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少年公知到電影導演,作家韓寒在轉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0月19日,上海亭東影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亭東影業”)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融資金額為3.1億元,其中,博納影業通過受讓老股和增資方式向亭東影業投資2.5億元,并持有12.5%的股權。
按此比例計算,此輪融資后,亭東影業估值達20億元。而在此之前的2016年4月,亭東影業已獲得由普華資本投資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
據工商資料顯示,亭東影業由韓寒于2015年7月創辦,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影視作品制作與發行、設計制作廣告等,至今投資出品《萬萬沒想到》、《乘風破浪》、《殺破狼:貪狼》3個電影項目。
事實上,這一成績在影視行業中并不打眼。是什么讓亭東影業斬獲資本青睞,實現20億元估值?除卻韓寒的明星光環,年輕的亭東影業能扎實地走下去嗎?
股東與資本的雙向綁定
早在3年前,韓寒便因電影與博納影業結緣,打下今天合作的基礎。
2014年7月,韓寒處女作《后會無期》上映。趕著IP作品改編風潮,再加上韓寒“國民岳父”的人設加持,這部“充滿理想主義的作者電影”最終票房、口碑雙豐收,獲得6.29億票房、豆瓣7.1評分。
彼時亭東影業尚未成立,博納影業以3.5億元對《后會無期》進行票房保底,成為投資方兼發行方,以后入局者的身份從中分得一杯羹。
根據博納影業此前公布的A股招股書顯示,《后會無期》影片收入為2.25億(票房與版權收入),影片成本達到1.3億,盈利近1億,占據2014年博納影業電影業務毛利的25%。
▲博納影業從電影《后會無期》獲利情況。
這部電影也使得韓寒與博納影業的合作關系得以順利延續。
2017年1月,韓寒執導、編劇的電影作品《乘風破浪》上映并獲得10.46億票房收入。韓寒進入10億票房導演俱樂部,亭東影業、橙子映像、博納影業等8家出品方也因此獲益不菲。據博納影業招股書透露,該電影博納影業投入成本1665萬,影片收入為1.35億,毛利率達到87.73%。
▲博納影業從《乘風破浪》獲利情況。
《乘風破浪》的成功讓韓寒及其電影的商業價值顯露無疑,這對于正在申請回歸A股市場的博納影業具有無比的吸引力。
博納影業作為中國第一家拿到發行牌照的民營影視公司,在業內與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萬達電影、樂視影業并稱為“中國五大電影公司”,自成立以來共出品發行了200多部電影,累計票房高達170億元。
2010年12月,博納影業選擇赴美上市成“中國影視第一股”,卻“美國夢”破碎:上市首日股價即遭破發,較發行價下跌22.59%,五年間從美股市場融資總額不到1億美元。2015年中旬,華誼兄弟總市值一度接近600億元,光線傳媒也達到500億元左右,而博納影業在2016年6月從納斯達克退市時,其市值僅為50億元。
傳統老牌影視公司正值中年危機,明星工作室、影視公司等后起之秀卻攜資本發展十分迅猛,這對傳統影視娛樂公司無疑是一種挑戰,博納影業借力為自己蓄能,未必不是追趕“失去的5年”之另外一條出路。
