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劉奶奶也開始眼睛放光,各種催促兒媳婦生二胎,為了動搖她們堅定的一胎心理,婆婆沒少下功夫,找實例、求動員,甚至在電視學到一招,給兒子兒媳床頭的杜蕾斯上扎針眼,真是各種招數層出不窮,還真別說,人就怕有夢想,還敢于追求,劉奶奶的目的果真達到了,兒媳婦成功懷孕,檢查出來的時候都四個月了,眼看著孩子成型,當過媽的人多半也舍得放棄,于是,劉奶奶順利成為二寶的奶奶。暗自喜悅的老人萬萬沒有想到,在不久后的日子,最后悔生二胎的竟然會是她。
老二的出生,打破了一家人的生活規律,寶媽已經有生大寶的經驗,所以,她果斷地拒絕放棄工作回家帶娃,可孩子一旦出生誰來帶?總不能指望孩子自生自滅吧?孩子的出生是奶奶的杰作,這個責任由奶奶來負,于是劉奶奶成功取得了帶娃育孫的權利,可帶娃哪有那么輕松,兩個孩子一臺大戲,各種折磨人的大事小事讓劉奶奶很快就累垮了精神和身體。如今她是逢人就說“我這六十幾歲的人了,整天轱轆兩個孩子,簡直要了老命”。作為兒媳婦的小燕聽人提起,禁不住笑,回答“自找的”。
其實啊,老人希望兒女生二胎也是一番好意,畢竟他們那個時代講究的追求的是生命的延續,而孩子多就意味了未來充滿希望。雖然時代不同了,但老人對兒女的期望依舊,他們希望自己的煙火得以壯大,希望自己的兒子也能在未來的時候享受子女繞膝的晚年生活。這里兒媳的態度可就值得圈點了,老人一番好意,生不生也是自己說了算,既然決定了生娃那就承擔責任,既然老人決定幫忙帶娃,怎么說都算是幫忙,而自己,作為孩子的媽媽,怎么能說老人催娃,帶娃是自找的麻煩呢?于情于理這都是說不清的。時間久了,不但孩子帶不好,婆媳關系會出問題,甚至連整個家庭的和諧氣氛都會受到影響。
事實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應該是相互理解的。不管作為婆婆的劉奶奶,還是兒媳婦的小燕,都應該在以下的幾點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一、老人道
作為一個家庭中的老人,我們要有自己的處事原則,不多嘴,不多管,能放手就放手,需要自己就第一時間沖上前,只有這樣才能不給自己挖坑,為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打基礎。
二、兒媳道
幾十年的煎熬才能成為婆婆,所以,做兒媳的一定要學會如何承擔生活,為自己的決定買單,既不抱怨,也不妥協,懂得和婆婆保持分寸感,既要尊重老人也要有自己的主意,萬不可將錯就錯,尤其是面對孩子的生娃這件事,事關孩子的未來和自己的幸福,一定要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