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樓市之中,其實所謂的房價漲或跌只有2個群體說了算,就是開發商和炒房客,但是相信在不遠的將來,炒房客這個群體會逐步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中,為什么這么說呢?相信很多朋友都很清楚,因此房價這么高,很大一部分都是炒房客炒的,所以如果房價下跌,炒房客可能會最先遭殃。
從政策方向調整為''一城一策''開始,''一刀切''的調控手段被叫停,每個城市根據當地不同的情況,展開不同的調控策略,大方向上仍然堅持國家提出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工作目標,這已經定調了全年樓市基調,任何政策都將考慮能否對樓市的穩定造成影響。
今年市場持續降溫,房價漲幅收窄,下跌城市逐漸增多,住房供求比接近1:1,住房供需已達平衡。報告還預測到,2021年商品房將會供大于求,房價下跌壓力加大,利好明年購房者。這是毫不動搖堅持房住不炒調控的最大成果,更是樓市走向平穩理性的開始。
看到這里,不少人會抱有疑問,房價能重回15年嗎?首先我們得明白一點,今年房價下行是大勢所趨,至于能跌多少,就得看是否存在拐點,例如人口流失、土地市場迎來整改。在買漲不買跌的影響下,其效果有可能讓大家出乎意料。
去年孫宏斌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如果房價下跌30%,那我們就都死了。孫宏斌對待房價的態度很明確,房價不會下跌30%,如果房價下跌30%,那么開發商將會很難存活,相對穩定的一二線城市房價下跌的底線為20%,而房價相對虛高的三四線城市房價下跌的底線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