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文/圖 水產前沿 何鴻浩
第十一屆世界華人魚蝦營養學術研討會(以下簡稱世華會)于浙江湖州隆重舉行。本屆世華會對營養生理與代謝調控(脂類營養)、營養生理與代謝調控(脂類與蛋白質營養)、營養生理與代謝調控(糖類、微量元素與綜合調控)、營養免疫與腸道健康、營養需求與原料利用、水產動物營養研究新技術、環境,投喂技術與水產品安全和水產營養與飼料應用技術這幾個議題進行報告。
本屆世華會展示了我國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專業的前沿研究,各項研究表現出全面化和精準化的發展趨勢。同時,我國科研人員呈現出年輕化趨勢,實驗團隊富有活力,勇于創新。
第一分會場
第二分會場
華東師范大學水產動物營養與環境健康實驗室張美玲教授表示腸道微生物與宿主營養代謝互做關系的研究是當前生命科學最受關注的研究領域之一。
研究發現:
1、高豆油飼料可以影響魚腸道微生物的組成。
2、本研究體外分離到一株菌隸屬Citrobacterspp.。
3、該菌株的添加提高魚體的死亡率與體脂的沉積。
揚州大學苗淑彥根據相對可利用性和有競爭力的價格選擇植物的成分來代替魚粉進行實驗。
試圖發現以下幾點:
1、豆粕如何影響烏鱧的腸道微生物菌群;
2、腸道形態,炎癥細胞因子在膳食大豆粉中的表達;
3、魚類腸道微生物和腸道健康的相關性。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劉波表示,6%氧化脂肪對團頭魴生長具有抑制作用;大黃素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隨著2-6%高氧化程度增加,保護作用減弱。初步獲得了魚油氧化應激的轉錄調控可能通路。
寧波大學張木子(寧波大學副教授黎明代講)表示實驗通過不同的條件,對比?;撬釋毙园敝卸镜啮a魚和草魚緩釋作用。
研究發現:
1、醋酸銨注射組肝臟和大腦中谷氨酰胺含量最高。
2、醋酸銨+?;撬嶙⑸浣M大腦谷氨酰胺含量低于醋酸銨注射組。
3、谷氨酰胺含量大腦高于肝臟。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劉昊昆表示肌苷酸在飼料中的使用效果受到飼料配方和養殖品種的影響。
研究表明:
1、肌苷酸具有促進異樣銀鯽消化道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的作用。
2、飼料中添加肌苷酸可以有效的降低鹽度脅迫造成的應激,提高調節滲透壓的能力。
3、飼料中添加肌苷酸可以有效的提高至腸炎嗜水氣單胞菌攻毒后,異養銀鯽的存活率。
4、肌苷酸可有效的調節機體的先天性免疫系統和抗氧化系統。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徐奇友表示,由于水中磷含量和利用率低,磷主要通過餌料供給。飼料中磷水平對美國紅魚的生長性能和非特異性免疫有顯著影響;補充AKG可以提高美國紅魚的非特異性免疫和出肉率。
華東師范大學王曉丹表示此研究為了建立了魚類順式調控元件的研究體系,為今后魚類轉錄調控的研究“打開了大門”;突破了滲透壓調節—信號傳導機制研究的瓶頸;OSRE1序列的發現可作為其他研究的“基石”,如生物信息學、基因功能的探究等。
實驗結果:
1、建立了BBMV熒光法,檢測鯉腸道葡萄糖轉運活性。
2、SGLT1/GLUT2在鯉腸道中表現出顯著地攝食節律。
3、飼料糖和鹽水平,促進了鯉腸道SGLT1/GLUT2的表達,提高了腸道葡萄糖運轉的活性。
西南大學陳擁軍表示研究結論如下:
(1)gak、pfkl的表達能有效反映肝組織糖酵解;
(2)pck2、g6pca2的表達能有效反映肝臟糖異生;
(3)肝組織糖原合成可能受gys1控制;
(4)肝組織能有效將多余的葡萄糖轉化為脂肪;
(5)羅非魚餐后由同化代謝向異化代謝過渡的時間大約為8h
墻報一覽
本屆世華會所有墻報已拍攝記錄完畢,隨后將會上傳至中國水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