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惠普堅持Web OS平臺,以惠普的市場地位和品牌形象,Web OS不是沒有可能在平板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但是“一席之地”恐怕不是惠普的CEO李艾科想要的,也一定不是惠普想要的。
展望未來,首先需回顧過去。和其他幾個IT公司相比,惠普的領導層更迭頻繁。IBM、戴爾、微軟和如日中天的蘋果,在過去的幾年都有穩定的領導層。而之于惠普,不穩定的管理層,多少讓惠普有些失去焦點。
在卡莉時代,惠普的策略是擴大。卡莉主導了幾次大的收購。2001年,惠普合并康柏,這在當時被稱為一個敗筆。甚至在4年后的2005年,卡莉離職的原因多少是因為這筆交易。但是我們必須看到,正是有了這次收購,惠普的規模快速擴大。
惠普也借此成為全球最大的PC廠商。如果不是蘋果的平板電腦iPad顛覆了已經有幾十年的PC市場,惠普的好運氣應該還會繼續下去。
因此,回過頭看,馬克·赫德,這個被認為相當成功的一任CEO,多少得益于卡莉的基礎。在卡莉把惠普的規模做大之后,赫德通過擰毛巾,提高了業績。但無論是卡莉,還是赫德,他們的管理策略,多少都有點華爾街投資客的味道。他們關心的是數字,但是都沒有為惠普制定一個長期的發展策略,有的只是規模和利潤率這樣的財務指標。
當然,最轟動的事情是盡管赫德在華爾街口碑甚好,但是在一次難上臺面的新聞曝光之后,惠普董事會沒有猶豫的換掉了赫德。
權杖交到李艾科手里的時間已然不短,外界也已經期待李艾科的成果很久,而現在,李艾科似乎把未來交給了云計算,將公司新的焦點聚在商用市場上。盡管前途永遠是個未知數,但是惠普在這么多年中,似乎將第一次出現一個清晰的公司戰略。剩下的,就看李艾科如同拼出一幅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版圖。
祝惠普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