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現代詩歌網作者原創 原創
為了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憂民詩人屈原,為了促進我們的詩歌創作和交流, 《現代詩歌網》網站及《現代詩歌網》公眾號于2021年6月1日至6月13日24:00在線上開展,活動共計收到各類投稿稿件200多份,我們選取了其中的96份作品進行編發,作品發出后,獲得了不少業內外人士的肯定,不少作品寫出了較為高超的水準,為端午佳節增添了文化氣息和節日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次征集活動對詩歌的行數進行了嚴格的要求,因此不少質量堪稱上乘的作品因為不符合征稿要求而無緣入圍,實為遺憾。經過對符合要求的稿件進行初步評定,我們已經遴選出其中得以入圍的作品46篇,并進行了第一輪打分處理,出現較多打分非常接近的情況,現將入圍作品予以公示,歡迎大家本著客觀賞讀的態度,欣賞作品并為自己心儀的作品投上一票,若出現作品打分一致的情況,我們將參照投票票數決定最終的排名。感謝您的支持。(本頁面顯示24-46號作品。底部投票,投票單選即可,投票截止時間6月20日24時)
24尋找五月
汨羅江在五月
靜默
楚國吹來的風
嗚咽
苦苦進諫
湮滅于歌舞升平
一駕馬車
在絕塵而去中嘶鳴
“舉世皆濁我獨清”
縱身一躍
劃出一道憂患的弧線
定格于日月星辰
在寫滿《離騷》的五月
追尋艾葉的清香
公元前江水無聲
公元后槌音陣陣
25端午請把腳步放慢
小藜 萱草 苦荬菜
抓緊腳下的土,身姿從未改變
逢人就說天暖水清好季候
北面的山門寺已經沉睡多日,檐瓦層疊欲飛
藏經樓的金光無處躲藏,招呼悵然訪客
互致安康,體諒院墻壁壘新冠
吉祥 泰平 五彩線
都被艾草概括,打理天下每一扇門
方便家家把血統扎牢不散
沈水靜靜流
聽見廣場上沸騰的煙火氣
佛系地笑了
26又聞粽香
我心思鄉
思念兒時的記憶
思念遠方的親人
紅棗餡,紅豆餡,紅肉餡
藏在粽葉的清香里
是媽媽用紅線捆進去的
又聞到了粽香
還是那年媽媽用紅線
捆進去的模樣
我努力追思著
用回憶品嘗
當年媽媽的味道
27五月的詩行
五月,攜一縷淺夏的
芬芳,隨風越過枝頭
用一首詩在門外敲響
汨羅江里,龍舟搖曳
家家門前,艾葉飄香
不屈的靈魂
讓我們見證了詩人的偉大
更見證了節日的誕生
一首舊時光
沉浸在五月的詩歌里
不用伴奏,依然響亮
媽媽,靜靜地站在記憶深處
用五色新絲纏角粽
艾葉包裹著甜甜的心愿
還有深深的思念
她柔柔的目光撫過每一寸光陰
然后落在庭院里等我歸來
五月初五,我帶著
你贈我的一枝艾,和風兒一起回家
28深夜奇想
推開茅草屋的門
一眼就看見前世的女兒
捧讀著離騷
女婿提著馬燈
要趕在黎明之前
將屈原遺落的淚
放回汨羅江
29佩劍詩人
秭歸被水抬到山腰
而你更高,千年的臺階
詩魂應在云霄之巔
你依然清瘦,花瓣上的
露水,是你沏茶的玉液
以菊為食,高潔緣于自然
只是腰間的佩劍讓我沉思
詩人佩劍絕非裝飾
文弱中有種無言的英武
或者有剛的性情和刃的犀利
詩從劍出。詩的劍氣
直刺沉云深處,牽出
