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一般治療
藥物治療
注意事項
先選用一種NSAID,應用數日或一周后無顯效可加量,再無顯效可更換另一種,避免同時服用兩種及以上NSAIDs;
用藥應控制在最短療程和最低劑量;
老年人選用半衰期短或較小劑量;
心血管高危人群慎用;
腎功能不全慎用;
定期檢測血常規、肝腎功能。
抗風濕藥物:
被稱為二線藥物或慢作用抗風濕藥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肌注;柳氮磺吡啶,從小劑量開始,逐漸遞增,以及羥氯喹、來氟米特、環孢素、金諾芬、白芍總苷等。
糖皮質激素:
可迅速緩解關節炎癥狀,改善關節功能,適用于有關節外癥狀或者關節炎明顯或急性發作者。
但它的副作用大,長期使用后會導致病情反復和加重疾病發展,而且它們只能減輕RA的癥狀,并不能阻止疾病的進展,因而只作為急性期患者的“橋梁”過渡使用、不作為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首選藥物。
植物藥物治療:
雷公藤多甙、帕夫林、正清風痛寧等植物藥物治療也可用于類風濕關節炎治療,可改善關節腫痛癥狀,具有減輕炎癥、延緩關節破壞等作用,但同樣也不能控制疾病進展。
生物制劑與小分子靶向制劑:
細胞因子是類風濕關節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利用現代生物技術設計出單克隆抗體,即俗稱的生物制劑,能夠像導彈一樣十分精準地中和細胞因子,減輕關節炎癥和損傷,緩解疼痛。
生物制劑是近年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最大進展,療效顯著,適合傳統化學合成抗風濕藥效果不佳者。
外科治療
功能鍛煉
心理護理
有的患者長期用藥,一定要注重檢查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避免出現藥物對身體的更多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