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體中,總有一些看似“無用”的器官,就像人在進化過程中留下的“遺跡”,陳列在人體這座奇妙的博物館里,成為一部活生生的人類進化史。盡管它們看起來作用甚微,一旦受到病菌侵襲發炎感染,反而成為折磨人的病痛之源。
這些“無用”的器官,到底包括哪些呢?
這些器官
堪稱鮮活的進化史
人類發展進化到今天,有些器官曾經發揮過重要的功能,但如今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它們見證了人類從茹毛飲血到精耕細作的漫長歲月。
第三眼瞼,已成“時代的眼淚”
除了熟知的眼瞼,許多動物還有著“第三眼瞼”,又稱為瞬膜,這種半透明的眼瞼普遍存在于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鳥類中,能夠起到保持眼睛濕潤的作用。當鳥類飛行時,第三眼瞼還能夠防止風沙的侵害,從而保護眼球。
如今,大多數哺乳動物的瞬膜已經退化,人類的第三眼瞼也退化成眼內角的一小道月牙狀褶皺,位于靠近淚腺的角落里,其濕潤眼球的功能逐漸被眨眼所取代。
立毛肌,令人“毛肌悚然”
立毛肌是一種受人體腎上腺素與交感神經控制的平滑肌,也是人類進化后殘留的產物。叢林時代的人類全身長滿厚實的毛發,立毛肌可以控制毛孔收縮與舒張,來保持人體的恒溫,還能讓毛發像刺猬一樣樹立起來,令人看起來更加威猛可怖。
隨著人類體毛的減少,立毛肌的作用越來越有限了。當感到寒冷或產生恐懼時,立毛肌收縮,手臂的汗毛會豎起來,皮膚表面會出現“雞皮疙瘩”,而“毛骨悚然”其實也就是“毛肌竦然”。
尾骨,“夾著尾巴做人”
人類的尾骨呈三角形,由3-5塊椎骨構成,是“尾巴”的殘存部分,本用于哺乳動物在運動時保持平衡,如今對于失去尾巴的人類來說,尾骨也變得有些“黯然失色”,主要起到保護脊柱的作用,就像從大搖大擺的“將軍”變成了默默無聞的“守夜人”。
如果尾骨斷裂,會帶來劇烈疼痛,而且愈合緩慢。如果切除尾骨,盡管不會威脅生命,但可能出現內臟下垂以及脊柱問題。
看起來“歲月靜好”
發作就“地動山搖”
還有一類“無用器官”,平時在自己的小角落里安安穩穩,但一旦發生問題,就會從“乖寶寶”瞬間變成“小辣椒”。
智齒,痛不欲生的領悟
被智齒征服的恐懼,相信許多人都經歷過,不僅伴隨劇烈的疼痛,而且又磨人又燒錢,但實際上,智齒也曾有過“高光時刻”。原始社會人類的飲食非常粗糙,智齒萌出的時間較晚,正好可以接替已經磨損的牙齒,對食物進行充分磨碎和咀嚼。
隨著火的使用,飲食變得越來越精細化,智齒的作用也越來越少,而現代人的下顎變小,智齒慢慢失去了生長空間,就潛伏在口腔深處。智齒一旦長出,首先造成了清潔的麻煩,導致齲齒形成。如果智齒炎癥擴散,也會影響周邊口腔環境。
所以生了智齒,需要及時拔除,去掉這些“無用的定時炸彈”。
鼻竇,不“發炎”就沒有存在感
每個人講話的聲音高低都有著細微的差別,這與鼻腔附近的一種“神奇組織”有關,那就是鼻竇。鼻竇隱藏在鼻腔旁邊,由篩管內許多含氣的小腔組成,主要功能是改變音高、音調以及給眼睛降溫。
盡管肉眼看不到,但當細菌感染或鼻竇內空氣不流通時,鼻竇可能會發炎,引起一系列鼻塞流涕等癥狀,還可能導致鄰近器官的并發癥,鼻竇炎還是很痛苦的。在一些治療中會切除鼻竇,這并不會造成生命危險。
男性乳頭,留之無用棄之可惜?
說到無用卻麻煩的器官,男性的乳頭絕對值得擁有姓名。男性也有乳腺組織,但乳頭沒有什么突出的作用不說,還有可能成為癌癥侵襲的部位。
一名26歲正值壯年的美國小伙彼得,洗澡時發現左側乳頭有滲血,到醫院超聲檢查時胸部有異樣,經過針刺解剖取樣后,確診為乳腺癌。盡管男性乳腺癌比較少見,在全部乳腺癌中只占1%,但患者的生存率更低,其嚴重程度不容忽視。
如果非要給男性乳頭“正名”,心肺復蘇時倒是可以一用的——做心肺復蘇時,可取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偏下方進行按壓,乳頭也算是發揮了一些定位的作用。
有用還是無用
其實是個問題
在人體中,還有一些器官和組織的用途長期處于爭議之中,隨著現代科學的進展,人們對它們的認知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扁桃體,“細菌窩”還是“第一防線”
說到“無用器官”,可不能忘了扁桃體。作為咽部最大的淋巴組織,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細菌。在幼兒階段,扁桃體是重要的免疫系統構成部分,但是也正因太過敏感,極易被外界的病原體侵襲。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免疫系統不斷完善,扁桃體的作用也就被削弱了。
有人認為扁桃體是退化無用之物,還位于細菌出沒的咽喉要道,容易發炎感染,因此主張切除。然而,也有研究表明扁桃體可以殺滅細菌和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還可以中和、消滅許多微生物的毒素等,一旦摘除有可能影響機體的免疫系統。
闌尾,真的是最無用的器官嗎?
在“無用器官”的大家庭里,闌尾總是壓軸出場。它像小手指一樣生長在結腸末端,一旦闌尾管腔堵塞或者細菌入侵的時候就會發炎,令人痛不欲生,許多人都想“切之而后快”。但如今,科學家發現闌尾并非無用,并將闌尾列入人體的免疫器官。
闌尾的淋巴組織十分豐富,能發揮重要的免疫作用,還能保護腸道的有益細菌,是益生菌的“庇護所”,有助于保持腸道內環境的平衡。此外,闌尾器官還具有抗癌功能。
人類的器官經歷著一個用進廢退的過程,如達芬奇所言“人體是大自然中最完美的事物”,以上這8個器官,在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作用已經漸漸被削弱,切除之后對身體的影響不大。 總的來說,人體的絕大部分器官是不能再生的,盡管器官之間輕重有別,但對于器官的保護和愛惜應當一視同仁,它們是陪伴我們終生的親密伙伴。
參考文獻:
《【趣味科普】盤點人體那些“無用器官”!》.江蘇廣播.2015-06-26
《闌尾是無用器官?闌尾炎一定要手術切除?泰安市中醫醫院張厚東這樣說……》.泰山晚報.2020-05-30
和小芹.人體十大最“無用”器官[J].人人健康,2010(3):53-53.
謝基立.闌尾并非無用器官[J].家庭醫學:下半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