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報道
來源:2018百度AI開發者大會現場
作者:Dora.Gao
在去年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放了個狠話,說要在2018年7月份實現無人車的量產。這比行業的預計量產時間足足提早了兩年。
轉眼之間“期限”已到,許多“吃瓜群眾”都開始圍觀坐等看他如何親自拔掉這個flag。
兌現無人駕駛汽車“量產之約”
不負眾望的是,在今天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一登場就先滿足了大家的胃口。通過與金龍客車董事長謝思瑜視頻連線,一起見證了全球首款L4級量產自動駕駛巴士“阿伯龍”在生產車間正式量產下線,證明自己并沒有吹牛皮。
在現場,謝思瑜通過視頻展示了“阿波龍”的內部設計:“它的設計非常有科技感,沒有方向盤,也沒有駕駛位、油門和剎車踏板。最重要的是試乘非常舒適。此外,它搭載的是Apollo L4級別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系統,適用于景區、廠區的場景。”謝思瑜說。
此外據了解,“阿波龍”的商業化落地也已經同步展開,完成總裝的車輛即將發往北京、雄安、深圳、福建平潭、碧桂園、湖北武漢、日本東京等地,開展商業化運營。例如在日本,百度將會和軟銀合作,把“阿波龍”用于一些核電站內部的人員接駁和部分高齡化社區的老年人接送。
而除了載客無人駕駛之外,李彥宏還在現場發布了載貨無人駕駛車——“新石器”。“2018年是自動駕駛產品化的元年,但這僅僅是個起點。未來,它們還會在公園變成掃地車,會在碼頭變成運貨車,甚至在農田里插秧播種、摘果子。”李彥宏表示:“在這些場景的背后,硬件元器件在不斷減少,但軟件復雜度卻在迅速提升。經過開發者的定義和實現,從方向盤再到客廳,人工智能將改變我們每個人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對此,他舉了以下幾個例子:
對話式AI:從根本上改變人機交互方式
對話式AI技術不僅催生了大量智能音箱產品,也給服務行業帶來了全新變化。例如,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之前,百度智能客服就向數百位參會者撥打了電話。面對各種五花八門的提問和“調戲”,智能客服都能對答如流,交通、餐飲、會議嘉賓等信息都如數家珍。甚至很多參會者都沒有意識到電話那頭其實是機器人,但即便被“看穿身份”,機智的智能客服也都能隨機應變。
李彥宏表示,人類經過幾十萬年進化完善的語言能力,正在越來越逼真地被機器所模仿。在這背后,是這些年來AI技術的持續大規模投入。百度匯聚了上萬名AI工程師,每年有超過百億的研發投入,百萬臺服務器組成的高性能計算集團軍,支持千億級參數、千億級樣本及特征訓練的超大神經網絡,加上萬億級訓練數據的“喂養”,才不斷推動算法、算力的提升和迭代。
百度開放的AI技術正為生產服務領域帶來福利
據李彥宏介紹,從去年11月份百度世界大會到現在半年多的時間里,百度AI開放平臺的語音能力調用次數增長了94%,視覺能力的日調用量增長了416%,自然語言處理的日調用次數增長了180%。此外,視覺中的人臉識別技術,調用次數更是漲了近8倍。
可以看出,AI正在滲透到經濟社會的毛細血管中。而通過百度開放的AI技術,也正為生產服務領域帶來福利。
以大型地板制造企業圣象為例,雖然在生產的很多環節中它早已實現了自動化,但在地板分揀工作中,卻仍然完全依靠人肉眼識別。如今,借助于AI技術,使得地板分揀流程的自動化夜成為了可能,不僅提升了效率,也把工人從重復、低效、繁重的工作中解放了出來。
此外,在大會現場,援藏醫生陳靜飛還展示了由百度 AI 技術成功訓練出的,一套可以輔助基層醫生用顯微鏡識別寄生蟲蟲卵的模型。據說,這套系統只用了幾個月時間就訓練完成,已經可以識別10多種寄生蟲蟲卵,其中幾種在小范圍臨床檢驗試點里識別準確率穩定在97%以上,識別能力相當于一位具有20多年臨床經驗的檢驗專家。
