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素質高,教學效果好。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可是唐朝文學家寫下《師說》,里面談到教師不如師傅。世上喜歡當中小學教師的不多,喜歡考名校的學生很多。把教師說成“孩子王”的很多呢!
1963年我在附近公立小學讀書,我的老師一般是師范畢業的。到1968年,就有代課教師任教,他們有高中學歷。1969年上初中,學校有幾名泥腿子代課教師,他們教慢班的課程。1970年學校招收教師,就像工廠招工一樣,愿意者只要填寫一張招工表,就可以成為一名國家教師。文憑有高中畢業就行。
1972年大隊辦學校后,選拔的教師都是小學、初中畢業的。我們大隊第一任校長就是一位小學畢業生呢!1973年地方有了第一屆高中畢業生。我的一位初中同學張伯濤回家就去大隊小學當了民辦教師,因他是1968屆小學畢業生,比我早一年上的高中。輪到我畢業后,也是直接去了大隊小學教書。在那個時候,高中生教小學,稱為高學歷教師啊!
地方初級師范畢業生,到初中學任教。高級師范畢業生分到高中任教。這是1980年前后的師資情況。1986年底國家公開從民師中招聘了一批國家教師。這些教師沒幾年功夫,就調到初中任教了,我是其中一個呢!隨著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一部分執教30年的民辦教師,于1995年直接轉為國家教師。初高中畢業的民師,實行文化課考試,用了10多年時間,轉了一大批,退養了一小批,辭退了極少數人。
1999年前后,學校缺教師,鄉鎮推出政策,只要是吃商品糧的中專生、高中生、以及技校生,出一筆就業費就可以當教師。2008年后,選拔教師的條件逐漸嚴格。必須是專科畢業生、本科畢業生,參加省級招聘教師的文化課考試,還要參加面試,成績優異者才能當中小學教師。這幾年我的母校新進了10多名教師,男性很少,女性偏多。
教書也是一種求生存的職業,幾十年來一直不夠吃香。主要是要求高,待遇不高。“為人師表”、“德才兼備”、“率先垂范”、“能恪守清貧”、“教書要有良心”、“樂當蠟燭、春蠶”等等。城區學校的師資力量一般比農村要強,因城市的教育環境好,待遇要好些。困在鄉下執教一輩子的教師,只要愛學生,肯自學,會講課,一般受到學生、學生家長尊敬。這是城里教師得不到的待遇!
是不是文憑高的就是好教師呢?我看不是。教書重在會教學,會管理學生呢!即使你滿腹經綸,但講課不能吸引學生,往往教學效果差。教師就像干部一樣,全靠一張嘴工作。不擅長講話的人不適合做教師。好多文憑不高的教師,因為課講得好,做人厚道,最終成為了學生夸獎的教師。
我讀高中時,就有幾個高中畢業生當我的老師,他們的教學藝術不亞于大學畢業生。至今我還無比懷念他們!無比感謝他們!
我熟悉的幾位退休教師,只讀過初中,卻教了一輩子的書。國家沒有說他們當老師不稱職呢!教師一年有兩次考評,不合適的都提前下了講臺。誤人子弟的教師教育部門會任用嗎?國家會供養他們嗎?
古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見,教師是多么崇高神圣的職業啊!我希望優秀青年大學生積極走進教師隊伍,為國家培養急需的建設人才。只有教師隊伍先進,才能讓教育事業蒸蒸日上;教育事業興旺,科學發明、國防力量才能不斷增強,實現趕超先進國家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