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長沙人才集團有限公司
5月22日下午走訪長沙人才集團。聽袁總介紹長沙人才集團的創新服務工作,就馬上聯想到岳麓書院的一幅對聯:惟楚有材,于斯為盛。
概況
長沙人才集團有限公司于2019年9月9日,經市人民政府批準組建,屬市管經營類國有企業,國有獨資公司,注冊資本2.21億元。市政府授權市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市國資委委托市人社局實施日常監管。其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長沙市人才服務中心。
集團于2020年7月25日掛牌成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為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實施強省會戰略,全面建設現代化新長沙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發展歷程
運營兩年以來,長沙人才集團已發展至員工123人,建立了完善的黨委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三會一層”國企治理體系結構,設置黨政辦公室、財務與資產管理部、投資與戰略發展部、法務與風控部4個職能部門、長沙聯合白金人力資源顧問有限公司、長沙人才大數據有限公司、長沙人才市場有限公司、長沙人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長沙人才測評有限公司、長沙人才學院有限公司6家子公司,管理長沙興業勞動保障事務代理中心、長沙市職業技術學校、長沙俊彥職業培訓學校3家民辦非企業。主營業務覆蓋人才招聘、人才培訓、考試測評、專業獵頭、人事代理、檔案服務、人才大數據、管理咨詢等人力資源全鏈條服務。2022年,集團全年總營收為13.29億元,較上年增長5028.47萬元,增幅3.93%,上繳稅收1677.3萬,增幅38.49%。
一是堅持公益屬性,做優專業化引才。作為市委、市政府構建的 “一小組一局一中心一集團一產業園”人才工作格局(即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人才工作局、高層次人才服務發展中心、長沙人才集團、中國長沙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重要組成部分,集團緊緊圍繞全市人才中心工作,先后赴北京、上海、重慶、南昌、桂林等地開展了十余場精準招才引智活動,既宣傳了長沙的人才政策和城市形象,也引進了優秀人才,推動了重點產業、重點項目發展,陸續在許多城市打響了長沙引才工作的品牌。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吳桂英在參加2021年5月的北京專場招聘會中,親自為企業攬才打Call,并明確今后的政府大型招商活動,都要開辟引才專場。
二是堅持國企擔當,補位穩就業服務。集團籌建初期,恰逢新冠疫情肆虐,集團強化國企擔當,全力運好各類線上線下渠道,充分綜合各類資源,大力推動穩就業、保居民就業工作。針對疫情期間企業用工需求,積極推進線上線下公益招聘活動,先后開展了“線上招聘不打烊,抗疫求職你我幫”、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等,助力復工復產,累計服務單位4956家次,發布了需求崗位336430個。針對強省會戰略提出的鄉情人才數據庫,積極主動與省市人社部門溝通銜接,初步明確了開發建設方案,正在開展系統搭建等工作。針對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先后開展各類專場招聘會,包括退役軍人暨隨軍隨調家屬專場招聘會、“軟件業再出發”線上線下集中面試洽談會,“千企萬崗”云聘會等,成為穩就業工作有力的市場化補充抓手。2021年年初,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鄭建新親臨云聘會活動現場視察,并對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2022年第二屆云聘會作為“各地多舉措促就業創業,助力節后返崗復工”的案例獲央視新聞聯播報道。
三是堅持前瞻視野,轉型數字化發展。為挖掘人力資源行業新的增長點,集團成立之初即制定了“1+1+N”發展戰略,即:建設一個長沙人才會客廳(1)、一個人才大數據中心(1),發展N個業務平臺。一方面,建成了長沙人才會客廳、長沙人才大數據中心。長沙人才會客廳已成為我市聚集人才、“一站式”服務人才的重要場所。新建成的人才大數據中心,以全市社保數據為基礎,融合了全市高層次人才、人口等多類業務數據,現已基本掌握了全市17.06萬家企事業單位和627.75萬的人力數據(其中人才數據267.66萬人),2021年,基于人才大數據還編制了描述全市人才概貌的長沙人才白皮書,為后期全市精準的人才尋訪、人才引進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搭建了多元數字平臺。為落地實施“國際化人才匯智工程”相關舉措,開辟了留學歸國人才綠色通道;為推進職稱申報便利化,率先在全省推出職稱網上申報系統;為促進技能人才招、培、用、管,專門開發了工匠平臺,集技能人才終身職業管理、政府監督管理、獎補資金安全發放等諸多功能于一身,在去年集團承辦的全市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集團已建成招聘平臺(智微招聘),培訓平臺,招考測評平臺,外包(派遣)平臺,職稱平臺,數字檔案平臺,大數據平臺,獵聘平臺(正開發)8個基礎平臺,以及工匠平臺,靈活用工平臺,人資通3個協同平臺。
未來發展方向
2022年長沙市委、市政府印發的《長沙市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爭創國家吸引集聚人才平臺的實施意見》提到:“加大人力資源機構支持力度,做強長沙人才集團”,讓集團再次迎來發展的重大機遇期。面向未來,集團將謀篇布局,啟航新征程。
一是建設長沙人才大廈。市政府已將開福區潘家坪的一塊閑置地塊劃轉至集團,集團擬與省建工集團合作,采用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建設國家吸引集聚人才平臺示范基地項目。集團將圍繞人才大數據運營中心、人才培訓(實訓)中心、檔案數字化中心、人才測評中心、高端人才與海外人才總入口、青年人才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項目,力爭將其建設成為我市引才育才、集聚人才的一個重要示范基地。并同開福區委溝通,擬將華夏路打造成華夏人才街,成為未來長沙吸引集聚高端、領軍人才的一條商務、生態、生活街區。
二是升級長沙人才大數據2.0。依托已經建好的長沙人才大數據,圍繞建立健全長株潭人才一體化協調機制這一任務目標,建設長株潭人才大數據,最終推動湖南(先進制造業)人才大數據中心建設落地,實現全省人才大數據的采集、加工、分析、服務能力,為產業發展、政策制定、人才流動提供專業的算法賦能和輔助決策支持;同時在已經實現的摸清家底基礎上,不斷強化人才大數據的深度挖掘和智能應用能力,推動數字賦能、AI服務等人才大數據多場景運用和人才服務迭代升級。
三是構建覆蓋全人力資源服務鏈的數字化平臺。在已搭建完成的“8+4”數字化平臺基礎上,推動以智微招聘、工匠平臺、人資通、靈活用工平臺為代表的數字化業務平臺的規模應用。
2023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