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86年,魯成公五年,豬年(乙亥年)。這一年,叔姬歸,梁山崩,魯大水,天王崩,標志著一種強大的毀滅力量。與此同時,魯國訪宋,慰問晉使,蟲牢結盟,又顯示著一種微弱的抗爭力量。在無所不在的自然之道面前,人類顯得渺小無力,是一種可憐的小動物;而在自己生存的空間里,人類又是如此地狂妄自大,是一種不可一世的怪物。魯成公二年,楚國在魯國的蜀地搞了一個規模空前的12國會盟;三年之后的今年,晉國又以鄭國歸順為由搞了一個規模不小的9國結盟,算是挽回了點顏面。但“蜀之盟”,諸侯屈于暴力、離心離德;“蟲牢之盟”,鄭國投機、宋辭不與,都體現出楚共王、晉景公在統御國際社會方面的虛妄野心和力不從心。《周易·系辭》說:“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意思是,君子要以“敬”為立身之道,謹守內心的真誠。要以“義”為處事之道,贏得外界的尊敬。晉景公也好、楚共王也罷,都是以力服人,而不是以德服人,對真心誠服者“不敬”,對投機鉆營者“悅見”,都沒有向“君”子的方向努力,所以,最后的結果是,誰也不可能真正地超越,實現自己的“霸業”夢想。
“五年,春,王正月,杞叔姬來歸。仲孫蔑如宋。夏,叔孫僑如會晉荀首于谷。梁山崩。秋,大水。冬十有一月己酉,天王崩。十有二月己丑,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邾子、杞伯同盟于蟲牢。”
孔子老先生用27字記載今年7件事,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晉國組織的蟲牢會盟,標志著晉楚爭霸中,晉國又扳回一局。
(一)
“五年,春,王正月,杞叔姬來歸。”
魯成公五年,春季,周王朝歷法的正月,杞叔姬回到魯國。
去年,杞桓公來魯國朝見,唯一的目的是要與魯國公女叔姬離婚。今年正月,叔姬回到了自己的娘家魯國,離婚手續算是辦理完畢。
古代中國政治婚姻中有這樣的離婚機制,也是一種尊重人性的體現,至少比后來封建社會的“夫為妻綱”要強出很多。
(二)
“仲孫蔑如宋。”
魯成公五年,春季,魯國大夫仲孫蔑去宋國。
仲孫蔑(孟獻子)到宋國去訪問,這是對去年宋國大夫華元訪問魯國的回訪。現在魯國掌權的是“三桓”之一季孫氏的季文子,而孟孫氏的孟獻子和叔孫氏的叔孫僑如也不甘寂寞,想在魯國政治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春天是孟獻子,夏天是叔孫僑如,這兩人的行為被《漢書》批評為“仲孫蔑、叔孫僑如顓(專)會宋、晉”,意思是這兩人搶著干活。當外部的敵人基本清除以后,“三桓”內部的矛盾開始顯現出來,相互爭斗是一種必然。
(三)
“夏,叔孫僑如會晉荀首于谷。”
魯成公五年,夏季,魯國大夫叔孫僑如與晉國大夫荀首在谷地舉行會見。
這是應是晉國對去年魯成公對晉國訪問的回訪吧,但為什么兩國的大夫在齊國的領土谷地會見呢?這是因為晉國的荀首(智莊子)去到齊國迎接齊女,所以叔孫僑如(宣伯)在谷地給他饋送食物,這多少有點巴結討好的嫌疑。“谷”,亦書“穀”,齊地,位于齊國西境,在今山東濟南市平陰縣西南東阿鎮,當時是交通要地,秦代稱為谷城,此為東阿阿膠的故鄉。
(四)
“梁山崩。”
魯成公五年,夏季,梁山崩塌。
梁山(今陜西渭南市澄城縣東北)崩塌,晉景公用傳車召見伯宗(孫伯糾的兒子),估計是想為什么?怎么辦?。伯宗在路上叫一輛載重車避開,說:“為傳車讓路。”押送重車的人說:“與其等我讓開路,不如走小路要快一些。”伯宗問他是哪里人,押車人說:“絳城人。”絳城是晉國國都,在今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東。伯宗問起絳城的事情。押車人說:“梁山崩塌,(晉景公)打算召見伯宗商量。”伯宗問:“那應該怎么辦?”押車人說:“山有了腐朽的土壤而崩塌。又能怎么辦?國家以山川為主,所以遇到山崩川竭,國君就要為它減膳撤樂、穿素服、乘坐沒有彩畫的車子、不奏音樂、離開寢宮、陳列獻神的禮物。太史宣讀祭文,以禮祭祀山川之神。就是這樣罷了,即使是伯宗,還能怎么樣?”伯宗要求帶押車人去見晉景公,他不答應。于是伯宗就把押車人的話告訴了晉景公,晉景公聽從了。
說了這么一大段,就一個意思:梁山崩這樣的事情,沒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伯宗和車夫其實觀點一致,祭祀一下就可以了!
