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 薩爾瓦多·達利《The Ship》簡七·豆
很多年輕的朋友,是被“十年賺十倍”吸引來,希望通過投資,實現坐擁百萬資產的夢想。
然而最近有個詞扎心了——
(圖片來源:網絡)
朋友小婷也是其中一員。
之前聽理財經理推薦,她拿出2萬的積蓄,一次性買了基金,想試一下。
看去年盈利狀況不錯,于是今年初的時候,一股腦地把年終獎都放了進去。
然而最近的市場下跌,把浮盈都快擦沒了,她很受挫。
在小婷的投資操作里,我看到了不少朋友的投資誤區。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波動的市場下,給你一些「長期賺」的思路。
*本文提及基金僅作為示例,不作任何推薦。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01
小婷的第一個投資誤區是,一次性大量投入權益類資產,單次博弈。
權益類投資在前兩年表現優異,不少人在里面賺到了錢。
高收益的背后,也是相對較大的波動,很多時候會增加我們的財務焦慮。
如果一次性買入,你很有可能直接住進了“套”房,等到花兒都謝了也還沒漲回去。
比如下面這只嘉實恒生H股基金(代碼160717,現更名為嘉實恒生中國企業)——
(圖片來源:天天基金網)
如果你恰好在成立時,一次性買入10萬。
持有到現在,已經過去十多年了。
好不容易忍耐住了寂寞,然而結果卻是-13%的累計收益率,意味著已經虧損掉13000元。
如果我們用定投計算器來測算一下,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賬面情況了。
從天天基金網首頁,點擊「數據中心」進入,找到「理財計算器」,點擊「定投收益計算器」。
按照下圖中填寫好代碼、定投起始日和結束日,定投周期設置為每個月1號。
我們可以看到,上面那只從成立日一次性投入,結果虧了13%的基金,如果換做每個月1號固定時間定投1000元,至今也有7%+的正收益。
(圖片來源:天天基金網)
這就是定投不擇時的魔力,能讓我們用最簡單的動作和最少的精力,平滑風險,從動蕩的市場中,賺回來更多收益。
一次性梭哈,其實在押注“買在低位,后續會大漲”,跟賭博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最近有一位從業12年的基金經理,只用了2天時間,在春節前光速完成了建倉。
他正好買在了高點,新基金成立不到一個月,就趕上了這波下跌,虧損將近18%,很是慘烈。
你會發現,哪怕是專業的投資者,也無法精準預測未來的高位和低位。
所以,每個月工資日劃出固定的錢,去定投的賬戶,才是正解。
小婷的第二個投資誤區是,她拿了“不對的錢”去做了投資。
這里有一部分是,她半年后新房裝修要用的錢。一旦出現了下跌,心態上就慌張了。
我給她的建議:
1)原來的基金賬戶,堅持定投。
我仔細看了下,其實小婷買的都是質地不錯的股票型基金。
既然認可宏觀經濟大方向,我更建議之后用定投的方式參與基金。
從下面這張圖可以發現,無論遇到什么形態的市場走勢,你最終都能靠定投,慢慢把收益等回來。
(數據來源:Choice金融終端)
基金定投,就是我們普通人可重復,大概率能賺到錢的一個投資系統。
2)不混淆資金使用。
至于裝修費用,小婷可以每個月從工資中固定劃出一筆錢,存入另一個銀行賬戶,攢起來。
這部分錢生錢的策略就是,買入貨幣基金或者銀行活期理財,大概收益在2-3%左右,不求盈利,只求達到儲蓄的目的。
提醒下,不混淆短期和長期的資金使用。
如果你有一筆錢的需求十分明確,比如半年內的日常開銷、孩子學費等,就一定要把這筆錢繞開投資權益類產品。
最近不少朋友都覺得拿不住下跌中的基金,那不如趁機問問自己:
進行投資前,有沒有明確這筆錢在財務規劃中的位置?
我們可以根據短期和長期的目標,把錢放在兩個「錢包」來管理:
一個是消費的「錢包」,用來管理日常開銷;
一個是投資的「錢包」,用來錢生錢,用時間和自己的理財能力以求增值。
不少朋友會把這兩個錢包混在一起,比如,今天賬戶浮盈了,就買個1000塊的包獎勵自己;
明天虧了,就關燈吃面。
這樣做的壞處顯而易見,你會對盈利和虧損特別敏感。
只有把短期和長期的財務目標分開,才能進行更清晰有效的分別規劃。
最后,想和大家說,持續上漲不是市場的常態,波動才是。
想清楚了這一點,就會更加確信——
可持續的投資方式,不應該是復雜的,而是自洽的、能以不變應萬變的,長年累月堅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