陽光,礪亮渾沌大地
難怪《天問》和《離騷》的光芒
直射今天
讓三峽靜為平湖
山上的桔林一片赭黃
30雙河啦噠的端午
哨棚河和大灣河交匯的地方
人們叫它雙河啦噠沿河而居
啦噠兩岸的人們習慣了勞碌
不會用更多的時間親昵花朵
只在重要的一天里
放下一年的忙碌 去談笑
五月初五的清晨里
寂寞的啦噠終于擠滿了笑聲
到處都是雄黃 艾草的飄香
堆成小山包的粽子粑
在眼花繚亂的人之中
雙河啦噠靜靜流淌在山谷間
31在雨季
若時訊不至,除卻躲雨
什么事情都變得意興闌珊
貧困的汛期用辣驅趕寒意
走一半路,碳的橋就無端驅趕路人
要等得久,才有空閑折疊豆萁
要從賦閑一直恭候到農忙
燃燒稻草,稻草做的稻草人
把暖守恒到蛙群的大腿,雨之子
芒
怕是已久未見生鐵的鐮刀
很久沒有見識過無產階級
芒的繩,把我們都編織到生活里,編織到集市
在南方,什么都讀不到的時候
只需稍微借閱田,就頓感虛偽
像無數的犁,層疊在松垮表面運動
把碎裂的谷神,戲虐地吞咽到腹中
32來過走過
那天天氣肯定不好
或許是因《離騷》的情結
屈原和汨羅江水生成了一面鏡子
那時魚沒有逆流
龍仍在沉睡
都在聽《九歌》的神樂 等待粽子
那時不知是誰在《招魂》
說要一顆最信仰的心
面對遠方
那時汨羅江留下了屈原的腳步
江水印襯了《九章》的美
畫上了一個節日 端陽
那時人人把《天問》
詩歌在萌芽中竄動
從而走向了詩歌
大江東逝水 不息
今日你來過
明日就是他走過
一個人名凝成了金子
如同河沙沉淀成的金子
33龍舟擊水正義呼喚
一條火熱生命
擎起一輪燦爛太陽
滿腔憂怨憤怒吶喊
縱身凌空血染汨羅江畔
歲月悠揚傳說雄姿浩瀚
一首民族詩魂
《離騷》穿越時空回蕩
燈盞星火燎源點燃
綿延千古足跡永恒
仰天長嘯悲壯吟唱
一顆愛國胸懷
心系《離騷》熱流奔放
豪情天問皇權震蕩
道不盡滔滔長江流水深
唱不完浪浪翻滾歲月長
一個美好心愿
艾葉粽香澎湃激昂
菖蒲根脈神圣英魂
思念淚水盈眶涓戀流淌
千年龍舟擊水正義呼喚
34憶楚地屈原
采菱曲悠悠回蕩
在過河的船槳邊
老家的院墻內
隔著一株橙子樹
翠綠的小果散落了一地
端午的炎熱剛好到來
古柳下的小風思緒紛飛
你文賦悠揚
言辭不屈
穿透了多少個世紀
在那些個豆蔻年華的內心
你是英雄
伸出笨重的雙手
也拾不起今年藕帶的貴重
東干渠的浪花
要把那膽小的小魚小蝦給趕跑
還屈原一個安寧
不隨波逐流
汨羅江那一跳
成就了一個古今
35端午,去江中打撈
端午,我們再一次劃起龍舟
去江中打撈
打撈的過程,一定要小心謹慎
攪碎了泊在水里的明月無妨
攪碎了深不可測的寂靜無妨
但一定要讓那闋楚辭
保持完整
懸菖蒲和艾草,用一縷縷清香
撣去心頭的灰塵
循著一脈楚辭的韻腳,找到
湮滅在歷史深處的行蹤
去江中打撈。兩千多年里
從網眼漏過的遺憾
一尾尾游走
36五月之王
五月,一條江變得多愁傷感
漫天遍野的雨水灌進來
把江南的的草木
淋得潮濕而明凈
菖蒲,香草,艾葉。多少年以前
預定好的修辭,此時愈發蔥翠
雄黃酒被舉到半空,又灑落濕泥里
誰能說得清楚:烈的酒,鏗鏘的歌
落到大地上的某個角落
最終去了哪里,會展開怎樣的鏡像
所有哭過的心,就這樣被重新
洗禮一次。這多像雨后
節節高的,繼續節節高。開枝散葉的
繼續開枝散葉......
