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下成蹊原創文學
文 / 云中舫
一個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一黑一白兩個人,黑人唐是標準的上等人,擁有三個博士頭銜的鋼琴家,受過良好的教育,住在豪華音樂廳的樓上,家里到處是世界各地的奇珍異寶,有兩個大象牙擺在客廳的顯著位置為證,甚至還雇傭了一個拉丁裔的管家幫忙打理家務,干提箱子熨衣服之類的活兒。再說白人托尼,有點憋屈,夜總會的服務員兼保安,因為一位重要客人丟失了一頂有紀念意義的禮帽(托尼想賺點外快)導致夜總會得罪了客人關門整修,好在老板只是警告了一下(只是為了他維持秩序的時候出手太重),還能回去上班,但他迫于生計已經應聘了黑人鋼琴家唐的司機,之所以能被唐聘用,是因為托尼在娛樂界出名的周旋能力,大小事情均能搞定。因為唐將去有種族歧視的南方演出,必須帶一位能幫他處理合約之外的大神做護法、司機、管家兼助力,自然待遇優購,每周125美元。
從一開始,白人托尼就不喜歡黑人唐,首先是不喜歡他的膚色,不能說不喜歡,其實就是看不起就是歧視,他連家里來修下水管的黑人管道工用過的杯子都嫌棄,直接扔垃圾桶。這讓我們想到了《紅樓夢》里那個帶發修行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的妙玉,因為鄉下來的劉姥姥用過她的成窯五彩小蓋鐘,就要擱在外面不要了,可見她是有多嫌棄鄉下人,哎…罪過罪過,好在寶玉及時要了去送給劉姥姥。話說回來,歧視歸歧視,但看在薪水的份上倆月就倆月吧,誰還能跟錢有仇呢,何況托尼還是個生活比較窘迫的白人,需要靠四處甚至比賽吃漢堡、典當來交房租。而黑人唐,一個在別人眼中的黑鬼,卻有挺拔的身軀,傲人的氣質,精湛的表演和紳士的舉止,就他臨行前禮貌地和托尼的妻子德洛麗絲在電話里征求意見并表達歉意要帶走托尼兩個月時,大家都被深深的打動了。
好,上路了。開始兩人有些不適應,唐忍受不了托尼開車抽煙回頭說話舉止粗魯跪在地上和一幫黑人司機賭博;托尼看唐坐車時,腿上還要蓋著毯子,吃東西說話舉手投足都那么裝,是真的有點裝,觀眾們都在笑。他還竟然沒有吃過炸雞,看托尼扔給他炸雞的一瞬間,看他第一次吃炸雞翹起的小拇指,觀眾們都笑了。但是漸漸的,也隨之進入了南部,特別是路邊耕種的黑人農民和汽車后座上那個西裝革履的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樣的膚色,為什么他能坐在高檔轎車后座上充老爺,而那個白人司機卻在修車呢?順便提一下,那輛車的顏色我好喜歡,車型扁扁的,什么牌子沒看清,估計這車要火。
說了半天,還沒說主題:綠皮書。其實就是一本黑人出行手冊,上面有旅行時可以住的旅店就餐的餐廳出行的路線等。和我們現在的自駕出行指南是一回事,但不同的是這本書適用人群是黑人。這在我們是無法想象的,但是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種族歧視是非常突出的問題,北方相對來說好一些,但許多人的心里還是歧視黑人,只是表面上過得去而已。就像托尼一家對待黑人管道工,至少都是防備的心理。而在南方,黑人不能和白人一同出入,否則就會有異樣的目光和口水殺向你;黑人只能住廉價的簡易小旅店,試穿西裝必須先付錢,用餐不可以在白人的高檔餐廳,上廁所只能去戶外的小木屋等等。甚至在唐最后一場演出的酒店里,都被店家拒絕在餐廳里用餐。
影片的畫面和對白幽默不失溫情,讓人笑中帶淚。托尼告訴唐,他父親大人親傳的處事原則:不論做什么都要做到極致,上班要認真,笑要盡情大笑,吃飯要當做最后一餐。如果是我就不會等,世界上孤獨的人都害怕邁出第一步…唐在雨中的那段獨白傷感而揪心“我究竟是黑,還是白,我自己也不知道了”。他勇敢的選擇到南方演出,希望用音樂撫平白人與黑人的隔閡,他的演出大獲成功,臺上他享受著白人們的掌聲和鮮花,臺下卻被他們拒之千里,甚至關進警察局。他幫托尼給老婆寫情書,教他正確的朗讀,為了讓托尼趕回家過圣誕節,他頂著風雪開車把這個聘用的司機安全送回家…每個人都需要一次旅行,一次與自己和解的旅行。
這是一部輕松的美國公路片,講述了一個至今還沒有徹底解決的種族歧視問題。談到種族歧視,我們身邊或許還沒有,但有沒有別的歧視呢?譬如性別歧視、城鄉歧視、年齡歧視、貧富歧視等等,如何去反思,去和解…
完
桃下成蹊讀書會
分享閱讀 分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