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我是簡七編輯部的艾小白。
最近我們做了一個征集:你什么時候意識到應該存錢了?
第一次有存錢的意識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的改變,都是從一念之轉開始的。
我在后臺收到了100多份留言,看到大家分享自己從念頭,到行動,再到實實在在的變化,很受觸動。趕緊整理了出來,想和你分享。
希望能為你攢下自己的“第一桶金”,提供一些靈感。
01
你什么時候有了想努力攢錢的念頭?
“當走到人生的某一個階段時,我決心成為一個富有之人。并不是因為我愛錢,而是追求那種獨立自主的感覺。我喜歡自由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受他人的意志左右?!?/span>
第一次看到查理·芒格這段話的時候,我有一種被擊中的感覺,也讓我決定好好理財。
不知道你第一次想要認真對待金錢,是什么樣的契機呢?
為自己 #安全感#
@MONETARIST
身邊的朋友買房,旅行,買車,升職加薪,做副業……
感覺自己在原地踏步,老是存不住錢。
工資也漲不了,也沒有一技之長,壓力好大。
這才反應過來,要存錢了。
@梁秋英
從小學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要存錢。
因為不知道哪一天和爸媽吵架了早餐費就被壓縮,或者沒了??
@自渡
小的時候,問爸媽要生活費,他們互相推,當然錢還是給的。
所以讀書時對自己用錢挺苛刻的,每個月零花錢都會剩一點,盡管只剩五十塊,都讓我有安全感。
@我是朱紅梅
住院被催繳費用的時候。
那時候意識到不僅要存錢,而且要及時買保險。
住了一周花了5000,現在想想,還好只是5000啊。
@薯臻
有時候看著簡七文章底下的留言,有被深深的刺激到了,一樣都是出來工作五六年的人兒,他們通過理財、提升自己副業等等,積累了一筆“樂觀”的財富,自己也要行動起來了。
@Mark李世濤
當發現錢能生錢的時候,當發現“生”的錢相當于一個人工資的時候。
@大雨
信用卡賬單超過3萬,沒有存款 ,還自以為過得不錯。被親密的朋友知道了這件事 ,對方想幫我擺脫財務狀況的時候。
自尊心突然重創,那種「錢不多夠花」的優越感瞬間崩塌。意識到,自己該理財了。
為家人 #愛與責任#
@ruru
老爸健康檢查時,發現腦部有輕微滲血情況,緊急安排了第二天手術。
那天,老爸拿出自己的銀行卡,細心跟我們娘倆安排……
那一瞬間,我才懂得老爸一直堅持身體檢查和財務狀況檢查的重要性——
未雨綢繆。
@Santiago
19年畢業,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就意識到該存錢了。
不為別的,就是看到賬面上越來越多的數字,心里有底氣。
再一個是為了爸媽,雖然都有醫保和退休金,但還是想著多存點錢養老,希望他們晚年生活能過得更體面。
@粵西
看到一句話:當你父母躺在ICU等待你的手術簽名的時候,你買的所有護膚品包包衣服都是過眼云煙,唯有你銀行卡里的錢能幫你。
徹底被這句話觸動,因為父母是我的最深愛!
@雪域之巔
小時候窮怕了,出來工作時有六七萬的助學貸款,天天想著存錢攢錢,沒有富一代的父母,只想努力變成富一代,就算達不到,哪怕脫離貧困,不讓我的下一代繼續貧困,也覺得很好的。
@王
最親的人向你借錢的時候,家人生病的時候,孩子上學的時候……
為夢想 #說走就走的自由#
@做自己的小太陽??