一個季節站起身來。天和地中間的部分
——人間,煙火氣息漸濃
自從一個影子溯水而去,人間愈發浩大
五月,更加溫情
37屈原懷古
用老淚清洗楚民的累累傷疤
用嘶喊撥開楚天的漫漫烏云
用《楚辭》的韻律回望多舛的楚鄉
用楚劍的鋒芒刺達忠誠的盟誓
戚戚的汩羅江 請帶上我的滿腹神傷
奔波的汩羅江 請帶上我的一肚閃電
把我的《天問》拿來 問天問地問人心
把我的一躍拿去 蕩開那奸佞的人欲
奔騰的龍舟 醇香的粽子 常青的粽葉
二千多年前的遠行 從未走遠
清香拂塵 星辰雅儒 玉宇清澈
濺起的江水是我開的最后一朵蘭花
38一只蜻蜓想穿越玻璃進屋
我店里燈火通明,一只蜻蜓
用力沖刺想穿越玻璃與我相識
我與玻璃拒絕了他的友好
街燈與月色交相輝映
草坪與綠樹不言不語
我端著一杯茶水 一杯
生命之源,鐘擺
總是那么恰如其分
那只蜻蜓識趣地走了
注定它是無功而返
樹尖上的月亮不明朗
端午臨近,《離騷》越來越近
粽味越來越濃,我打開
一本兩千多年前的詩詞
給屈原老人行了一個注目禮
永恒了一份故土情懷
39粽葉飄香憶屈原
一幀掛在書架上的日歷
在顫抖地向我示意
沉默良久,泛黃且帶有褶皺的字眼在撩撥著我
更深層次地去解讀你
你從二千多年的汩羅江上
載著惆悵與隱痛,投入了一個人擁有的一條河流
那將是怎樣的一種胸懷與袒蕩
汩羅江邊的粽葉與花草目睹了你的縱身一躍
瞬間,雷聲震撼,一道閃光劃過天空
照亮了粽葉上的淚珠和大地上的生靈
你的事跡在歷史的長河中延續流淌
于是才有了粽葉飄香和龍舟競渡
一片粽葉卷起你的眷戀,從二千多年前飄向今朝
飄向詩和遠方
40端午唏噓
我已在異鄉城市打拼多年日子
端午早就遠離心底
不吃粽子
不掛菖蒲
甚至也不休息
為的是省事省銀子
為的是掙人民幣
然而
每年的那一日
我還是不由得想起遠去的雙親
輕聲祝愿幾句他們天堂幸福的話語
41生日遇端午
五十年
在歷史的煙波浩渺中,不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一個星點
但卻是我生而為人的全部時段
它包容了我曾經天大的喜樂和當時無邊的苦難以及每一個重要瞬間
五十年的歲月
于我漫長而又短暫
因為成長耗費了時間空間和資源
因為年輪濾過了世事世故和恩怨
留下來的只有通透的簡單
精神的簡單
生活的簡單
思維的簡單
就像端午艾葉上的露珠
被人一動頃刻滾落不見
手臂纏上一根五彩線
清泉水沾一沾昏花的眼
回望亙古不變的遠山
捫心自問
歸來可否還似那個少年
42不朽日子
今天
所有的河流匯聚一起
為一座巍峨的山而
驚濤拍岸
今天
太陽將醉紅的臉
燙沸汨羅江
浪柱如石沖天穹
今天
我翻開《離騷》
閱讀兩千年的河流
時光淌成長長的回望
五月初五 屈原
今天是屬于你的日子
我通過你的縱身一躍
擁有一世界光明
43端午安康
五月初五,端午
上古先民祭拜龍祖,祈福辟邪
五月初五,端午
愛國詩人屈原,楚國三閭大夫以身殉國沉于汨羅江
五月初五,端午
艾草粽香與雄黃酒,雜糅愛國主義情結
在中華大地的街道巷陌間飄香
在炎黃漢子們龍舟競渡的江河上,游弋
揮舞著龍圖騰的千古文化傳承
五月初五,端午
我們在節日里,不言快樂
在虔誠的信仰中,互道安康吉祥
我們謹記上古先民祛病防疫的警示
強身健體,全民攜手抗擊一切疫病災厄
我們在艾草香里,蘸取汨羅江水
疾書揮灑愛國情思
字里行間,屈原重生
非凡理政才華與愛國志士情懷
在楚辭《離騷》等作品中,代代相傳
在中華兒女的奮勇前行中,輩輩接續
44夢游屈子祠
夢打了個趔趄,掉落在萬山之巔!
