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了高新五區泡小天府,選擇了天府一?。?/div>
成都學區房已獲授權
我和茉莉都是來西南山區的孩子,2013年大學畢業后,因為工作的原因來到了成都,這個走不脫的城市。
我們是高中同學,戀愛長跑10年,終于打算在2016年結婚了,既然要結婚就要先把房子的問題解決了。
由于工作在軟件園,所以最開始我們看房都是在南門上,甚至都忘了成都還有繞城內。
2016第一次買房子,完全就沒有經驗,不分主次的亂找,只因為茉莉一句“南邊旺我”,我們就一直沿著天府大道從天府五街的美年廣場找攏麓山大道,甚至都不知道有大源的存在。
因為要趕起買房結婚,新房等不了,所以一路看的二手房,領峰、大城際、城南名著等都去看過,結果在麓山大道邊挑了一個小三房,當時海昌南路都還沒有修通,中介小哥用小電驢帶著我翻過一個個的土坡坡,當時單價5000多一點~
我還在想“這是什么神仙地方路都不通”...
中介小哥似乎看懂了我的顧慮,一路神吹“路都通了就不是這個價啦”,“旁邊學校很好的,多少城里人都來這買房上學呢” !
就這樣只看了一次就交了定金,稀里糊涂的就買了。
好嘛,都被他言重了,現在的價格大家也都知道了,所謂的好學校呢,也確實是好,但是私立的,當時的我真的是一無所知,也許當時能夠有個什么“爸”給我指導一下,或許還有更好的選擇。
也許是當時埋下的學區房的種子在心里生根發芽了,也許是看到隨便買個房子幾年的升值都趕上我半輩子的收入了,所以在2018年的時候我萌生了要再買房的想法,由于工作地點的原因,主城五個區就沒有打算,主要還是考慮高新區,剛好這時候不曉得從哪里翻到溜爸的文章,簡直是如獲至寶,像是撿到了武功秘籍!
一下子把他所有的文章翻看了幾遍,還寫了筆記,做了圖表分析。
對于像我們這樣的外來人員,老是聽本地人講什么“479” “五朵金花”等等,都是聽得懵懵懂懂,再一細問,不少本地土著也是一知半解,還好是遇到了溜爸,讓我對成都目前的教育政策有了系統的認識。
三、前期準備
說干就干,然后就開始了各種前期的準備工作,不過因為那時我們還沒有孩子,所以也不是很著急。
首先是資格。
現在我們是高新的社保已經滿二年,天新的戶口還沒有滿兩年(當時天新還沒有互通),所以就把目光放到了高新區;
然后是資金。
當時加上父母的錢一共只有60萬左右,而且第一套房還有20多萬貸款沒有還完,當即決定把老家五線城市一套120平的房子出售,結果多次降價后才在2019年6月份賣出(與2011年購買時一樣的價格,八年了一分未漲,還虧出去利息,欲哭無淚啊),以前只知道買房難,這一次才終于發現賣房也不容易啊。
把手頭的錢一算,還完現在房子的貸款,還有差不多90萬的首付,除去稅費和中介費,總價應該可以買到260萬左右。
四、跌跌撞撞的買房路
在學區的選擇上,期間也在猶豫到底是要掛戶還是自住,最后也沒想明白,那就先看房子吧。
當時把霍森斯、蒙彼利埃、教科院東區、益州小學的學區房都了解了一遍,包括大熱的中洲錦城湖岸、凱德世紀名邸,還有峰度天下、逸都國際、無國界等一些關注度不太高的小區,總的看了起碼不下20個樓盤吧,真的是越看越懵圈,這個學校這里強,那個小區那里好,完全陷入了一個無解的死循環,晚上都想得睡不著覺,又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后來是茉莉提醒了我,你買房就是為了孩子上學的不是嗎?
那買高新區最好的學校不就行了!
