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經常抽煙害人害己。
凡是染上煙癮的人也知道,戒煙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戒煙的!
畢竟戒煙真的太痛苦了。
抽煙時:心平氣和,都是情緒穩定的成年人。
(圖源:soogif)
戒煙時:暴躁易怒,每天都在失控的邊緣瘋狂試探。
(圖源:soogif)
長期抽煙的人身體已經適應了煙草的毒害,突然戒煙了,反而會破壞身體的平衡,更容易生病。
(圖源:soogif)
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為什么長期抽煙的人突然戒煙,身體會出現各種不適癥狀?
那戒煙到底是好是壞?
今天這篇文章就一次性都說清楚。
很多人以為吸煙成癮是小事,畢竟抽煙的人千千萬,只要能買得起就隨便抽唄,一些常年抽煙喝酒的大爺,不也照樣活到了九十九。
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其實煙癮也稱“煙草依賴”,它不是什么不良的生活習慣,而是一種慢性疾病,早就被列入國際疾病目錄[1]。
(圖源:giphy)
大家都知道,吸煙成癮的本質是對煙草中的“尼古丁上癮”。
尼古丁在我國被列入《劇毒化學品目錄》,過量攝入可能危及生命。
國外有專家對19種成癮物質,包括毒品在內做了依賴性的研究,發現尼古丁的成癮性高過大麻、冰毒等物質,僅次于可卡因和海洛因[2]。
所以戒煙痛苦是很正常的。
戒煙的時候,身體中的尼古丁水平下降,多巴胺分泌急劇減少,沒有了快樂源泉,就會出現焦慮抑郁、頭痛不安、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煩躁失眠等癥狀。
以上過程,在醫學上被稱為“戒斷反應”。
那么“戒斷反應”對身體有害嗎?
先說答案:一般來說,戒煙帶來的戒斷癥狀對身體不會有什么傷害,各種不適的癥狀更像身體的一種自我調節,是努力適應沒有尼古丁刺激的一種過程。
相反,所有類型的煙草都有害無利。
而且,煙草沒有安全暴露水平[3],意思就是,只要抽一口煙,就會傷害身體。
戒斷反應只是一時的,一般情況下,它會在停止吸煙后幾小時開始出現,在戒煙最初14天內表現最強烈,之后逐漸減輕,直至消失。
大部分戒斷癥狀在戒煙后4周內消失,少部分人會持續一年[1]。
(數據來源:中國臨床戒煙指南(2015 年版))
總的來說,戒煙的好處是絕對大于抽煙的。
抽煙的危害我們都知道,可導致多種形式的癌癥,包括肺癌、食管癌、喉癌、口腔癌、咽喉癌、腎癌、膀胱癌、胰腺癌、胃癌和宮頸癌[4]。
那戒煙的好處呢?
(1)戒煙后,患病概率大大降低
對所有吸煙者而言,戒煙都具有明顯的好處,而且隨著戒煙時長,好處越來越多[5]:
戒煙20分鐘,心率和血壓會下降。
戒煙2-12周,循環系統會得到改善,肺功能得以提高。
戒煙1-9個月,咳嗽和氣短情況減少。
戒煙1年,面臨的冠心病危險,降低到吸煙者的一半。
戒煙5-15年,發生中風的危險會降到從不吸煙者的程度,患肺癌的危險會降至吸煙者的一半左右,發生口腔、喉、食管、膀胱、宮頸和胰腺癌的風險會降低。
所以,哪怕是個再老的“煙槍”,只要從現在開始戒煙,也會受益匪淺。
(2)戒煙讓人更長壽[5]
約30歲時開始戒煙,可使預期壽命增加約10年。
約40歲時開始戒煙,可使預期壽命增加約9年。
約50歲時開始戒煙,可使預期壽命增加約6年。
(3)戒煙10年≈存款10萬
按照一包煙(20根)25元來計算,每天省下一包煙,10年就能省下近10萬。而且抽得越兇,買的煙越貴,戒煙就省的越多,這投資回報率可比P2P靠譜太多了!
(單位:元,表格:自制)
戒煙不僅省下買煙的錢,更重要的是省下看病的錢。
假如真的因為煙草而患癌,看病得有多燒錢呢?可能只要1個月,就能讓一個家庭從中產走向破產。
所以說,戒煙真的是健康又省錢。
你身邊肯定有這樣的人,戒煙口號天天喊,但抽煙次數卻只增不減,每次都強迫自己必須戒煙,但回回都以失敗告終。
在此真誠地奉勸各位,戒煙也要講科學,做好準備,別太盲目草率。
當然,我們不是不支持你戒煙,也不是因為戒煙對身體不好,而是盲目戒煙成功概率很小。
數據統計,在沒有戒煙支持的情況下,僅僅靠毅力戒煙,成功率只有4%[4]。
(圖源:soogif)
戒煙需要自控力,但也不能純靠自控力。
煙草依賴不僅表現在身體上,還有心理上的依賴,俗稱“心癮”[1],哪怕一個月后沒有了尼古丁的生理依賴,但是抽煙時的美妙體驗還停留在記憶里,就會不斷讓人心癢難耐,總有一天會找機會破戒抽一口。
(圖源:soogif)
戒煙是個技術活,方法和自律缺一不可。
第一,心要狠,一旦決定戒煙,就要做好戒煙后不管多難受,一口都不抽的心理準備。
(圖源:soogif)
第二,善于總結失敗的經驗:一次失敗不要緊,總結經驗很重要。
第三,要制訂戒煙計劃:設定戒煙日,比如說在2周之內開始戒煙,然后告訴所有人你要戒煙,最好能獲得他們的支持與理解。在戒煙之前,要預想和了解戒煙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并想好應對措施。比如戒煙之后心情煩躁,可以通過深呼吸或者快走,來緩解緊張的情緒;擔心戒煙后總想吃東西,那就多買黃瓜、西紅柿等,或者囤一些無糖的健康小零食,如果嘴巴實在寂寞,可以嚼嚼無糖口香糖。
第四,改變吸煙的習慣:如果你習慣了飯后一支煙,那么可以改成飯后刷牙、嚼口香糖、午睡都行[1]。
如果以上方法都試過了,還是戒不了,也別自暴自棄。
戒煙除了靠自己,還可以求助醫生,有些醫院有專門的戒煙門診。
當然,目前還有藥物可以幫助戒煙,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一線戒煙藥是尼古丁替代藥物,酒石酸伐尼克蘭和鹽酸安非他酮,可以根據醫囑服用。
不行!
在一項針對505,500名美國人的研究中發現,從每天都抽煙變成偶爾抽煙,死亡風險確實會降低,但是只能降低很少,比起完全戒煙來說,效果差太遠了。
偶爾吸煙的人比完全不吸煙的人,依然具有更高的死亡風險,哪怕每月只抽幾支煙[6]。
所以,能戒就戒了吧,畢竟戒煙的痛苦只是一時的。
人生在世,也不止抽煙二字,希望每一個都能珍惜自己和身邊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