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人們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成年人群糖尿病患者人數逐年增加。糖尿病患者早期無明顯不適癥狀,容易被人忽視。為盡早發現糖尿病,筆者提醒各位讀者,當身體出現以下5個信號時應引起重視。
正常成人胰島素分泌在餐后30分鐘達到早期高峰,便于迅速抑制血糖升高,此后胰島素分泌隨血糖水平的下降而降低,至餐后90-120分鐘恢復到基礎水平。
而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表現為胰島素分泌延遲,就像是胰島素分泌的“晚高峰”,即胰島素的分泌高峰滯后,出現在餐后120-180分鐘,此時血糖水平已經下降,導致患者在餐后2-3小時出現饑餓、心慌、手抖、大汗等低血糖反應。
當有上述表現時,可以減少飲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或少食多餐,這樣可改善餐后低血糖癥狀。
葡萄糖是滲透性物質,血里大量的葡萄糖會增加尿量,產生“尿多”, 身體水分減少, 繼而導致咽干舌燥;而葡萄糖從尿中流失又會讓人覺得越來越渴,需要大量喝水,導致“多飲”。
如果出現多尿、口干、多飲的情況,可能是身體提醒需要去醫院檢查血糖的信號。
胰島素不足使機體無法轉化利用多余糖分,可以導致患者無氧酵解增加,導致體內血糖升高,還會增加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造成消瘦。
無論是否肥胖,如果短時間內出現無明顯誘因的體重下降,并伴有多飲多尿癥狀,需警惕糖尿病的發生。
血糖過高會刺激神經末梢,使患者產生皮膚瘙癢的感覺,由于血液中的滲透壓較高,導致水分流失,當皮膚長期處于慢性脫水狀態,容易導致皮膚表面的細胞出現營養缺失,使皮膚表面的細胞快速衰老死亡,導致皮膚黏膜屏障受損,引起皮膚瘙癢的癥狀,女性患者還會有不明原因的外陰瘙癢表現。
通過控制血糖、外涂皮膚保濕劑、補充維生素及營養神經等方法可以使癥狀得到改善。此外,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較低,可能出現真菌感染或濕疹等皮膚感染等并發癥,也會表現為皮膚瘙癢,建議患者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目前的血糖情況。
糖尿病患者短期內血糖迅速升高,使眼睛晶狀體及玻璃體內滲透壓迅速改變,導致屈光率改變,從而可能出現眼花、視物模糊,這種情況當血糖改善后可以好轉。
糖尿病眼病還包括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等,危害大,治療費用昂貴。因此當出現視力變差時,應及時到醫院完善血糖和眼科檢查,及早發現和治療。
本文圖片來源:攝圖網
蔣艷敏
無錫市人民醫院
內分泌科 主任醫師
簡介:醫學博士,擅長糖尿病慢性并發癥、內分泌性不孕不育、妊娠糖尿病、妊娠期甲狀腺疾病、骨質疏松等疾病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