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關于到底要不要逃離北上廣,一直以來,都是個熱門話題。在我們的留言里,也常有朋友咨詢。
所以,今天就借著朋友的這檔子事,跟大家聊一聊。
我這位朋友,是我的一個高中同學,大學畢業后進了一家商業銀行做程序員,月薪1萬左右。
單著的時候吧,還不錯。但去年,他打算跟相戀多年的女友結婚,但上海的房價實在太貴,他倆跳一跳也未必夠得上,感覺壓力很大。
同時,雙方父母都在老家,以后也要人照顧,所以他跟女朋友一合計,倆人就雙雙辭職回了老家——湖南長沙。
為了結婚,爸媽湊錢給他們出了首付,自己每個月再還3000多房貸就行。
婚后不久,老婆懷孕,專心在家待產,也算是雙喜臨門。
剛開始,他覺得挺舒服的,工作不用996,生活節奏也沒有那么快??陕?,就不對味兒了:
長沙雖是省會城市,但畢竟不比上海。尤其是程序員的崗位,機會比上海少得多,平均月薪減半。
他費了半天勁,找了份相關工作,一個月拿5000出頭。還掉房貸后,還得買奶粉、負擔日常開銷、和贍養老人,壓力著實有點大。
再加上,原來留在上海的朋友,逢年過節都會聚一聚。唯獨他一人不在,每次都只能眼巴巴地在群里看熱鬧,心里著實有點羨慕。
所以,他又跟老婆商量著,想重新回上海找工作。同時,也來問問我這個老同學的意見。
要我說,關于大城市、小城市,哪里更好這件事,還挺因人而異的,想要有個標準答案,不太現實。
但我覺得,如果能做好充分準備,著眼細節來考慮問題,答案或許就會明了許多。
什么意思呢?打個比方,像我這位朋友,當初決定回老家時,就是想得太簡單。
單純覺得在上海拿個萬把塊工資,和老家月薪5000的相比,生活質量相差不大,但房價便宜很多,就草率做了決定。
但其實,在一地成家立業,需要考慮的可不僅僅是房價、物價,工作壓力這么幾個簡單的因素。
社交圈的變化,工作的機會和前景,房屋未來的升值潛力和流動性,孩子教育的成本和機會,老人就醫的條件……
這些細節,其實都是值得思考的。
我可能沒有辦法,給一個直接的答案,但對他的建議是,不妨拿出紙筆來,把自己需要考慮的生活、工作方方面面的細節,窮舉在紙上。
同時,對比兩座城市在同一維度下的優劣。比如物價上,上海一定比長沙高,但工資收入和加薪機會,上海也會比長沙好。
更客觀的方式,是可以給這些維度按重要程度,做個排序,再按1~5分的標準,來為兩座城市打分。
把這些因素,一 一評分,再全部加總在一起,這就是你做選擇的機會成本。
看看哪個成本更低,也許哪個選擇就更適合自己。
這樣的好處是,你有機會跳出單純的抽象思維,把選擇落實到更具體的生活、工作場景上。
這樣,更不容易沖動行事,也能對自己的將來,有個更細致具體的思考。
當然了,選擇沒有對錯,也沒有定論。無論選擇在哪里打拼,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那就是幸福的。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做出不后悔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