拉情結。
在應對愛勒克拉情結時,會產生許多的抵抗機制。人類最主要的本我會讓幼兒癡迷母親并與父親競爭。為了應對這一矛盾心理,人們一開始會有意識去壓制這些沖動和欲望。接下來,身份認知就發生了。女孩開始認同母親并將母親的很多性格特點融入自我意識中。這一過程也讓女孩將母親的道德內化到她自己的超我,也就自然而然的讓她遵循父母和社會的生存規則。
原文|Kendra Cherry
翻譯| 一杯咖啡英語心理小組 鵬鵬
校對| 一杯咖啡英語心理小組 Clara
編輯| 全媒體編輯部助理 Clara
家庭親子專刊代理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