“從博納影業的角度而言,在傳統影視公司面臨發行渠道不足等眾多問題的當下,投資亭東影業也能加強自身在內容端的布局,在當前的競爭格局中抓住機遇,以此完善自有的產業鏈?!?/strong>新元智庫創始人劉德良接受《北京商報》采訪時表示,“而對于亭東影業來說,獲得融資后也能增強自身的資金實力以及在行業內的相關資源?!?/p> 據了解,亭東影業此次獲得的融資資金將繼續用于影視制作與發行等主要業務,而投資方博納影業將獲得亭東影業更多的IP資源以及明星項目,實現股東和資本上的雙向深度綁定。 據博納影業招股書顯示,作為博納影業2017年3月增資引入的股東之一,韓寒持有博納影業0.06%股份。按照博納影業目前市場估值160億元來算,這部分股權價值為9.6億元。 亭東影業去年利潤僅22萬元 以“韓寒”為紅線,亭東影業成功與博納影業牽手,但如此一來,摒棄韓寒的明星光環加持,亭東影業的吸金砝碼并不多。 與楊冪名下以藝人經紀為主營業務的嘉行傳媒等明星影視公司不同,韓寒的亭東影業更像是IP資源型影視公司。 2012年,韓寒成立工作室,以雜志《獨唱團》的團隊打造出名為“ONE”的APP。隨后,ONE依靠優質的內容不斷地延伸至圖書出版、話劇、電影制作、周邊衍生品、文學明星打造等版塊,衍生成巨大的IP項目庫。自上線以來,ONE累積用戶超過3000萬。
▲韓寒。
公開資料顯示,到2016年,ONE生產出《我與世界只差一個你》、《皮囊》、《南極姑娘》等一系列IP作品,并擁有蕎麥、路明、張皓宸、張曉晗等簽約作家,其中出自于ONE的精選集書系銷量超過400萬冊,簽約作者書系也已超600萬冊。
2016年4月,韓寒召開發布會,宣布將“ONE”團隊與亭東影業進行合并,以“通過ONE發掘IP,再通過亭東影業將IP電影化”的閉環模式進行發展。據韓寒透露,亭東影業將斥資3億元拍攝電影《天空制造》,并預計于2017年10月上映,此外,2018年還將有韓寒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三重門》問世。
但目前《天空制造》“難產”尚未上映,《三重門》的改編計劃亦在胎中。事實上,拋開已上映的《后會無期》、《乘風破浪》不談,亭東影業在過去項目所獲成績并不能保證未來項目的必然成功。
▲電影《乘風破浪》海報。
一方面,IP項目的打造及變現并不簡單。10月10日,韓寒旗下的非虛構故事團隊“ONE實驗室”正式宣布解散,旗下作品目前僅有杜強的《太平洋大逃殺》被樂視影業改編為廣播劇。頗為諷刺的是,“ONE實驗室”微信公眾號的最后一條推送是宣布作品《生死巴丹吉林》將被改編成電影,預計明年開機。
在許多人看來,這次解散預示著韓寒非虛構寫作轉變為影視項目完成變現的嘗試失敗,ONE實驗室的“失利”給亭東影業的未來蒙上一層陰影。
另一方面,在影視行業發展熱度不減的當前,亭東影業也不可避免地面臨來自傳統影視公司以及新興影視公司的競爭。
2014年,南派三叔從年收入千萬的小說作家搖身變成商人,成立南派泛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派泛娛”)。如今該公司估值達30億,擁有《盜墓筆記》、《藏?;ā贰ⅰ独暇砰T》、《大漠蒼狼》等IP作品,從圖書、電視、電影、漫畫、動漫、游戲、話劇等角度對其進行深度開發與挖掘。
▲南派三叔部分IP影視劇開發概況。
其中,網劇《盜墓筆記》在愛奇藝上線,成為有史以來最快破億網劇,獨占當年網劇之巔;電影《盜墓筆記》上映首日便獲得全國影院近38%的排片,最終票房收入突破10億;網劇《老九門》最終播放量達114億次,成年度自制劇流量之王。
影視項目可持續生產性堪憂、競爭對手多而來勢洶洶,種種壓力之下,韓寒的亭東影業雖獲得資本市場認可,經營狀況卻不盡如人意。根據博納影業招股書顯示,2016年及2017年一季度,亭東影業凈利潤分別為22.4萬元、364.31萬元。
對此,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首都文化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認為,“IP并非萬能”,電影行業涉及的層面眾多,好的電影內容既需要優秀的幕后團隊,影片的后期宣發營銷等環節也很重要。
如此看來,韓寒要想實現影視大夢,仍有相當一段路要走。
| 大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