當有天看見一句話說,超出月收入10%以上的支出,都算奢侈品。對照了一下自己,300塊。
300塊對我來說是個奢侈品,那種震驚和傷害,沒有什么能比上了。
@lookky
一直想幫助流浪貓,遇到需要錢就能解決的事情,卻沒有辦法的時候,想存錢了。
@林麗璇
想要有選擇自由的底氣。
@貓咪最可愛
很多同齡人喜歡的是各種消費品,我想買的是可選擇權,是自由,是人生的反脆弱,這當然比一般的消費品更貴,當然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如此問自己自然也就能存下錢了。
@Crystal
當發現幾千塊錢就能去西藏旅游一圈回來,增加人生體驗的時候。
就心心念念攢錢期待每一次出發,工作賺外快都更加有動力了。
簡而言之,就是有需要金錢支持的夢想的時候。
02
他們是如何攢下錢的?
他們的存款,從萬到百萬都有,是如何攢下的?
1)把錢花在刀刃上
最樸素有效的方法,就是認認真真的節流,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從“錢不知道花在哪里”,變成“錢都花在刀刃上”。
不抽煙,不喝酒,如果沒有可值得交往的對象的話,開銷就少。作為學生,不盲目給游戲做無意義的充值,就能省不少錢。
父母給的錢,除了一日三餐,購買學習用品外,就是自己存下的錢。
個人喜歡斷舍離,定期清理東西。沖動買東西的時候,讓自己冷靜72小時。
衣服很少買,多數買舒適的衣服;考慮到運動,從未買高跟鞋,運動鞋為主;只買護膚品,防曬,其他全部不買。
買電子產品喜歡免息分期,使用時間長。
每個月盤賬,找出吸金黑洞,分析當時的消費場景和心理:
比如,大家都認為景區的熱狗比外面貴一倍很正常、不好意思拒絕導購而下單、為了個人面子下單、大減價撿便宜的心里、湊單省郵費、幻想自己買了明星同款就能變成精致女孩……
拓展閱讀:堅持記賬,有沒有什么竅門?
攢錢這件事,以前是收入減去支出,存儲自己的剩余。
現在學會了,收入減去儲蓄等于可支配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強制儲蓄。
1. 做到堅持記賬,了解自己的錢花哪兒了;
2. 消費有計劃性,不盲目的追求物質需求;
3. 給自己一定的目標,每年或者每個月制定儲蓄計劃。
沒有副業,幾乎所有存款都是靠工資攢下來的,每個月工資大概可以存60%。
攢錢沒什么經驗可言。
不過就是有一個需要用錢來實現的目標或者夢想。為了這個夢想你可以放棄其他東西。
2)想辦法多賺一點
除了節流,開源也許是更重要的一步。
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4年間我的工資漲了50%,老公算是漲了80%。工資和年終獎基本是我們90%的收入來源。
除了購物開銷方面會更謹慎對比,自身降低消費欲望。就是多找了一份兼職,全職兼職一起收入就多一些。
我堅信我的未來一定會比前30多年好非常多,會更有安全感更自信從容。
因為我有了堅定的信念、清晰目標、有效的方法。因為命運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
無房無車,租房養娃。嘗試過很多投資品,但收益不大。后來總結原因,發現關鍵是本金低。
于是開始投資自己,學習理財提升業務能力。目前整體年收益10%+,畢竟成家了,還是穩健一點。
不要把錢放銀行卡,貶值的。
自己會買債券基金,風險偏好高的可以配置一些股票,一有空閑的錢馬上買,就當強制儲蓄。然后就是管住自己的手,不要頻繁操作。
慢慢享受存款給自己帶來的安全感,比男人強多了!
03
4個輕松上手的實操方法
最后分享4個輕松上手的實操方法,點擊查看詳細內容:
第一步:你的合理消費,到底是花多少?
第二步:抓住工資日,定好小目標
第三步:這么做能省好多錢
第四步:設置階段性獎勵
我們辛苦攢下每一分錢,最終為的是有「選擇」的底氣,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當然,除了肉眼可見的賬戶余額,日常生活中,你還可以關注「無形資產」的積累。
包括你的見識、友誼、健康……它們不僅生命力頑強,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