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男女
能走到白頭偕老,
靠的根本不是編劇金手指,
而是他們自身的用心與深情。
文/婉兮 圖/網絡
1
江德福是苦出身,沒吃過西餐、不會喝咖啡,也認不得幾個字,就連坐一坐黃包車,心里都會產生負罪感。
也難怪,他從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里闖過來,經歷九死一生才換得眼前一切。所有功勛榮耀,都是汗珠子摔成八瓣掙來的。
可這樣一個草窩里飛出的金鳳凰,竟看上了資本家出身的嬌小姐安杰。
她扎著小辮子穿著布拉吉,俏生生地闖進了他的心里。從此他便輾轉難眠相思成災,使勁渾身解數去追求。
開始時,安杰可瞧不上這目不識丁的大老粗。
她讀著蘇聯小說長大,滿腦子都是小布爾喬維亞的調調,向往羅曼蒂克的愛情,與農村出身不懂浪漫的江德福格格不入。
但后來,江德福受邀參加英雄報告會,講了槍林彈雨浴血奮戰,也捎帶著描述了自己的身世,把在舊社會吃過的苦受過的罪一一道來,為安杰鄙夷的“大老粗”“沒文化”做出了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
安杰的內心受到震動,對江德福這個粗糙大漢起了憐惜和崇敬之心,于是邁開了從理解到接納的第一步。
兩人經歷種種打算結婚,婚事卻被安杰的家庭背景卡住。可江德福全不在乎,他表示自己哪怕冒著解甲歸田的風險,也要把她娶回家。
當時,媒人問安杰:“假如江團長真的解甲歸田,脫了軍裝回老家當農民了,你能跟他回老家過那種吃糠咽菜的苦日子嗎?”
這句話問出口,我和江德福一樣緊張不安,唯恐錦衣玉食長大的安杰無法接受。
誰料安杰流著淚堅定點頭:“我能!”
然而這并不是最終結局,這反而是另一種艱難的開始。
接下來的故事,柴米油鹽家長里短將化身主旋律,把這相去甚遠的一男一女緊緊捆綁在一起。
拿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鳳凰男與孔雀女的結合。
可他們竟手牽手過完了一輩子,活成了人人羨慕的白頭夫妻。
第一次看,我覺得這不過是編出來的童話,現實中可望不可即的奢侈;
再多看幾次,卻又不自主地推翻結論,只覺得劇中藏著真正的婚姻智慧。
這對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男女能走到白頭偕老,靠的根本不是編劇金手指,而是他們自身的用心與深情。
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
2
我們先講講男方。
首先,江德福是只真正的金鳳凰。
他出身寒微,但勇氣、智慧和能力一個都不少,硬生生地把自己從一窮二白中解脫出來,乃至突破階層壁壘,完成了一次實打實的逆襲。
劇中對他的工作刻畫不算多,可那些有限畫面已足以讓人相信:
江德福吃苦耐勞、敢闖敢拼、努力奮進,能庇護妻兒,為家庭撐起一片天。
所以,他們基本沒有經濟矛盾,能在困難時期一口氣買10包桃酥,不會錙銖必較,也沒必要在人性面前赤裸相見。
這一點特別重要,擁有強大經濟基礎的婚姻,終究會更牢固一些。
別說我太俗,多少紅塵輾轉的貧賤夫妻,都被一個“錢”字刁難,在艱難困苦中耗盡愛意……
其次,江德福尊重妻子的生活方式。
有個讓人很感動的細節。
某天風和日麗,安杰邀了葛老師喝咖啡。她搬出桌椅,端出精致的杯子,然后云淡風輕地說:咖啡是老江出差帶回來的。
江德福不喝咖啡,卻能將妻子的愛好記在心上,以至千里迢迢地為她帶回心愛之物;
安杰對簡陋骯臟的公共廁所深惡痛絕,江德福表面嫌棄妻子嬌氣,轉頭卻為她建了一個私人衛生間。
夫妻相處,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百分百一致。
尤其是鳳凰男與孔雀女的婚姻,大多會在激情過后相看兩厭,總要想方設法地改造對方。甚至會對另一半的愛好習慣出言諷刺,極盡挖苦之能事。
允許并尊重對方與自己的不同,其實也是幸福婚姻的必修課之一。
最后,江德福懂得置頂夫妻關系。
《父母愛情》中雖沒有公婆妯娌,卻有個咋咋呼呼處處瞧嫂子不順眼的小姑子。
要命的是,小姑子還是帶大幾個孩子的功臣,幾乎與夫妻倆的家庭融為一體,不是婆婆勝似婆婆。
江德福這一類男人,通常對老家感情深厚且懷虧欠之心,恨不能一肩托起家鄉親人。因此總會有意無意地偏向自家親人,甚至以犧牲妻子的利益為代價。
這是鳳凰男們最不招人待見的地方。
好在江德福并不偏袒苦命的妹妹,反而能說出一句“妹子哪兒有老婆親”,但天長日久相處下來,姑嫂二人亦生出情意,被歲月撮合成了真正的親人。
“她是這家的姑奶奶,在這兒她就說了算!”
