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時,醫(yī)生經常會要求你“伸出舌頭看看”,就是因為五臟哪里不好,舌頭比你更早知道。
中醫(yī)把舌劃分為舌尖、舌中、舌根、舌邊四個部分,分屬于心肺、脾胃、腎、肝膽等有關臟腑,并反映著相對應臟腑的健康狀況。
因此,舌頭的顏色、形狀、舌苔的質地實際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身體問題,究竟該怎么分辨健康好壞呢?
健康的舌頭是淡紅色,看上去紅潤有血色,且很干凈的樣子。紅潤說明氣血充足,而干凈說明沒有邪氣侵擾。
如果是實熱,會伴有發(fā)熱、口渴、煩躁等癥狀,治療時重點是要清熱解毒,平時還可以用菊花泡茶喝。
如果是虛熱,會伴有五心煩熱、盜汗等癥狀,治療時重點是滋陰降火,平時還可以用黃柏泡茶喝。
這類人群最重要的就是補氣血,推薦一道美食:當歸羊肉湯。當歸補血,羊肉補陽,有助于慢慢地把血補足,把陽氣提升上來。
這個時候重點是活血化瘀,多吃活血、行氣的食物,比如黑木耳、山楂、海帶、玫瑰花茶等。
正常的舌頭沒有齒痕,沒有裂紋,如果出現了這些“奇形怪狀”,千萬要當心了。
而這一切背后的根源在于脾氣虛弱,無力運化水液,導致水濕泛濫,蔓延到舌面,進而舌體腫大,舌邊被牙齒壓迫所致。
治療上宜補中益氣,可用黨參、白術、茯苓、薏米、白扁豆、陳皮等配伍加減健脾除濕。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均衡飲食,避免過飽過饑,養(yǎng)好脾胃。
陰精、陰血、津液,這些都是類似水樣的精華物質,它們是負責濡潤人體的。當人體內水分缺乏的時候,舌體就會有這樣的裂紋出現。正如久旱無雨的大地,地面也會裂開深深的口子。
這個時候重點要滋陰生津,可以多吃一些滋陰的食物,如銀耳、百合、玉竹等,及時補充水分,保持身體的水分平衡。
舌苔是指覆蓋在我們舌面上的苔狀物,健康的舌苔是淡白色的,質地不厚不薄,它是由胃氣、津液上蒸于舌面而生成。
舌頭上一層厚厚的白色舌苔,這種現象多由中焦脾胃的陽氣不振,多提示胃腸消化不良,同時體內有濕氣。
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愛護自己的脾胃,不要隨意吃寒涼的東西。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山藥、薏苡仁、冬瓜、蘿卜、扁豆等。
舌苔發(fā)黃,說明有熱,還很厚膩,這是痰濕的表現。因此,這種舌苔多是脾胃濕熱導致的。
此時應該清熱祛濕,調理脾胃。飲食上要多吃清淡的食物,像冬瓜、絲瓜、苦瓜、芹菜、竹筍、綠茶等。少吃肉、少吃煎炸油膩食物。
舌頭是健康的一面鏡子,出現了異常可千萬要當回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