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兒園是幼兒從家庭生活走向社會生活的第一步。到幼兒園后,一切都陌生得難以接受了,由于環境的生疏,常會在生理和心理上產生一些不適應,如飲食減少、睡眠不安、情緒不穩定、不說話,甚至拒絕進食。孩子們會產生不安感,由于這個時期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他們稍不合意就會發脾氣、大聲喊叫、哇哇哭鬧。我們稱之為“情感斷奶”。因此,為了讓新入園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使他們樂意入園,在此提示
一、做好入園前的誘導工作
1、準備要上幼兒園的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讓他們多與鄰居接觸,與鄰居的小伙伴玩耍和交往,讓孩子學會和別人相處,為過集體生活做準備。
2、讓幼兒知道,幼兒園是一個美好的地方,那里有許多的小朋友;有會彈琴唱歌、跳舞、繪畫的老師;還有許多家里沒有的大型玩具。
3、家長可以提前帶孩子到幼兒園參觀,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和幼兒園的小朋友做游戲,唱歌、跳舞、玩玩具,給他感官上的認識,引起他對幼兒園的興趣。讓孩子喜歡和向往過集體生活。家里的談話要圍繞幼兒園的優點說,也要和孩子講講入園的道理,鼓勵孩子自己愿意去幼兒園。也可以讓快入園的孩子
4、家長也要事先與幼兒園取得聯系,了解并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在孩子入園前調整好作息時間,減少孩子入園后的不適應。
二、密切家園配合、達成一致
1、孩子入園后,家長首先要做好心理準備。家長應該配合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的作息與常規要求。在孩子入托時,把孩子的特點和不足告訴老師,以便雙方配合,積極指導。
2、幼兒剛入園,不可避免的要哭鬧一番,這時家長如果心軟了,抱著孩子不放手,甚至一起哭,這容易給孩子造成一個錯覺――有可能帶他回去,便會哭鬧得變本加厲。因此家長送孩子入園后,應果斷一點,跟孩子說再見。接孩子時,也應該定點來接。當其他小朋友被爸爸、媽媽接走,而你未接孩子時,會使孩子感到不安,加劇孩子不想來幼兒園的情緒。接孩子回家后,多與孩子交談些幼兒園中的有趣的活動和新鮮的事物,可以激發幼兒繼續入園的興趣。
3、孩子入園后發現有點進步,家長就要鼓勵,哪方面做得不好,找出解決方法,不要一味責怪,引起孩子精神上的緊張。千萬別用上幼兒園來恐嚇孩子。
4、對幼兒園入園后發現的問題,要及
“萬事開頭難”,但我們應該看到美好的未來,只要我們有信心、有恒心,家園共育,一起努力,一定能使孩子很快的成為幼兒園快樂的一員,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是一張張活潑可愛、天真爛漫的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