(五)
“秋,大水。”
魯成公五年,秋季,魯國發生大水災。
上下出水曰大水。魯國又受一次天災。當時的魯國,處在黃河故道的右岸,臨近出海口,地勢放緩,平原地帶排水開始不暢,遇上雨季,容易發生大的水災。而后代的腐儒把“大水”與魯國主幼臣專、陰勝陽衰聯系在一起,屬于牽強附會吧。
(六)
“冬十有一月己酉,天王崩。”
魯成公五年,冬季,十一月十二日,周定王死了。
周定王,姬姓,名瑜,周頃王之子,周匡王之弟,東周第9位君王,公元前606年-公元前586年在位,在位21年。周定王即位之時,大諸侯國對周王朝及周天子已無尊敬可言,中央權力繼續削弱。在位期間執政為王孫蘇、召桓公、劉康公、毛伯衛、單襄公。對于他的去世,“春秋三傳”未置一詞,這是何等地無視,顯示出根本就不重視。
周定王在位,還算是比較硬氣的。被楚莊王問鼎的大小輕重,能夠回以“在德不在鼎”、“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晉景公打敗齊國去周室獻捷,能夠說出“蠻夷戎狄,不式王命,淫湎毀常,王命伐之,則有獻捷,王親受而勞之,所以懲不敬,勸有功也。兄弟甥舅,侵敗王略,王命伐之,告事而已,不獻其功,所以敬親昵,禁淫慝也。”,但因總體實力已經軟弱不堪,所以做事還是以“猥瑣”為主體,沒有把自己和周室的威信提起來。
(七)
“十有二月己丑,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邾子、杞伯同盟于蟲牢。”
魯成公五年,冬季,十二月有二十三日,魯成公與晉景公、齊頃公、宋共公、衛定公、鄭悼公、曹宣公、邾子、杞桓公在蟲牢結盟。
此次國際大會的組織者還晉景公。大會的主題主要是向諸侯位展示一下晉國的影響力,即又讓鄭國回歸到了中原大家庭。其實,早在八月份,鄭悼公已經與晉國在垂棘(晉地,位于今山西長治市的潞城市北)結過盟了。
今年早些時候(六月之前吧),許靈公到楚國(而不是晉國,由此可見許國認楚不認晉的政治現實)控告鄭悼公,罪狀是鄭悼公想把他老爹鄭襄公占領的許國土地通過劃定疆界的形式永外納入鄭國。今年六月,鄭悼公去到楚國爭訟,沒有取得勝利,楚國人抓捕了鄭國皇戌和子國(子國,鄭穆公子,鄭悼公的叔叔)。所以鄭悼公回國以后,派遣公子偃(子游,鄭穆公之子,鄭悼公的叔叔)到晉國要求講和。秋季,八月,鄭悼公和晉國的趙同在垂棘結盟。
宋國的公子圍龜(宋文公之子、宋共公之弟,字子靈)在楚國當人質以后回到宋國,華元設享禮招待他(宋國派人到楚國為質是公元前594年之事,一開始是華元去的,后來應該是這位公子圍龜接替了)。圍龜請求打鼓呼叫而出華元的大門,又打鼓呼叫而進去,說:“這就是演習進攻華氏。”這是圍龜在表達華元讓他代己為質的憤怒。因為此事,宋共公把圍龜殺了。
鄭國順服了,晉景公心情大好,謀劃著兄弟們經常搞搞這樣的聚會,一起敘敘舊,吃吃飯,聯絡聯絡感情。但當諸侯商量再次會見時,宋共公派向為人以上面的“子靈事件”為理由而辭謝了,表示不便再參加會見,如此不給面子,這讓晉景公很不爽,為明年衛國侵宋埋下了伏筆。哎,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晉國想組織的聯盟總是會有
讀點春秋,知點禮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