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十二經脈分布在肘膝關節以下的井、滎、輸、經、合五個腧穴,簡稱“五輸穴”
少商魚際與太淵,經渠尺澤肺相連。
商陽二三間合谷,陽溪曲池大腸牽。
厲兌內庭陷谷胃,沖陽解溪三里隨。
隱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陰陵泉要知。
少沖少府屬于心,神門靈道少海尋。
少澤前谷后溪腕,陽谷少海小腸經。
至陰通谷束京骨,昆侖委中膀胱屬。
涌泉然谷與太溪,復溜陰谷腎所宜。
中沖勞宮心包絡,大陵間使傳曲澤。
關沖液門中渚焦,陽池支溝天井找。
竅陰俠溪臨泣膽,丘墟陽輔陽陵泉。
大敦行間太沖看,中封曲泉屬于肝。
定義:原穴是臟腑的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經脈在腕、踝關節附近各有一個原穴,合為十二原穴。陰經的原穴即本經五輸穴的輸穴,陽經則于輸穴之外另有原穴。
十二經脈各有原,臟腑原氣出此處,
陰經原穴以輸代,陽經原穴在輸外,
肺原太淵大合谷,脾經太白胃沖陽。
心原神門腕骨小,腎原太溪胱京骨,
心包大陵陽池焦,太沖丘墟肝膽校。
“絡”即聯絡之意,絡脈從經脈分出的部位各有一個腧穴叫絡穴,具有聯絡表里兩經的作用。
肺絡列缺偏大腸,脾絡公孫胃豐隆:
小腸支正心通里,膀胱飛揚腎大鐘;
心包內關三焦外,肝絡蠡溝膽光明;
任絡鳩尾督長強,脾之大絡是大包。
臟腑在胸腹部各有一特定穴,稱為募穴。
大腸天樞肺中府,小腸關元心巨闕,
膀胱中極腎京門,肝募期門膽日月,
胃募中脘脾章門,焦募石門包膻中。
背俞穴是臟腑經氣輸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簡稱俞穴。
三椎肺俞厥陰四,心五肝九十膽俞,
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腎俞卻與命門平,十四椎外穴是真,
大腸十六小十八,膀胱俞與十九平
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脈氣相通的八個穴位。
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
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
后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蹺絡亦通,
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蹺照海膈喉嚨。
臟、腑、氣、血、筋、脈、骨、髓的精氣分別所會聚之處的八個腧穴。
腑會中脘臟章門,筋會陽陵髓絕骨;
骨會大杼血膈俞,氣會膻中脈太淵。
經驗效穴
古版: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現代:
心胸取內關,小腹三陰謀,
酸痛取阿是,急救刺水溝。
六腑之氣下合于下肢足三陽經的腧穴,稱為“下合穴。
胃經下合三里鄉,上下巨虛大小腸,
膀胱當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屬委陽,
膽經之合陽陵泉,腑病用之效必彰。
郄穴,“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經經氣深聚的部位。
郄猶孔隙義,本是氣血聚,
病證反應點,臨床能救急。
陽維系陽交,陰維筑賓居,
陽蹺走跗陽,陰蹺交信必。
肺郄孔最大溫溜,脾郄地機胃梁丘,
心郄陰郄小養老,膀胱金門腎水泉,
心包郄門焦會宗,膽郄外丘肝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