安杰維護江德花的這句話,不僅嫂子力爆棚,更讓人心頭一暖,為這家人感動。
3
再看安杰在婚姻里的做派。
我記得第一次被安利這部電視劇時,朋友告訴我:“你簡直不能想象,安杰后來變成了什么樣。”
什么樣呢?
洗衣服挑水樣樣能干、還會拉風箱做飯、粗衣布裙鉛華洗盡。從外表來看,無異于島上的任何一個普通婦人。
江德福駐扎的小島生活艱苦,沒有自來水、沒有新鮮蔬菜、電也時斷時續。和安杰原先的生活環境相比,可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挑水的情節很有意思。
島上家家戶戶都由女人挑水,江德福臉皮薄,也礙于參謀長的身份,不好意思光天化日之下去挑水:那就只能我半夜去了?
安杰氣哼哼嘀咕著,口口聲聲怨著丈夫坑慘了自己,但還是擔上水桶,雄赳赳氣昂昂地出了門。
她擔著水,咬著牙跌跌撞撞地走,走得一步三晃最后還跌了跤。可無論如何,安杰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慢慢習慣著苦日子。
很讓人敬佩,對出身大戶人家的安杰來說,這其實就是她在婚姻中的付出與成長。
那嬌滴滴的的富家小姐,最終還是毅然挑起生活重擔,把家里的另一片天穩穩地撐起來。
后來雖也得了小姑子不少幫助,可若沒有安杰的蛻變成長,小島上的日子,是不可能像世外桃源那般過下去的。
從家里帶來的那些華麗衣裙和高跟鞋,也被安杰束之高閣。只在天氣晴好時曬一曬看一看,再躲回舊時光去尋些往日的小資情調。
丈夫用心維護著她的天真與矯情,她也就心甘情愿地做出改變,為婚姻犧牲了一部分自我。
注意,是一部分。
海島上物質貧瘠,可安杰依然能用精致的杯子喝咖啡,在俗世與優雅之間自由切換。
私以為,安杰的婚姻智慧很值得學習:
有底線、能讓步,既顧全著丈夫、孩子和家庭,又能用心經營著自己的小天地。
丈夫愿意寵著愛著是一回事,自己能不能接住卻是另一回事。
4
所以,婚姻質量到底由什么來決定?
不知有多少人寄希望于另一半,找個好男/女人似乎就能一勞永逸,幸福會自然而然地定格在婚禮的甜蜜與歡笑中。
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鳳凰男”成為一個人人喊打的詞匯。他們的原生家庭與家人都帶著原罪,在婚戀市場上幾乎一無是處。
我無意為其辯護,也不勸姑娘們嫁給鳳凰男。我只是想說,婚姻幸福與否,并不由夫妻雙方身上的標簽來決定。
重要的是那個人的品行與能力,而不是他生于何地長于何方。
有位網友的回答深得我心:
夫妻雙方結婚后過的好不好,我認為跟家庭成員是城市的還是農村的關系并不大,而是跟彼此的性格,三觀有很大的關系。
好面子不顧妻子的感受,并不是農村人才有的特質,就算是城市也有這樣的人存在,而且還不是個小數目。
所以兩個人過得幸不幸福,不能拿城市或農村來說事。
《父母愛情》,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鳳凰男”和“孔雀女”結了婚,磕磕碰碰時有矛盾,但男的能拿出男子漢的責任與擔當,不曾將那些落后觀念帶進婚姻,亦能用心呵護妻子,給了她一生一世的安寧自在。
女的則報之以瓊瑤,會時不時使些小性子小脾氣,可都小作怡情,分寸尺度拿捏得恰到好處。至于吃過的苦受過的累,也都閉口不言,甚至能在惡劣環境中自得其樂。
父母愛情,美就美在這里:
他們都甘心為對方退一步,在矛盾中磨合、在磨合中靠近、在靠近中相愛,然后用0.5+0.5,得到了圓滿的一生一世。
現在的年輕人呢,卻總愛把婚姻視為萬無一失的保險箱。男的仿佛還活在舊社會,女的則被雞湯洗了腦,誰都以為自己該被捧在手心寵足一生一世。
但是對不起,世上沒有這樣的好事情。
美滿的婚姻背后,會且只會是夫妻雙方的共同經營與努力。
說到底,有幾個江德福那般的鳳凰男?又有多少安杰那樣的孔雀女?
-作者-
婉兮,十點讀書簽約作者。90后,不偏激不毒舌,有溫度有力量。 微博 @婉兮的文字鋪,個人公眾號:婉兮清揚(ID:zmwx322)。已出版《那些打不敗你的,終將讓你更強大》,新書《愿所有姑娘,都嫁給夢想》火熱銷售中!
▼點擊圖片閱讀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