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字孟起,右扶風茂陵人,是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后裔。馬超出生在涼州(今甘肅武威),應該說祖籍是關中。父親馬騰是當?shù)睾缽姡瑸槿朔x疏財,性情寬厚溫和,在涼州各族人民中間威望很高。
東漢末年,馬騰舉家遷至關中郿地(今天陜西眉縣),涼州許多氐族和羌族將士也紛紛攜家眷跟隨馬騰來到關中。這是何等的號召力啊!馬騰挑選其中精壯,組成了一支數(shù)萬人的武裝,號稱“涼州兵”。
公元194年,漢獻帝興平元年,18歲的馬超與父親馬騰率涼州兵在郿縣起事。幾年后,馬騰、馬超父子率軍屯駐槐里(今陜西興平東南),咫尺長安,近踞關中,遠控涼州,威震北方。當時關中共有十部地方力量,應該都處在“軍閥”割據(jù)層次,胸懷天下,心系蒼生者并不多。
公元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著名的赤壁大戰(zhàn),三國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見“一統(tǒng)天下”暫時只是奢望,實現(xiàn)起來基本無望,便轉(zhuǎn)而集中力量經(jīng)營黃河以西地區(qū),關中實力最強的馬騰、馬超父子,就成為其首要攻擊的目標。
曹操首先用高官厚祿將智謀不足、純樸有余的馬騰誘騙到鄴城,作為人質(zhì)加以軟禁,然后采取“假途滅虢(guó)”的戰(zhàn)略,以借道打擊漢中張魯為由,想出其不意地消滅馬超。馬超識破了這一陰謀,于是聯(lián)合聯(lián)遂、侯選、程銀等關中十部地方力量和一些氐族、羌族渠帥(統(tǒng)領),組成關西聯(lián)軍,起兵反曹。
曹操得知馬超等人起兵反抗,便親自指揮大軍,于公元211年,漢獻帝建安十六年八月,殺到潼關腳下。曹操下令,大軍從潼關北邊強渡黃河,自己只率領數(shù)千人馬斷后,與馬超在潼關前對陣交鋒。這個安排是非常自信且驕傲的,根本沒把關西聯(lián)軍放在眼里。
馬超率先沖入敵陣,直奔曹操馬前而去,一萬“涼州兵”緊隨其后,揮舞長矛,奮力拼殺。曹兵早就聽說馬超英勇,又見“涼州兵”兇猛,不敢戀戰(zhàn),拼命保護曹操向后撤退。馬超下令開弓放箭,正在渡河的曹軍被射殺和淹死者不計其數(shù),余部只好掉轉(zhuǎn)船頭,退回黃河東岸。這就是三國時著名的馬曹潼關之戰(zhàn)。
曹操在潼關受挫后,便引軍北上,夜渡津蒲坂(今山西永濟西),突破關中聯(lián)軍河西防線,占領了渭北(長安東北)大部地區(qū),準備進兵渭南。馬超等人被迫放棄潼關,把防線撤到渭南。兩軍夾渭水相持一月有余,互有勝負,曹軍不得前進。
在相持中,由于關西聯(lián)軍其他將領各懷異心,不能團結對敵,在渭南大戰(zhàn)中,先后中了曹操的伏擊和離間計,聯(lián)軍最終被曹軍擊潰,曹操占領了整個關中。馬超率領“涼州兵”殘部退出關中,開往涼州。為泄潼關兵敗之恨,曹操下令把在鄴城的馬騰及全家老幼200余口全部殺害。可見曹操的為人之low!
曹操深知馬超在涼州甚得民心,是個心腹大患,于是便把事情做絕,以示與馬超勢不兩立。能夠這樣色厲內(nèi)荏,恰恰說明了曹操內(nèi)心對馬超的恐懼和擔憂。曹操確實慫了,他不敢揮兵窮追馬超,卻發(fā)出了“馬兒不死,吾無葬地”的感嘆。
馬超退到?jīng)鲋莺螅瑧阎鴮Σ懿贇⒏笢缱宓纳畛鸫蠛蓿卣麤鲋荼R,自稱征西將軍,橫行隴西達兩年之久,曹操在西部的實際統(tǒng)治區(qū)并不出關中。曹操長于深遠戰(zhàn)備,而馬超長于作戰(zhàn)神勇。在對未來的謀劃上,馬超明顯要弱于老謀深算的曹操。關中是回不去的家園,長安是英雄曾經(jīng)的夢想,而現(xiàn)實需要馬超作出選擇。
為了將來的發(fā)展和心中的仇恨,馬超尋找著可以合作和依靠的力量。他首先南下投奔漢中的張魯,但發(fā)現(xiàn)張魯并非自己理想的合作伙伴,也不是個有未來希望的boss,公元214年,漢獻帝建安十九年,他率涼州兵悄然離開漢中張魯,南下投奔劉備而去。此時劉備尚未取得益州。
馬超認為,劉備雄才大略,求賢若渴,可以為他提供施展抱負的平臺,更主要的是,法正給劉備指出的“北進中原、匡復漢室”的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是關中和長安,正是馬超的理想和追求,君臣二人深度契合。劉備任命馬超為平西將軍,在攻取益州和漢中的戰(zhàn)爭中,馬超立下了汗馬功勞。
公元221年,劉備在益州稱帝,蜀漢政權建立。馬超升遷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并被晉封為“斄(tái)鄉(xiāng)侯”,此地在關中右扶風郡,馬超的祖籍,又是遙領封地,心向往之,曾是董卓的封地。馬超作為劉備統(tǒng)治集團的“五虎上將”之一,名列關羽、張飛之后,趙云、黃忠之前,可見其在蜀漢政權中的重要地位。
但很不幸的是,由于長期的奔波和鞍馬勞頓,加之父仇未報的憂憤,又受到劉備集團個別人的猜忌排擠,長期以來心情不大好,正當壯年的馬超身染重病,于劉備稱帝后的第二年便病死了,年僅46歲。馬超死后,安葬在漢中的“沔(miǎn)水之陽”。
沔水,古稱“漢江”。沔水之陽即是漢江北岸。在今天勉縣縣城西約六里的馬公祠村外,猶有馬超墓。后人為了紀念這位三國時期的著名將領,又在墓南約100米處建了一座祠堂,稱為“馬公祠”。有機會游歷漢中時,記得不要錯過這里噢!
馬超勇猛奮進的一生,隱約可以感受到其長安情懷。隨父親從涼州遷到右扶風,尋找的是關中故鄉(xiāng),長安故都;聯(lián)合關中十部力量,與曹操在潼關激戰(zhàn),以曹操與諸君同類,表達的是關中情結,長安情懷;尋求合伙人或投資人,積極支持劉備北進中原,希望平定關中,坐擁長安,追求的是關中理想,長安夢想。
...............................................
................................................
自然于道,自覺于法,自在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