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欣賞了“千古第一女詞人”李清照的兩首《如夢令》,感受到了她的才氣和她少女時代的閑情逸致,可以想象的出來,她自小的生活環境衣食無憂,每天喝著小酒,吟著小詞兒,偶爾還搞點兒惜春傷時的小情懷,好不快哉。確實,她的家境是非常顯赫富有的,她的父親朝中官居要職,外公曾官至宰相。這樣的家庭背景,李清照可以說是在蜜罐里泡大的。
除了這些,她的親戚圈子也是超豪華的,北宋的王安石、蔡京,還有南宋的秦檜,都是她親戚圈中的。這是怎么個關系呢?這一切都要從她的外公王珪說起。
慶歷二年,王珪23歲進士及第,且高中榜眼,從此步入朝堂。
到了元豐六年,被封為郇國公。宋哲宗即位后,又被封為岐國公。
他歷任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直至升至宰相,他工作有所“懈怠”,被人們稱呼為“三旨相公”。
王珪膝下三女一子,其中大女兒嫁給了章丘人李格非,生了個女兒就是李清照,所以王珪是李清照的外公。
王珪的獨子叫王仲岏(李清照的舅舅),生了個女兒嫁給了擅于權術的奸詐小人(當然也是個才子)蔡京,所以蔡京是李清照的表姐夫。
蔡京有個弟弟叫蔡卞,后來娶了王安石的女兒,所以王安石是蔡京弟弟的岳父,也就是李清照的遠親了。
王仲岏還有個女兒,年紀比李清照小,后來嫁給了賣國賊秦檜,也就是那位陪著秦檜跪在岳飛墓前的王氏。
王安石(1021-1086年)、蔡京(1047-1126年)、李清照(1084-1155年)、秦檜(1090-1155年),這四人的出生,最長前后相隔了70年,絲毫不影響她們的親戚關系這個事實。雖然李清照與有權有勢人都是親戚,但她為何還過著清貧的生活?不難看出:李清照深知蔡京和秦檜的為人!雖然是親戚,但追求不同,愛好不同,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沒有共同語言”,因此李清照和這些親戚交往不多,寧可自己受窮,也不向他們求助!
后來李清照嫁給了趙明誠,趙明誠的父親是時任宰相,這樣說來李清照還有個宰相公公。
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在面對叛軍圍城時,置家人與城中百姓于不顧,連夜脫逃,這讓李清照很受傷。
丈夫被罷官后,兩人泛舟過烏江楚霸王自刎處,李清照有感而發寫下了《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該詩表面是在吊項羽,其詩外之意是表達對南宋統治者的逃跑政策不滿,更是對身邊這個男人的一種諷喻。其后,趙明誠心里一直頗有愧疚,竟郁郁而死。
李清照的晚年生活也頗為凄慘,“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描述她病臥在家的凄苦孤獨的心境,可想而知那時的李清照是多么的孤苦伶仃。在極度孤獨、凄涼中,悄然辭世,享年七十二歲。
堅持原創,歡迎轉發,請尊重付出,注明出處
小調查
如果大家對此文章有興趣,請掃描下面的二維碼進入“若森知道”(梓健講歷史)微信圈子中可以與我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