——重若千鈞,山魂也因之而顫抖?
江岸通報汛情的消息樹,早鍥入了黃昏。
子規夜啼如泣血的燈——但我不是山鬼呵……
此刻,誰曾聽見詩人遠歸的跫音?
一只蟋蟀,沿自己洞穴的紋理尋覓編鐘。
誰借我錚錚鐵翼,彈一曲招魂的楚歌?!
叩不響古祠銅環,遂推開兩扇沉甸甸的夜。
——殿內閃電披著狂發!
詩人白色長袍也被古風撕成飄逸的長髯。
那個夏夜雨若噴泉,立成萬年磐石的砥柱。
而他枯瘠手指兀自摩挲蒼涼石壁,顫顫地抖。
(沒有一絲罅隙,你的詩自哪里噴出?)
我漫行于江面。
——這匹戰馬,永遠失卻了他的主人。
埋入月波下的纖夫號子,藍色的水聲。
——都是歷史的長泣與哀歌!
我在水面徘徊久久。
尋不見《離騷》與《天問》,詩魂安在?
45汨羅情
五月的汨羅江中
蕩漾著
《橘頌》一聲聲的自白
《天問》一節節的詰問
《九歌》一段段人神戀情
還有
絢麗宏偉的《離騷》千古流傳
透過那些起伏在波峰浪尖的章節
依稀可以看到
一個峨冠博帶的傳說
瘦骨嶙峋的長者
背負雙手
審視著那血色的汨羅
江水清白嗎 魚腹清白嗎
一道悲壯的弧線
烙傷了歷史的眼睛
漫飛的衣帶
劃痛了一群群失眠的魚蝦
深沉的楚辭
連同一段無悔的時光
永遠在劃動龍舟的陣陣吶喊中蕩漾
46端午節安康
一個祛病防疫的日子
你孤身一人完成了防疫的壯舉
你用你的身體
在汨羅江中呼喊
防疫 防疫
一個愛國的人用詩歌和身體拒絕了
瘟疫的蔓延
龍舟高高的舉起
一串串怒吼的漢子
在每一條河流流經的地方
收集人們哀傷的淚水
河水在每年的這個日子暴漲
告訴我
這一天將送你去一個美麗的地方
一個沒有戰爭和瘟疫的地方
兩千多年了
誰不吃粽子
誰不憶濤濤的汨羅江水
誰不拜五月五日安康的你
現代詩歌網稿酬及版權聲明:
①現代詩歌網為原創現代詩歌交流平臺,尊重原創作者之一切合法權益,歡迎分享,但如欲轉載至其他網站、公眾號或使用本站發表之原創作品,必須征得原作者許可,可與本站溝通聯系原作者。
②歡迎投稿,現代詩歌網公眾號主要發布詩人原創組詩,投稿作品需提交3首以上(5-10首為佳)并附上作者簡介及相片一張,一般情況三日內可發布。對于作品數量不夠、質量欠佳、風格不符(如散文、古體詩等)的投稿,可能只會安排現代詩歌網網站發布,請移步查看。
③我們尊重每一首原創詩歌,深信所有字符經過心靈打磨后都飽含深情,所有投稿需為本人原創且不侵犯他人任何權益,自負文責,投稿郵箱(長按復制):xdshicom@163.com 亦可微信投稿:aaaaaliutao
④發布于現代詩歌網的詩歌暫無稿酬,所得收益用戶平臺服務器、日常維護及編輯酬勞,投稿者的投稿行為即視同意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