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 漢 字 的 傳 人 !
—— 漢字之美迷宮等你來玩
漢字之美迷宮展作為首屆國際親子設計節(jié)的重點推薦項目,開始布展啦!
真讓人感嘆,時間就這么一分一秒地匆匆溜走。將于9月29日-10月6日在751D·PARK時尚設計廣場舉行的首屆國際親子設計節(jié),說來就來了!國際親子設計節(jié) KDW(Kids Design Week)是這樣的:
她源于2004年米蘭設計周TORTONA地區(qū)的場外展「兒童設計周」,包括了兒童友好型城市研究、兒童建筑設計、兒童設計教育、母嬰產業(yè)、公益活動等內容豐富的跨學科、跨行業(yè)活動及傳播平臺。
在這個平臺上,最大規(guī)模的戶外親子互動展覽——漢字之美迷宮展用創(chuàng)意與設計的力量,把擁有數千年歷史傳承的最美漢字,通過一幅幅畫、一個個故事展現在世界面前。大私塾知行學館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周艷陽副教授帶領的Zii師生團隊的小伙伴們,自創(chuàng)意之初,便頻頻腦洞大開,賦予這些漢字以生命和靈動,從而讓觀展的大、小朋友,在觀賞的過程中體會寓教于樂的趣味。
【漢字之美迷宮有什么?】
【有料!開啟漢字字源之旅】
漢字之美迷宮展來源于《大私塾教養(yǎng)階進叢書》的《漢字之美》系列。但是,選什么字?如何呈現?的確很燒腦。幾經琢磨、試驗之后,最終確定以“人與自然”為主題設計展覽。選出的40個字,大多是象形字,它們最初的樣子,就是一幅幅寫實的畫,進而從人的一生、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及自然現象等幾個方面,通過字與字之間的邏輯關系,形象地講述它的故事;以繪畫、故事的實際體驗方式,呈現漢字的符號內涵。
以漢字“鳥”為例,利用字、畫結合的表現形式,打通了古文字與現代字形之間的距離,剝去了甲骨文、篆文等古老深奧的外衣,袒露出漢字原始和天真的姿態(tài)。同時,通過父母和現場老師的講解,讓參觀者深切體會漢字獨特的魅力與美感。漢字之美迷宮融合了知識性與趣味性,用多元立體的現代化呈現方式釋放漢字古老意蘊中深藏的生命活力。
如果說,“每個漢字都是一幅畫,每個漢字都有一個故事,每個漢字都蘊含一個道理”,那《漢字之美迷宮》就是一座美麗的叢林,它讓這些美麗的種子——漢字,在這里生根、發(fā)芽,營造出神奇的立體體驗式大樂園;它讓這些美麗的種子——漢字,在每個小朋友、大朋友心中生根、發(fā)芽,讓美麗的漢字走向更廣闊的天地,讓更多的人認識和體會到漢字之美;也讓水泥叢林中的孩子們,在繪本般的迷宮中體驗自然,并以漢字為底,找尋走出迷途的路。漢字本就從自然中來,在自然的環(huán)境之中將平面的文字符號還原為立體實物,為孩子打開漢字學習之窗,打通文明與自然之間的界限,不但增益知識,更有益情興。
【有趣! 超炫的文字體驗式游戲等你來】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漢字之美迷宮活動把握孩子游戲的熱情,寓教于樂設計了一系列的迷宮通關游戲,讓孩子在趣味中深入學習。漢字之美迷宮的長寬都是 16 米,共200 余平米。精選的數十個漢字,通過情景串聯的方式,逐步向小朋友展示“六書”中象形、指事、會意等造字法。在字與字的變化之間,體會漢字的由來和造字法的神奇。
漢字之美迷宮怎么玩兒?
迷宮的游戲環(huán)節(jié)將展現一個千姿百態(tài)、情韻搖曳的文字世界。迷宮內部設置的不同環(huán)節(jié)的通關游戲,只有完成任務才能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首先小朋友將在老師的帶領下尋找關鍵字,然后進入層層遞進式的游戲設計,在挑戰(zhàn)中認識和學習漢字。
以孩子最先認識的“人”為例,孩子們了解了字的寫法后,慢慢進入精心打造的自然世界中,移步換字。其間,孩子們在沿著“山”的通道行走的途中,遇見一只“鳥”,當“鳥”落到山上,便出現了“島”字。而后山字隱退,“鳥”飛進了山林,引出“森”、“枝”,再往前,會出現各類動物。想想看,這些動物都能組出哪些成語呢?
進入迷宮內部,就可以開始超炫的文字游戲體驗!
我們希望通過感性的形色空間和沉浸式體驗來表達獨特的設計理念,為前來參觀的大朋友、小朋友帶來一次生動而深刻的觀展經歷。除了迷宮里的體驗和游戲,工作坊和迷宮外也有很多游戲等你來玩兒。
漢字之美拼圖
我是小倉頡
火眼金睛找不同
身體組字
意猶未盡的朋友,還可以把《漢字之美啟蒙故事盒》、漢字之美徽章帶回家,回家接著玩兒!
【有情——國學傳承的使命感】
小處而言,展覽初心是兩個媽媽為了自己的孩子而做。可以說每一個字每一幅畫都浸滿舐犢之情。大處著論,正如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過常寶教授在為《大私塾教養(yǎng)階進叢書》作序時所提到的那樣:“《易傳》云:‘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啟蒙教育關系孩子能否順利成長,長成什么樣,高度重視蒙學,是必要且神圣的事。”自《說文解字·序》中提到包羲氏“仰觀天而俯察地”創(chuàng)字以來,中國文化的傳承一直與漢字緊密結合。漢字本身的形、音、義的變化,同樣也是對傳統文化發(fā)展的應證。引導孩子從簡單識記漢字模式到深刻掌握字源,了解漢字的變化過程,唯此才是真正的國學教育。了解它,才能更加珍惜它,熱愛它,進而熱愛中華文化和文明。力擔責任是我們的初心,但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院長陳致教授也提到:“真正要如章太炎先生說的‘闡揚國故,復國學’,以及胡適先生所提倡的用科學的方法‘整理國故之學’,還有相當的路要走,”也需要更多的同仁的加入和支持。
這個國慶,我們一起,為孩子、為每個人,創(chuàng)造一段觸及心靈的,用愛連結漢字與自然的本真體驗!
時間:2016 年 9 月 28 日—10 月 8 日
地點:751 榮麟廣場(奧迪中國正對面)
了解《大私塾教養(yǎng)階進叢書》系列 | 關注大私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