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AD)目前還無法治愈,預計到 2050 年,全球將有超過 1 億人患病。
神經科學新聞10月17日消息
目前的研究集中在兩種關鍵的神經毒性蛋白:β-淀粉樣蛋白(Aβ)和 tau 蛋白。雖然這些蛋白質已被證明與 AD 有關,但對于一些患有該疾病的人來說,Aβ 和 tau 蛋白的水平并不能始終如一地解釋認知下降的嚴重程度或與之相關。
為了確定其他可能直接與 AD 的基本方面有關的蛋白質,如突觸喪失和神經退化,麻總百瀚(Mass General Brigham)醫療系統的創始成員百瀚和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BWH)的研究人員,將實驗室神經元暴露于來自 43 人的腦提取物(從死后捐獻大腦提取)中,這些人要么有較高的 Aβ 和 tau 蛋白水平,但免受 AD 的影響,要么有很少或沒有 Aβ 和 tau 蛋白在他們的大腦中而免受 AD 的影響。
麻總百瀚(Mass General Brigham)由麻省總醫院與百瀚和婦女醫院所創立,這兩家醫院都是哈佛醫學院的教學醫院
研究人員確定并驗證了神經節苷脂 GM2 激活劑 (GM2A) 是一種能夠減少神經元放電并導致神經突(軸突或樹突)完整性喪失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特征可能是導致 AD 的原因、疾病的進展或兩者兼而有之。
人腦組織中升高的神經節苷脂GM2激活劑(GM2A)降低了神經突完整性和自發神經元活動
“我們的數據有助于識別一種新的、潛在的重要蛋白質,它可能與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機制有關,”來自神經病學系的資深作者 Tracy Young-Pearse 博士說,“有趣的是,GM2A 此前被認為是溶酶體貯積癥(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LSD)的病原體,這種疾病與泰-薩克斯病(Tay-Sachs disease)非常相似,也是一種像 AD 一樣會破壞神經元的疾病。”
研究于近日發表在《分子神經退行性疾病》(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雜志上。
研究于2022年9月21日發表在《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最新影響因子:18.879)雜志上
百瀚和婦女醫院(布萊根婦女醫院)在1975年由三所與哈佛有關的波士頓醫院合并而成
參考文獻
Source: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Researchers identify a new protein that may contribute to Alzheimer's disease
Reference:
Hsieh, YC., Negri, J., He, A. et al. Elevated ganglioside GM2 activator (GM2A) in human brain tissue reduces neurite integrity and spontaneous neuronal activity. Mol Neurodegeneration 17, 61 (2022). https://doi.org/10.1186/s13024-022-005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