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10月16日)第七屆平遙國際影展公布了新一屆優勝者,同時也創造了新的節展紀錄,比如一種“封官”,魏書鈞作為名副其實的“平遙之子”,拿下費穆榮譽最佳影片獎(《河邊的錯誤》),實現了三部作品依次從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再到最佳電影的進階大滿貫,按規則,他從此也就告別了平遙的長片角逐。但在“辭舊”的同時,我們更需要留意另一種具有時代問候的“迎新”。從中戲編導系畢業5年的耿子涵,憑借《小白船》獲得費穆榮譽最佳導演,這是平遙影展七年來獲得這個獎項的第一位女性導演。
“《小白船》的主創多數都是女性,從文字表達到影像表達都非常的純粹。我堅信我的選擇是對的,尤其當我看完樣片之后。有人說這個片子在市場上未必有什么回報,但我堅信只要給機會讓他們一部一部成長,遲早會看到他們的價值”,這是身為《小白船》的出品人、監制兼特別演出的梁靜女士在新聞發布會上的感慨之言。可以說,耿子涵獲獎的背后,離不開行業頭部電影先鋒的力挺,以梁靜代表的7印象文化功不可沒,她的這番話肯定了三件事:7印象有特定審美,認準了就投,以及,不過分強調對年輕創作者的市場考核。那《小白船》究竟憑什么得到梁靜的青睞,它到底有什么表達值得滋養,我們不妨先從片名的字面意思談起。《小白船》劇組平遙合影,居中為出品人梁靜,左三為導演耿子涵《小白船》首先是一首兒歌,最近一次熱傳,還是在《隱秘的角落》最火的那段時間,劇集借用這首歌曲中對孩子們美好未來的寓意,來反襯現實的苦痛與無解。但準確地說,《小白船》源起朝鮮,在1950年傳入中國前,是一首安魂曲,用來祭奠作者故去的親人。耿子涵的這部《小白船》,故事從一個離異家庭的15歲少女劉嫻展開,醫生母親前往非洲出差,自己只能被“轉手”給經營一家不景氣照相館的父親,父親則與前臺的朝鮮族女人曖昧不清——她有一個大劉嫻幾歲的女兒,女孩名叫金明美,明美開放張揚的個性,逐漸牽引著孤獨敏感的劉嫻探索到一個情感棲息地。這是2010年代的哈爾濱故事,也很像此時此刻正在萬物生長的故事。《小白船》劇照
當晚的獲獎現場,法國大導演呂克·貝松親自為耿子涵頒獎,令這位95后年輕電影人受寵若驚,直到在獲獎新聞發布會上,還感嘆心情“懵,很懵,特別懵”。影評人閔思嘉這么評價電影:“被動的才是掌握主動權的,被開發的才是早已參透成人世界規則的,困在年齡里的、留在此地的比困在身體里的、離開去往彼處的更自由。”談起主角劉嫻這個人物,耿子涵在現場說到,“她肯定是內向的i人,她處在這么一個青春的年齡,她有很多青春期的沖動,比如說她會莫名的把頭扎到水盆里,或者跟人打架,或者非要扣扣口香糖等,這是屬于小孩的特殊時期,可能長大了她這一面也就慢慢消散了。”《小白船》在這次平遙電影展脫穎而出之前,已經在部分從業者心中有了重要位置,它是第五屆中國導演協會青蔥計劃全國五強,還入圍了第二十屆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 (HAF)制作中項目(WIP)單元;5個月前,入圍了第7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引起國際的關注。有媒體問在平遙和戛納的放映現場,觀眾的反應會不會有什么不同,耿子涵則覺得本以為會有什么不一樣,但電影里的笑點,在某處情節上觀眾出現的反應,其實都是一樣的,平遙和戛納的觀眾都是特別熱情的。在戛納期間,英國權威電影刊物《國際銀幕》這樣評價《小白船》:“這個微妙事件逗留的時間比人們預期的要長,因為耿子涵對劉亦寧細致入微的劇本所做的敏銳處理,將熟悉的套路注入了一個嶄新的視角。”海外電影網站Journey Into Cinema也一眼看穿了中國電影對此類情感的書寫困境以及導演的對策與用意:“這是一部經過深思熟慮的電影,充滿了不言而喻的眼神、暗示性的特寫鏡頭和精煉的剪輯技術,它從其繪畫般的框架中獲得了可觀的成就,但它的情感核心卻似乎被埋沒在過多的風格之下。”從這里能看到《小白船》這部電影的視聽語言國際通用的效果,它在敘述和美學上沒有長片首作導演總愛建立的晦澀的門檻。