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貍貓換太子”是歷史上著名的一段公案故事,估計大部分中國人都耳熟能詳。
皇帝宋真宗的妃子李妃臨盆,另一個寵妃劉妃懷有嫉妒,買通接生婆,將李妃生下的男嬰換成剝了皮的貍貓。李妃蒙冤,從此流亡民間,而劉妃成為皇后。男嬰經過輾轉,成為八賢王養子,后即位為宋仁宗。幸虧名臣包拯查清真相,將李妃迎回,懲處了幕后黑手劉妃。
當然,煮茶就算不說,所有人也都知道,這個故事只是虛構的而已。
那么“貍貓換太子”背后的那段真實歷史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估計很多人猜不到,這本來是一件皇帝借腹生子的密謀,更催生了一位堪比武則天的政治女強人。
如果評說宋時真宗、仁宗兩帝時期的權力風云人物,那么首屈一指的卻是一個女人,也就是“貍貓換太子”故事中的反派大Boss劉妃——閨名“劉娥”。
劉娥生于公元968年,雖出身武將家族,但家道中落,少年時嫁給一個銀匠,夫婦一起到京城北漂。當時未來的皇帝宋真宗還只是王爺的身份,正好王府搞選美,獲勝者可以給王爺當床伴。劉娥的銀匠老公覺得自己的老婆質量過硬,必須分享,便頂著綠光,把她送進王府。
劉娥很有才華,相貌也出眾,受到趙恒寵愛。但她出身低微,趙恒身邊的人甚至包括太宗皇帝都反對兒子親近這個女人。
但趙恒太喜愛劉娥,以至于明面上將她送出王府,暗地里卻金屋藏嬌,仍然與其私會。
公元997年,宋真宗即位不久,劉娥便被接入宮中,繼續受寵。1004年,劉娥被封為美人。注意這個時候,劉娥已經三十六歲了,卻受寵不減。
【宋真宗 像】
1007年,皇后去世。宋真宗很想趁機冊立劉娥為皇后。然而劉娥一方面出身低微,另一方面還沒生兒子。這就讓群臣都覺得立劉娥為后毫無道理。群臣表示堅決不同意皇帝的選擇,搞得宋真宗也沒辦法,只好把立皇后的想法給擱置了。
直到公元1010年,這個問題意外的解決了。這一年,劉娥已經四十二歲高齡,突然宣布生兒子了。
一開始誰都沒有想到,這卻是一次借腹生子的計謀。
話說997年劉娥入宮時,有一個侍女李氏,年僅十歲(比劉娥小十九歲),相貌也可人,堪稱極品蘿莉小侍女。后來隨著年齡漸長,也偶爾為皇帝侍寢。
宋真宗寵愛劉娥,致力于將她扶為皇后,但苦于其無子。而直到劉娥已經年過四十歲,仍然不育,也自認未來不太可能生下孩子。
這個時候,突然侍女李氏懷孕了。
宋真宗大喜,想出了一條借腹生子的妙計,在孩子出生的幾個月前向外宣布劉娥懷孕。1010年,李氏產子——即后來的宋仁宗趙禎。宋真宗聲稱劉娥為新生皇子之母,并趁機進封劉娥為修儀。
但實際上,劉娥因為年齡太大,只是頂了一個母親的頭銜,甚至并沒有參與撫養皇子。小皇子交由另一位妃子楊氏撫養。
【宋仁宗的實際扶養人楊妃】
小皇子漸漸長大,一直認為劉娥是其生母。而劉娥憑借皇帝寵愛和這個借腹而生的兒子,最終成為皇后。
整個過程中,皇子的生母李氏一直默默無聞。李氏后來還曾經生下過一個女兒,但該女不久夭折。1032年,李氏去世,其子已經當上皇帝多年,但李氏自認為命薄無福,從不以帝母自傲,至死也不曾與其子相認。
劉娥堪稱中國歷史上杰出的女性政治家。其功業常與漢之呂后、唐之武曌并稱,史書評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宋真宗在位時,劉娥便是其治國良助。1020年后,真宗患重病,劉娥實際上已經以皇后的身份代替皇帝處理國家大事。等到真宗病危,便下詔由劉皇后輔佐尚未成年的皇太子趙楨。
劉娥從此執掌軍國大權。當時情形像極了唐朝武后時期,曾令朝中群臣不安。
1022年,宋真宗病死。劉娥斗倒了宰相丁謂,正式垂簾聽政。其重用名臣,治國頗得力,國家穩定如常。
劉太后掌權日久,漸漸不愿把權力交給仁宗,有人便進獻《武后臨朝圖》,暗示劉娥當皇帝,劉娥將之扔在地上道:“我絕不會做這樣的事!”表明自己不會成為武則天第二,群臣才如釋重負。
小皇帝宋仁宗雖然得到了母親的保證,也不敢大意,頒布詔書將太后的生辰長寧節的規格上升到與皇帝生辰乾元節相同的等級,相當于把皇太后當作正牌皇帝供著。
接著最出格的事情發生了。
【宋仁宗 像】
1033年農歷二月,要行祭太廟大典,劉娥已經65歲,感覺自己命不久矣,便表示要在生前穿上天子袞冕(俗稱龍袍),提出要穿著龍袍親自祭祀太廟。這下子群臣大嘩,但也無可奈何,只好制作了皇帝袞衣呈上。祭典之日,皇太后劉娥便穿著天子袞衣步入太廟行祭典初獻之禮。祭典完后,劉娥才徹底還政于宋仁宗。
由此可見,劉娥雖然沒有稱帝,但絕非沒有雄心。其與武則天一樣擁有當上女帝的期望和實力。
次月,劉娥去世。死后才換回皇后冠服。
劉娥死后,燕王趙元儼(公認其為“八賢王趙德芳”的原型)告訴宋仁宗:其本是李氏之子,而李氏為劉娥害死。
宋仁宗大驚,隨后大怒,急忙去檢查李氏遺容(去世約一年),卻見李妃尸體用水銀保養,容貌仿佛生前,冠服和皇太后一樣。宋仁宗才如釋重負,回到劉太后靈位前拜謝自責,對于劉氏家族的封賞尊崇更勝以往。
而這次借腹生子的故事,最終換來了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全文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作者互動。有意外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