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習慣性的言談舉止營造了特定的家風,孩子在這種特定家風的熏陶下,會經過耳濡目染接受影響。這其中,“模仿”起著重要的作用。不管孩子是否意識到,自己的言談舉止會對同伴產生某種性質的影響,孩子都在模仿。孩子早期的行為習慣折射著父母親的人格和行為習慣,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初中生小王從小家庭生活非常優越,父母在外忙于生意,家中請了兩個保姆,一個負責家中日常生活,一個專門負責照顧小王,一切都不用他動手。小的時候小王出于好奇學著保姆的樣子擦桌子、擦地,媽媽就說:“沒出息,這些事不用你干,你天生就不是干這個的命,這是下人做的事情,你要做上等人?!庇仔〉男⊥蹩吹侥赣H每天對保姆挑三撿四,從來沒有滿意的時候,也漸漸地以為自己天生就是上等人,好吃懶做是天生最大的幸福。
在幼兒園時,老師讓他擺一下椅子,他則說:“我媽媽說干這種事沒出息,我要做上等人。”現在已是初中生的小王仍然只習慣做“上等人”,對同學、親戚、朋友指手畫腳、吆三喝四,經常要求別人為他做事,卻從來不肯為別人做一點事情。由于他的自私、懶惰、自以為是和狹隘,他沒有朋友,內心孤獨,而且學習怕吃苦,成績差,沒有人喜歡他。許多鄰居也認為王某一家粗俗、傲慢、霸道、貪小便宜,不愿意與他們來往。更可悲的是,王某的父母親仍不知問題的原因在哪里。
如果父母的言談舉止有失規范,即使是精心研究出來的教育方法也無濟于事。只有正當的家風,才能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良好的家風是孩子終身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