雖說有點武斷,但是很有效,對啊,買學區房不是應該最先考慮學校的嘛,立馬看了看貼在墻上的40強名單,那就泡天了。
好吧,之前一直是在大源那邊轉,這次一下跑到金融城去了,馬上開始做功課。
泡天的房子是真的貴?。ìF在更貴了),“四大天王”根本就沒敢去看,就去看了中航、高盛還有奧克斯,當時中航還有128萬的套一(現在168萬了),如果自己不住的話租金收益也高,幾乎都確定就是這里了。
直到有一天晚飯后,我和茉莉到興隆湖去騎自行車,吹起那湖邊的小風,看到夜晚斑駁的光影和著高樓,倒影在平靜的湖面上,心里就想要是未來十年能住在這里就好了,跟茉莉說了以后她也非常贊同,馬上拿出手機來一查,旁邊盡然是天府一小,實驗小學領辦,溜爸對它的評價也很高,并且在天新學校里面排名第一!
不過旁邊的小區非常的少,房源也不多,而且價格很高,套三的房子總價最低的都到了270萬,是有些超出預算,不過竟然還有套二的,第二天立馬約上中介去看房。
房子規規矩矩,戶型方正,物業也不錯,關鍵是站在陽臺上往外一看,波光粼粼的湖面,還有對面高矮有致的天際線,他滿足了我對房子的所有想象,當時我就決定就是這了。
那時還有二個月才有天新資格就跟房東約定等我戶口滿兩年再過戶,結果12月初新政就來了,資格互通后我就催著中介過戶和貸款了,一切順利的在19年底拿下了心儀的房子。
雖然我關注房子也快兩年的時間了,看的二手房就算沒有200套,也差的不多了。而且這兩年來高新和天新的新盤基本都去看過,也有過很喜歡的,比如凱德世紀名邸、麓湖、優品道錦繡等等,但是都因為各種問題沒有趕上。回過頭來看當時做的這個決定,還是有幾點感慨想和各位讀者聊上一聊。
一點點小遺憾。
當時自己了解的面還是太小,其它高新5區那些很好的學校都沒有去看過,像是錦暉小學、七初附小,學校好、對口好,生態好。而且以當時的價格,我這有限的預算還能夠買到套三雙衛的房子,就把學住問題都解決了。
但是人有的時候還是需要一點感性和沖動,雖然站在現在的角度來看,當時的決定未必是最好的,但是誰能說得清楚七八年后又是什么樣子呢。
學校的成長。
天府一小的起點很高,但是學校很新,沒有出口,教學質量怎么樣不知道,對口初中怎么樣也不知道,不確定性多少還是有一點,當然我們孩子上小學都是2027年的事情了。
對比現在的泡天,辦學到現在也不過9年的時間,優質的生源和高起點的辦學,加上一群雞娃的父母,使我相信天府一小的將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但是新政策的出臺還是讓我有點后悔~
一是天府新區的多校劃片,雖然目前一小區域還是只有一所學校,但大勢不可擋,未來科學城這邊人多了,學校多了就不一定還是現在的格局,如果上個小學要跑到湖對岸確實是讓人難以接受??;
二是天府中學既然是私立的,那么現在對口初中就又成了大問題,我又迷茫了,現在考慮要不要在高5區再購入一套房產作為初中保底,有時候連父母都覺得我是不是有病,小孩上初中還有十多年,你現在考慮這么多有啥子用;
但我不是這樣想的,學區房的好處在于一方面讀書,一方面增值,我相信現在付出的苦和累,在十多年后會成倍的返還回來。
投住分離。
這一觀念在成都相對溫柔的房價下還不為大部分人所認同,但是我關注的很多上海、北京的公眾號都在不止一次的提及這個概念,城市的發展是會有規律性的,現在的北上就會是多年后的成都。
目前我的打算就是把現在的房子都租出去,再到學校附近租一個大面積的清水房,簽長租約,自己裝修自己住,反正我覺得再貴的裝修10年后都基本沒有價值了,只要房租合理是沒有什么問題的,這筆帳劃不劃算還是要看自己怎么想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