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皇帝歷來是史學家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帝王們的功過是非也是民間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但是有這么一位皇帝,他也極具爭議性。而且他的真是相貌大家至今搞不懂,據說光他的畫像就有16個版本之多,他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是地地道的農民出身,由于家貧還當過和尚做過乞丐。后來他參加紅巾軍,經過十幾年的征戰終于創立了大明朝。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休養生息是明朝的國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他也對開國功臣大開殺戒,后世對此也頗有爭議。更為稀奇的是史書上關于朱元璋相貌的記載也是五花八門,弄得后世人很迷茫。
有的史學家說朱元璋下巴很大,耳朵也不小,滿臉麻點等等。《明史》中記載朱元璋“姿貌雄杰,奇骨貫頂,志意廓然”,但是民間卻說他是地包天的相貌。這種說法比較隱晦,但不失為一種真實的記載。因為朱元璋的相貌為朱元璋畫像還發生過不少的故事。
據說在給朱元璋畫像時,第一個畫師照實描繪朱元璋。朱元璋一看畫師竟然把他畫的這么丑,雖然說他長得不怎么好看,但是作為皇帝怎么能被人畫的這么丑呢?于是就下令把畫師殺掉。第二個畫師有了前車之鑒,將朱元璋畫的高大偉岸。而且這畫像讓人一看就很高興,可是朱元璋不樂意了。咱長的沒那么好看,可你偏偏把我們畫的這么好,這不是欺君嗎又把畫師給殺了。輪到第三個畫師給他畫像時已經非常膽怯了,但是又不能不畫。所以他就另辟蹊徑,力求神似,將老朱的精氣神給體現出來,其他的其他的方面則能好就好。老朱看了龍顏大悅。總算是有一張自己的畫像了。
由此可見朱元璋的長相確實讓人不敢恭維,要不也就不會有人被砍頭了。但是為什么后世會有這么多版本呢?小編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明朝統治者自身的原因。對于開國皇帝,后世的子孫都無比敬仰。所以朱元璋的畫像都是高大偉岸,看著異于常人。這是出于美化老朱的角度考慮的。但是民間是怎么說的我們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不會太好否則也不會有那么丑的畫像出來了。二、清朝統治者的丑化。在清朝初期各地反清復明風起云涌,滿清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必然要丑化前朝。從順治派人編修明朝的檔案文字就可以看出來。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么朱元璋的畫像會多達16個版本,至于老朱的真是相貌也就很少有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