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俗話說得好:“只要丈夫回家早,婆媳問題沒煩惱。”果然,婆媳問題一直都是人們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話題,而自古以來,婆媳問題也一直成為家庭矛盾的爭端,古時候就有婆婆瞧不上兒媳的種種行為,而在兒子之間挑撥關系,逼著自己的兒子休掉了她討厭的兒媳。雖然現在不像過去那么封建,但是婆媳問題仍然存在,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一聽一個這樣的婆媳小故事吧。
有一次,奶奶帶著自己的孫子來到了附近的小超市購物,一開始,五歲的孫子很懂事會幫奶奶提著包,并推來了小推車,奶奶說話的聲音很大,在蔬菜區停留了很久,不停的質問售貨員,這個土豆是不是壞掉了,它都長成這樣,為什么還不降價?嘴里一直念念有詞,在買好東西以后,奶奶把孫子放進了購物車上,并和孫子這樣說:“瞧瞧你那不懂事的媽,真是在家里懶死得了,一天到晚啥也不干,就在家里坐吃等死,碗也不,洗衣服也不曬,一天到晚抱著個電腦,不知道在搞什么名堂。”
奶奶的聲音越來越大,引得周圍的人紛紛駐足觀望,沉默許久,孫子這樣對他說:“奶奶,你為什么不告訴媽媽這樣做是不對的呢?你和媽媽說了,媽媽會改正的,因為媽媽說知錯能改還是好孩子。”奶奶眨了眨眼睛,轉念一想這樣回答孫子:“不能告訴你媽,這是我們倆的小秘密,你只要知道你媽媽很懶就行了。”
孫子聽到這里,感覺越來越不對勁,就和奶奶說:“奶奶,媽媽說在背后說人壞話是不正確的,有矛盾的時候一定要心平氣和的和對方說清楚問題,溝通才是最有效的辦法啊。”周圍的人聽了這些話,紛紛對孫子豎起了大拇指,而奶奶聽到這一些話,不由得羞紅了臉,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么樣的話反駁,只能推著孩子悻悻地走了。
上面這個小故事,充分地說明了婆媳之間的關系在于少了溝通,其實很多問題如果當面指出,并且在雙方知情的情況下,它是能夠被妥善解決的。但是像上面那位奶奶那樣的做法,無疑是在增加婆媳之間的矛盾程度,這不僅對解決問題起不到任何效果,而且還會對孩子的教育造成阻塞。
眾所周知,孩子的學習和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當孩子長期處于這樣一個“邪惡”的環境中,他便很難再保留住自己內心的那份純真,而且是他便會認為在背后說人壞話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由此可見之對于孩子的教育是非常可怕的。
如果非要問婆媳問題到底該如何解決的話,它并沒有標準答案,就像這個孩子上面說的那樣“溝通才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而且在婆婆和兒媳之間最有效的溝通橋梁那便是兒子,他的角色十分重要,是化解矛盾的最佳人選哦。那么今天你學到了哪些東西呢?對于婆媳之間的問題,又有哪些看法呢?歡迎參與評論下方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