“藏地牧區地廣人稀,基層醫療單位相對來說缺乏技術過硬的檢驗人員,牧民常常要到數百公里外的醫院檢查。這套寄生蟲蟲卵識別系統,相當于把更專業的臨床檢驗工具直接送到了牧民臨近的醫院,緩解他們的奔波之苦。”陳靜飛醫生說。
發布AI芯片“昆侖”填補中國芯片市場空白
“在PC時代,百度的使命是讓人們最公平、便捷地獲取信息,通過技術創新不斷彌合信息鴻溝。在未來,百度將把自己積累多年的AI技術,也就是數據、算法、算力開放出來,讓人們平等獲取AI能力,一起跨越 ‘智能鴻溝’。”李彥宏表示。
數據、算法在過去幾年一直是百度的發力點。而在這次大會上,百度又給了大家另一個驚喜:正式發布自主研發的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侖”。
據李彥宏介紹,“昆侖”是中國在大規模AI運算實踐中催生出的芯片,基于百度8年的CPU、GPU和FPGA的AI加速器的研發,20多次迭代而生,是中國AI芯片的又一里程碑。
從能力上看,“昆侖”能夠在100+瓦特功耗下提供260Tops的性能支持,能夠高效地滿足訓練和推斷的需求。它的“云端全功能”價值,既體現在對數據中心、公有云和無人車測試研發等場景的云端全場景覆蓋,也包括了對于常見的開源深度學習算法之外的大規模語音識別、搜索排序、自然語言處理、自動駕駛、大規模推薦等具體場景的通用性適配計算。
“我們的理想是Everyone Can AI。”李彥宏說。
技術支撐持續進化:發布百度大腦3.0、DuerOS 3.0、Apollo 3.0
百度大腦3.0:業界首提“多模態深度語義理解”
對此,百度高級副總裁、AI技術平臺體系總負責人王海峰在隨后的演講中發布了百度大腦3.0版本,并指出:“百度AI能力的核心是百度大腦,而百度大腦3.0則是百度AI能力的集大成者。”
自2016年9月以來,百度大腦不斷進階,在1.0版本完成了基礎能力搭建和核心技術初步開放,2.0形成了完整的技術體系,開放60多項AI核心能力,而此次3.0的核心是“多模態深度語義理解”,目前已經開放110多項AI能力。
DuerOS 3.0:為每一位開發者平等賦能
在智能語音層面,百度智能生活事業群組(SLG)總經理景鯤帶來了DuerOS3.0。這個全新的版本具備了劃時代的自然對話交互、全新對話式內容服務生態和商業模式閉環打通三大要素。
核心能力方面,DuerOS3.0帶來自然語言交互技術的全面升級,提供情感語音播報、聲紋識別、兒童模式、極客模式、智能引導與糾錯、視覺搜索能力、視頻理解能力。場景和解決方案方面,DuerOS3.0可以提供超過20個跨場景、跨設備的解決方案,包括有屏設備解決方案、藍牙設備解決方案和行業解決方案等。
Apollo 3.0:開啟無人駕駛汽車量產的關鍵
Apollo開放平臺是開啟無人駕駛汽車量產的關鍵,在大會上,百度總裁張亞勤宣布Apollo3.0版本重磅發布,開放了量產園區自動駕駛,并宣布Apollo開放技術框架全面升級。此前的硬件參考平臺升級為硬件開發平臺,接入15家硬件合作伙伴,未來將為開發者提供智能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而車輛參考平臺則升級為開放車輛認證平臺。
百度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介紹,目前Apollo已經開放了超過22萬行代碼,超過1萬名開發者推薦使用Apollo的開放代碼,生態合作伙伴規模達到116家。面向量產,Apollo發布了自主泊車(Valet Parking)、無人作業小車(MicroCar)、自動接駁巴士(MiniBus)三套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幫助開發者及合作伙伴三個月內即可打造出屬于自己的“阿波龍”。
此外,Apollo3.0還帶來了更加智能的量產車聯網系統解決方案——小度車載OS,并首次發布了車載語義開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