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了,該不該打回去?
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家長。
讓他打回去吧,怕他學會用暴力解決問題;讓他別還手吧,又怕他受欺負。
對此,李玫瑾教授告訴我們:打回去,我支持!
孩子要有不傷人的教養(yǎng),但也要有不被傷害的氣場。
一味忍讓止不住暴力,反而會成為惡的溫床。面對欺凌,勇敢反抗方是解決之道。
“我們現(xiàn)在所接受的教育,更多的是遇到問題先讓孩子自我反省;這反而縱容了一些不良行為,最終導致校園暴力事件不斷發(fā)生。”李玫瑾教授如是說。
2014年甘肅隴西
14歲男孩遭同學圍毆致死
起因只是一副耳機
面對5個同學的圍毆,這個男孩沒有跑,也沒有還手,但他的忍讓沒有換來施暴者的手下留情。
他的后腦勺頭蓋骨被打破,左側(cè)眼角處骨頭骨折,左側(cè)小腦半球挫裂傷,背上一根肋骨骨折,下體腫成兩個拳頭大。
警方出具的尸檢堅定意見書中顯示這個男孩死于顱腦嚴重損傷。
男孩的父親看到孩子的慘狀,不明白為什么施暴者要對兒子下如此狠手,他說自己每次和孩子打電話,都會叮囑兒子:兒子,你要好好學習,聽媽媽的話,看見別人打你,你就趕緊跑。
但最終他的兒子還是沒有逃脫惡手。
男孩的一名同學目睹了他被打的過程:
男孩到的時候,校門還沒有開,他就在門口等。
施暴者見了他,說:張凱現(xiàn)在皮犟得很,咱們到后面教育下他。
男孩沒有說話,推著自行車跟著他們在后面走。
到了案發(fā)地,施暴者蘇某問張凱有沒有拿他的耳機。
男孩沉默了一會兒,說沒有。
蘇某就朝他太陽穴位置打了兩拳,打了兩下又開始亂打。
之后蘇某又問他拿沒拿耳機,他還是回答沒有,另一名施暴者暢某便對王某說:你上去打。
就這樣,幾個人輪番交替,將男孩打成重傷。
目擊者稱,在被毆打的七八分鐘里,男孩一直站著,沒有還手。
忍讓換不來和平,反而縱容了暴力。每個家長都應該告訴孩子,勇敢向暴力說no。
19年5月,正在逛商場14歲溫州女孩小美(化名),被一群陌生男女拉進樓梯間欺辱、毆打,持續(xù)了近一個小時,小美被打到臉頰紅腫,鼓膜穿孔。
施暴者是沒有心的,他們霸凌沒有緣由。
小美同樣沒有做錯什么,卻遭到一群陌生人的毆打。
他們不僅打人,還囂張地拍了視頻。
小美的媽媽看了視頻,痛心道:女兒長那么大,我從來沒舍得打過,卻有陌生人對她這樣!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尖尖,卻不是所有人都會像父母一樣善待他們。
受害者是無罪的,但面對施暴者,軟弱只會助長他們的氣焰。作為父母,從今天起,要告訴孩子,每一個施暴者都是紙老虎,勇敢反抗就能擺脫欺凌,戰(zhàn)勝黑暗。
為了不讓小美把被打的事告訴家長,施暴者竟然還加了她的微信。
面對欺凌,小美表現(xiàn)得十分軟弱。
但她的媽媽堅定地告訴她:女兒別怕,媽媽一定替你討回公道。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足夠勇敢,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拿起武器反抗,這時候,每個家長都應該告訴自己的孩子:別怕,我在。
2016年6月1日兒童節(jié)這一天,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15歲一名初中學生,喝下一整瓶劇毒農(nóng)藥,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整理孩子遺物的時候,家人意外發(fā)現(xiàn)了他留下的三封遺書。
其中一份遺書是寫給老師、父母和弟弟的,在這份血跡斑斑的遺書上他寫道:
尊敬的老師,敬愛的媽媽、爸爸,親愛的弟弟,您們好!你們的學生、孩子、哥哥對不住你們,我因受不了幾名同學的欺負,所以選擇離你們遠去了。
就是這樣一個連遺書都寫得謙恭有禮的孩子,卻因為被欺負選擇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
施暴者巧言令色,威脅恐嚇,受害人的沉默只會讓施暴者更肆無忌憚。
一個施暴者在被曝光后與網(wǎng)友叫囂:
去年9月,一個視頻刷爆朋友圈。
視頻中,被家暴的女性宇芽是一名美妝博主,施暴者正是她的男友。
她說,被拖出電梯后,前男友用力掐她的脖子,感覺快要窒息,又被抓著頭使勁往墻上撞,不停辱罵,接著又被前男友抓住肩膀用力往地上一摔,尾椎著地,雙腿失去知覺。
這個家暴視頻爆出半年以后,宇芽才從創(chuàng)傷中走出,發(fā)了一個視頻向網(wǎng)友講述她的經(jīng)歷。
施暴者曾經(jīng)結(jié)過三次婚,婚內(nèi)都對妻子家暴。
事情曝光后,兩任前妻站出來為宇芽作證。
她們本想忍氣吞聲,不再談這場噩夢,但宇芽的勇敢鼓舞了她們,她們都希望施暴者能夠得到處罰。
9月18日
安徽合肥廬陽區(qū)
一幼兒園老師在天臺上打孩子
從視頻可以看到,該老師先是讓孩子一人罰站,待確認無人后,一巴掌打到孩子臉上,孩子捂著嘴跺腳大哭,4分鐘左右的時間里一共扇了3巴掌。
如果不是這一場景被網(wǎng)友拍下,也許孩子的父母根本就不會知道自己捧在手心的寶貝,在學校卻被一名不負責任的老師肆意打罵。
那么身為父母,孩子受欺負應該怎么辦?
第一、教會孩子傾訴,面對欺負,第一時間告知父母,才能有效避免更大的傷害。
第二、告訴孩子,不要一味忍讓,不是所有事退一步都能海闊天空。
第三、支持孩子反抗,善良換不來施暴者的仁慈,唯有反抗才能度過黑暗。
第四、做孩子堅強的后盾,讓他知道自己并不孤單。
愿每個孩子都有不傷人的教養(yǎng)和不被傷害的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