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家請了一位家庭保姆,這在村里算一樁新鮮事。
他的妻子上半年因高血壓中風,造成半身不遂。兒子、兒媳、女兒在外地工作,三叔不會做飯、洗衣服,子女們看見母親病倒,家里需要一個女人做做家務,于是提出請一名保姆。
保姆是2017年11月1日來他家的。主要任務是做飯、洗衣服、打掃室內衛生,每月工資3000元,可以早去晚歸。
三叔前年患過腎臟結石,做過手術,這段時間在家護理妻子。他的二哥是東北某地建筑老板,近十年他跟著二哥管工地技術,賺了一筆錢,家里寬綽。意想不到自己住院,妻子中風,搞得一家人不開心。
三嬸比三叔小5歲。戀愛那年,三嬸不大樂意嫁給三叔的,因三叔家弟兄四個,只有四間土屋。她萬萬沒想到只會抹灰工的三叔,到中年時當上工地二掌柜。6年前家里蓋了新樓房,而且是每個弟兄住一套有三層的高樓,門前開辟一個運動場,二哥出錢全部硬化。四弟家娶兒媳,請來武漢的婚慶公司舉行婚禮,他家兒子在武漢工作,兒媳也是武漢人。三叔家去年娶兒媳,也是辦得很體面,婚禮風風光光。有錢人家好辦事,弟兄妯娌之間很團結,財旺人也旺,日子確實過得相當甜蜜。
5年前三叔過60歲時,兒子給他花3000元買了一輛賽車,專供父親出門溜達,鍛煉身體。女兒給他花2000元買了一件黑色呢子大衣。兒子、兒媳在城里買了商品房、家用小車。
三嬸中風癱瘓了,三叔心里壓力很大。一個婦道人家,吃穿不便,需要專人護理,兒女們不可能不上班,待在家里護理母親。家境較差的李嫂子愿意到他家當保姆,李嫂愛干凈,干活利索,人也長得出色。
家里有了保姆,三叔的任務是上集買買菜,其余時間騎車出門,鍛煉身體。他沒有上過學堂門,年輕時上過三線工程,后來拜師傅學了一門抹灰工手藝。趕上改革開放好時代,每年上東北打工賺錢。等自己的兄長當了包工頭,他也有了發財的機會。
“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三叔的人生證明了這句老話有道理。可以說,三叔從小受苦,是灣上最早的放牛娃。青年時弟兄多,挨到30歲采娶上一位姑娘當媳婦。他做夢也沒想到成為地方的富裕戶。
李嫂每天早晨7點到主人家上班,晚7點下班。她干活舍得吃虧,該做的事一件一件做得主人滿意。她有兩個子女,老大正在讀大學,每年需要3萬多元的開支,丈夫也是一個農民工,每年出外打工掙錢養家。
社會出現富裕與貧窮有距離時,富裕人家需要人看門、做家務、輔導子女讀書。家貧的人只有走進這樣的人家,憑勞動掙錢,過艱難的日子。說人享福——就是花錢請人做家里的事。
由于三嬸癱瘓,我想她的心里還是不舒服的。要是自己可以行走,可以干活,那該多好!
李嫂干完活,就與三嬸拉家常、看電視。她們仿佛成了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