在平遙賽程期間,《小白船》還趕往第28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之窗”單元展映,相信當地觀眾會從電影的“黃色字幕”(朝鮮語翻譯字幕)的熟悉路徑,通往一個青澀純粹的女性青春港灣。得益于7印象的推動,《小白船》一路駛向明朗,但回到12年前,剛剛創立時的7印象還在努力尋找著自己的軌道,說白了,其實7印象從開始到現在,就是導演管虎自己的擇徑之路。雖然公司成立后第一部管虎電影《殺生》并沒有7印象參與,但這部生猛出挑之作,骨頭上刻下的都是管虎的精氣神。轉眼兩年過去,7印象真正的創業作品《廚子戲子痞子》成了管虎第一次與市場握手言和的電影,在當時,他在性質上猶如姜文拍了一部《讓子彈飛》,即便2.7億票房的當量并不對等,但在那時還沒成大氣候的中國電影市場里絕對是一道亮彩。很快,梁靜完成了“演員——制片人”的轉型,正式開始承擔幕后助推之力。7印象招牌成形,面子是靜,里子是虎,勤奮似靜謐,沖勁兒又如虎。2017年,7印象攻克當時中國最強IP《鬼吹燈》,選取改編難度更大的《黃皮子墳》,用電影的標準一次性提升了中國網劇的規格,再以續作《龍嶺迷窟》,培養出7印象的第一個被觀眾熟知的導演——費振翔,其人梨園行神童出身,9歲提名金雞男配,后扮演《霸王別姬》少年小石頭,從合作陳凱歌到拜師管虎,費振翔踏實肯干,一口氣主導了公司四部IP劇集,撐起7印象一塊重大內容業務。最近一位在市場上和大家打過照面的7印象青年導演,是性情和管虎極為相像的那嘉佐,這么說吧,管虎喜歡上那嘉佐,差不多就是一頓酒的事,從這個后生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野生,草莽,充滿激情,對影像表達狂熱,躁動又生猛的處女作《街娃兒》順勢入圍第74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并獲得第16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榮譽推介及最佳藝術探索獎。當前最值得期待的7印象新導演作品,已經在上個月的導演協會青蔥計劃線下展映上與觀眾見過面,新銳青年導演高臨陽執導的《再團圓》獲得了高規格的關注,該片的厲害之處,在于它是在作者的這個年紀里,罕見地洞察并盡最大的智慧,描繪了與自己生長經驗極為遙遠的老年人臨近晚年的現實生活。《再團圓》導演高臨陽(右一)與管虎、梁靜(中)工作照
高臨陽身上散發著不可多得的自省與對社會的宏觀審視,再加上年輕,這種特質吸引了管虎,也獲得梁靜的厚愛,當然也獲得了老戲骨李雪健老師的欣賞,在第47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新秀電影競賽(華語)單元”上,《再團圓》男主角李雪健無懸念摘得最佳男演員榮譽大獎,更是在內陸首映現場有感而發,盛贊高臨陽是當前不可多得的優秀青年導演,“電影表現的是老年人生活的常態,年輕人拍這樣的片子還是需要膽量的。”“膽量”這個詞,也是對管虎梁靜的伯樂之力的最好肯定。目前該片已斬獲第51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金虎獎·評委特別獎”和“費比西獎”,是7印象新生代導演梯隊里最高國際榮譽。當然了,除了《再團圓》,以及剛剛獲得平遙大獎的《小白船》,還有入圍第15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主競賽單元蔣佳辰導演的東北現實喜劇電影《沒問題》,都等待作為總制片人的梁靜全程把控推廣。這么看下來,7印象有梁靜管虎的門面,但它并不是明確強類型,或堅守主導者的女性主義規格,再或急于團隊化,產品化,工業馴化。7印象顯得更隨性,更溫柔,簡單說,就是愛上你的創作,肯定先從愛你這個人開始,決定為你搭建橋“梁”,就“管”你到最后。目的只有一個,保住你的性格,保住你最初的面孔,因為只有這些東西能維持著真實,才能給今后中國電影帶來更多元的創作果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