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炎癥
多種疾病的罪魁禍首
慢性感染
由巨細胞病毒,EB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其他感染因子引起的終生感染。
運動
骨骼肌能夠分泌細胞因子進入血液,這種過程可能具有減輕全身炎癥的作用,而一項研究顯示全球范圍內31%的人缺乏運動。
飲食
隨著精制谷物、酒精和超加工食品的攝入增加,這些飲食因素與免疫系統的改變有關,最終導致慢性炎癥。
社會
現代一些工作環境會造成持續的心理壓力,引起皮質醇長期升高,破壞糖皮質激素下調炎癥活動的能力,進而導致健康狀況不佳。
環境
每年約有2000種新的化學品進入到人類生活中,包括食品、護理產品、藥物、家用清潔劑等。[1]
專家推薦6種“抗炎食物”
01
全谷物碳水化合物
大量證據表明,炎癥反應與血糖密切相關,而長期食用升糖指數高的精白米面,容易增加促炎脂類介質,從而提升炎癥因子水平。
而全谷物碳水則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不僅可以減緩餐后血糖的波動,還是腸道菌群的“好養料”,其代謝產物可促進機體產生抗炎細胞因子,提高機體抗炎能力。
02
多不飽和脂肪酸
它是人體自身無法合成,必須從外界攝取的脂肪酸。研究顯示,多不飽和脂肪酸具有影響免疫細胞功能和抑制炎性因子作用。[3]
常見的有植物型食用油,如大豆油、菜籽油等;水產品,如魚、蝦、貝類;白肉,如雞、鴨、魚肉等。
03
蛋白質
一項發表在《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雜志上的研究顯示,那些吃高水平蛋白質較多的人,與吃得少的人相比,擁有更健康的炎癥指標。[4]
而蛋白質的最好來源就是魚、家禽、雞蛋、乳制品、豆制品、堅果等。
04
蔬菜水果
05
茶
茶葉中含有多種生物學活性物質如茶多酚、兒茶素、茶黃素等均具抗氧化、抗腫瘤、抑菌消炎等作用。
06
辛香調味品
生姜、大蒜、辣椒配料中,含有大量天然抗炎物質,如姜辣素可以通過降低促炎細胞因子的水平來介導其抗炎作用。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抗炎“武器”
01
健康的烹飪方式
與炒、炸、煎相比,蒸煮所含油脂少,且能保留大量營養素,更符合健康飲食的要求。烹調好的飯菜也要趁熱吃,避免反復加熱,導致營養流失。[3]
02
每天適量運動
每天進行30分鐘的適度運動,比如慢跑、快走、羽毛球、兵乓球等。運動時出一點微汗是最好的,但不要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
03
保證睡眠充足
每天睡夠7-8小時,中午抽空睡15-30分鐘,避免入睡時過飽,睡前避免攝入酒精或者含有咖啡因的飲品。
04
保持心理健康
保持樂觀心態和良好習慣有利于控制體內炎癥因子的水平,可以通過與朋友家人交流、喜歡的愛好等方式來緩解壓力、消化負面情緒。
參考文獻:
[1]https://mp.weixin.qq.com/s/VsA51rbAML2TxuJWnxkrNA
[2]《抗炎飲食預防腫瘤的專家共識》
[3]柳先麗, 舒曉亮, 徐涵,等. 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對疾病炎癥反應影響的Meta分析[J]. 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4(6):7.
[4]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707111745011335692/?channel=&source=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