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人給鄉里捐了10000個口罩!”
2月15日晚,許昌市建安區陳曹鄉副鄉長胡曉燕通過微信告訴筆者,鄭拐村的胡軍芳在為村里捐了10000只口罩后,又為鄉政府捐贈了10000只口罩。
疫情爆發以來,出門戴口罩成為防疫的第一道功課。也正因此,全國各地口罩告急,導致很多地方一罩難求,居民買不來口罩,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急需口罩等問題成為基層抗疫工作的難題。
胡曉燕說,她在協調購買抗疫物資的時候,偶然發現陳曹鄉鄭拐村的防疫人員和村民都戴上了醫用口罩。經過詢問得知,原來是村里的一個叫胡軍芳的村民聽說村民買不來口罩的情況后,為村里鄉親捐贈了5000多只口罩,為村委捐贈了6000只口罩。得知這個情況后,胡曉燕輾轉聯系到了胡軍芳,想通過他為鄉政府的防疫工作人員購買口罩。
“不用買,我捐了!”胡軍芳接到電話后,當即行動,開車將10000只口罩送到鄉政府。
“捐贈的時候,我們想拍張照片,他都不讓!”胡曉燕說,收到胡軍芳捐贈的口罩后,她想讓人拍照片進行宣傳一下,被胡軍芳拒絕了。現在唯一的一張照片,還是她的同事趁他不注意拍的。
與胡軍芳聯系后得知,1983年出生的胡軍芳是建安區陳曹鄉鄭拐村人,初中畢業后的他一直在外打拼。前幾年,他在許昌從事電子商務行業,主要通過拼多多的電商平臺經營服飾、鞋帽、床上用品等日用百貨。疫情發生后,他和家人一直待在許昌家中沒有出門。2月9日,老家的一個哥打電話時說:“現在村里的人沒有口罩戴,超市里也沒有口罩賣!”
聽到這個情況后,胡軍芳想起自己的倉庫里還有幾萬只口罩,遂到倉庫里找出口罩送回了老家,5000只口罩贈送給了父老鄉親,6000只口罩送給村委讓他們用于疫情卡點人員的防護。
“這些口罩是我前年批發回來的,是當作禮品送給客戶用于防霧霾的,沒想到這時候發揮上了大用處。”胡軍芳說,他的倉庫在蔣李集那邊,他從倉庫向外送的時候,附近村里的人看到后,想在他這購買口罩,他就為他們捐了2300個口罩。從2月9日開始,他陸續為鄉政府、鄭拐村、尚莊村、雙廟村、鄉衛生院和蔣李集鎮的谷徐王村捐贈出了33000只口罩。
“老家的鄉親急需,我這邊剛好有,如果讓我拿著口罩賣錢,我做不到!”胡軍芳說,雖然在疫情之下,口罩的資源很緊俏,但他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賣口罩掙錢,“這個時候,掙這個錢,我心里過意不去!”。
胡軍芳捐贈口罩的義舉,不僅解決了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的燃眉之急,還給他們帶去了溫暖和關懷,為打贏防控疫情阻擊戰貢獻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