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ZBC新聞》7月7日報道: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但印度洋島國--塞舌爾看上去情況良好,連續70多天沒有出現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然而,隨著國際航班的到達,情況發生了改變。
塞舌爾航空公司兩架載有200多名乘客的包機同時也帶來了新冠病毒,乘客中有幾人病毒測試呈陽性。在6月24日至30日之間,該國確診病例從11例猛增至81例。
雖然這個印度洋島國依賴其利潤豐厚的旅游業,但鑒于疫情,不得不國將重新開放商業航班的日期推遲到8月1日。
隨著感染病例迅速增加,非洲國家面臨著兩難的艱難抉擇:要么不計后果,接受國際航班,帶來更多新冠肺炎病例,給本就脆弱的防疫針線以沉重打擊;要么進一步損害它們的經濟,限制急需人道主義援助的生命線。
而就在7月1日,埃及率先恢復了停止了三個月之久的國際航班,其他非洲國家也準備效仿。
世界衛生組織的非洲事務負責人Matshidiso Moeti在7月2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此刻對于非洲各國異常關鍵。”
截至7月5日,非洲已有超過46.3萬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而作為非洲最發達的經濟體,南非在治療確診患者方面已經步履維艱。
而疫情期間的非洲各國經濟更成了個大問題。非盟稱,非洲大陸經濟正面臨25年來的第一次衰退,在過去三個月里,非洲旅游業損失了近550億美元。僅航空公司就損失了約80億美元,有些公司可能無法生存。
非洲54個國家中的大多數都關閉了領空以防止疫情大爆發。這為防疫準備工作爭取了時間,但也切斷了國際社會運送救命藥品的路線,比如預防其他疾病的疫苗。短缺的個人防護裝備和新冠病毒檢測材料的運送已經被推遲。
在疫情期間,非洲的航班比其他地區少得多。根據國際民航組織的數據,有些時段整個西非和中非地區每天只有一次航班起飛。亞洲、歐洲和北美的國際機場平均每天有幾百次航班起飛,而非洲大陸平均每天只有兩三次。
上周,全球航班數量大幅躍升。數據顯示,在6月30日至7月2日的三天期間,由于各國放寬了限制,每日離港人數從3960人增加到6508人。
非洲國家也想加入恢復航班的行列當中。塞內加爾總統表示,國際航班將于7月15日恢復。由15個成員國組成的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預計將于7月21日重新開放其領空,接納國際航班。尼日利亞表示,國內航班將于7月8日恢復,而肯尼亞和盧旺達計劃在8月1日恢復航班。
肯尼亞航空公司希望恢復國際航班。南非和索馬里對國內航班開放,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坦桑尼亞和贊比亞現在也有商業航班來往。坦桑尼亞幾周前開放了領空,希望能促進旅游業,盡管人們普遍擔心該國隱瞞了真實的疫情數據。自4月份以來,坦桑尼亞一直沒有更新病例數字。
六月末,非洲最大的航空公司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宣布:“回來真好!”在過去幾個月倉促改進貨運和國內航班服務后,該公司現在希望在疫情“新常態”中發揮主導作用。
這意味著飛機上必須佩戴口罩。但世界衛生組織非洲負責人希望看到所有航空公司做得不止是強制性佩戴口罩。
Moeti說道:“應該通過隔開空座位來保持乘客之間的距離。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爆發,那么各國的放寬限制的做法將會停止。”
世衛組織建議非洲各國考慮如何遏制病毒的廣泛傳播,而不是開放邊境和領空帶來的經濟利益。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和國際機場理事會的地區領導人已做好準備。在上個月給非洲各國部長的一封公開信中,他們歡迎國際民航組織制定的關于在航空業“歷史上最大的挑戰”之后重返非洲的全球指導方針。
他們還敦促非洲國家,一定要在疫情穩定,情況允許之后,再確定恢復國際航班和旅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