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津巴布韋》報道:聯合國日前警告稱,如果國際社會不能拿出足夠的資金來避免津巴布韋迫在眉睫的饑荒災難,世界糧食計劃署對津巴布韋提供的糧食援助可能會在今年2月底耗盡。根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的數據,近800萬津巴布韋人缺乏糧食保障,這意味著該國一半以上的人口面臨著糧食短缺困難。
世界糧食計劃署駐津巴布韋副主任Niels Balzer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援助糧食將于2月底前耗盡,而那時正是饑荒爆發的高峰期,糧食需求量最高。我們迫切需要國際社會做出捐贈承諾,因為捐助善款轉變為捐助糧食送到受災民眾手中,至少需要3個月。”他還警告稱,由于長期干旱,數以百萬計的津巴布韋人陷入饑荒,加上該國正在遭遇經濟危機,很多民眾生存異常艱難,除非有足夠的資金用于重大救援行動。
津巴布韋目前的饑餓危機是10年來最嚴重的。Balzer指出,僅在2020年上半年,世界糧食計劃署就需要超過2億美元,才能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這個數字幾乎是目前援助的410萬人的兩倍。
世界糧食計劃署說,2019年玉米收成是前一年的一半,谷類作物的總產量僅能滿足全國一半的糧食需求。報告稱,降雨“晚且不足”,根據對未來幾周的天氣預報預計,持續的干熱天氣可能導致4月份再次歉收。“令人擔憂的是,失控的通貨膨脹已經將基本商品的價格推到了除最特權階層以外的所有人無法承受的程度。在外匯和本幣嚴重短缺的情況下,津巴布韋的物價大幅上漲——面包現在的價格是六個月前的20倍,而玉米的價格在同一時期幾乎翻了兩番。”
世界糧食計劃署說,日益嚴峻的生活困境迫使越來越多的家庭陷入減少每日吃飯頓數—全天不吃飯--讓孩子輟學--賣掉牲畜--陷入債務的惡性循環。對于貧苦民眾而言,生活已經幾乎沒有什么喘息的機會,包括一向自給自足的農民。這些人種植著津巴布韋的大部分糧食,他們只能看天吃飯,只能依靠單一的、越來越不穩定的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