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休拉.勒古恩的文字非常優美豐富,是我最喜歡的女作家之一。
——村上春樹
最開始決定參與讀書會活動時,我的同事葉老師就極力為我推薦《地海巫師》這本奇幻小說,初看封面就有點兒動心,一個相貌雋秀的小男孩正凝望著地球一角,美麗的地中海。當我從翻開第一頁,從開始講述一個男孩的故事,我就毅然決定了帶學生們一同享受這次地中海的奇妙旅程。
經過三周自主閱讀時間,學生們終于在五月的暖陽中迎來了《地海巫師》的讀書交流會。這次我對交流會的形式進行了一個改革,將全班分成十二個小組,每組四人或六人。每個小組圍繞《地海巫師》這本書的某個話題展開討論,確定本次討論的中心詞和中心發言人,其他成員圍繞小組討論的話題進行補充。討論結束后全組成員集體展示討論成果,老師和其他同學進行評價。因為讀書會的時間有限,我提前在黑板上列出了一些話題供學生參考,同時留下來一個省略號,希望同學們在思維火花,言語暢談中找到更多有意義的話題。
這個新規則一出爐,學生們就如同在林間枝頭躍躍欲試的百鳥,迫不及待地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視聽盛宴。他們呼朋引伴,有序地展開了緊張而愜意的討論。(因為時間有限,我只提供了半個小時的談論時間)我閑庭信步在一群洋溢著青春和熱情的孩子們中間,時而低頭聆聽,時而舉頭深思,當聽到激動之處也忍不住說上一兩句。
每次我和學生們都覺得時間在熱火朝天的討論中溜走得特別快,雖有滿心的不舍,但我還是只有殘忍地宣布討論結束。我們相信還有更多的精彩將呈現在接下來小組展示環節。這次一共展示了四個小組的討論結果,經典的回現,精彩的分析,刻骨的啟示,精美的語言,讓我們在五月的余暉中留下來一次又一次雷鳴的掌聲。
首先是語文課代表組成的名言分析,他們組選擇的是書開頭寫的“伊亞創世歌”...“唯靜默,生言語;唯黑暗,成光陰;唯死亡,得再生;鷹揚虛空,燦兮明兮。”他們組的中心發言人是謝同學,她談到書中描述的關于格得和黑影的故事,讓她感慨萬千。當黑影變換成各種可怕的形象來脅迫格得時,格得最終選擇的是面對而不是退縮,她認為只有你有了直面死亡的勇氣,才有破繭成蝶的可能和結果。小組的文同學補充了“鷹揚虛空,燦兮明兮”理解,這里的鷹就是指敢于直面挫折的格得,他在黑暗和死亡中找到了王者的自己。學霸陳同學精辟的結尾讓全班同學肅然起敬,他談到“人難免會犯錯,但最重要的是要直視錯誤,迎難而上。其實人與人最小的差距是天分,最大的差距是堅持!就像書中所有的人(班德斯克)在被內心的黑影吞噬后成了黑暗的奴隸,而有的人(格得)卻堅持到最后,放下心中的負擔,駕馭住了內心的黑暗,迎來了光明!”
第二個上場的是班級另一個學霸帶領著她的隊友為我們呈現了精彩的“尋找格得成長之旅”。她先帶我們回顧了《地海巫師》的情節,從而引出格得的成長歷程。牧童雀鷹天生擁有法力,他渴求更強大的力量和更深奧的知識。于是選擇離開故鄉,前往傳奇的巫師學院學習,以求出人頭地。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他召喚亡靈,鑄成大錯。于是開始了一場與黑影的追尋之旅。因為高傲的自尊和做事一意孤行,最終釋放出黑影,不僅讓自己身受重傷,而且連累了大法師,最終在與黑影搏斗的過程中格得獲得了重生。
更讓我們佩服的是學霸延伸閱讀的能力,她又談到曾經在《讀者》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恐懼之外》,文中闡述了兩種不同層次的勇氣——魯莽的勇氣和理智的勇氣。而《地海巫師》正是講述格得從一個只會用魯莽勇氣來急于證明自己的少年蛻變成一個理智勇氣的青年的故事,令人深思!這次讓我倍感欣慰的是林同學的發言,他是一個不喜歡靜下心來讀書的學困生,但看到他能在全班同學面前表達他對格得成長歷程的點滴認識,我相信這是書本帶給他的影響,更是同伴在閱讀這條道路上的鼓勵和陪伴。相信這也是我愿意一路陪伴學生在閱讀這條道路上欣賞美景的動力吧!
這次讀書會處處呈現著精彩!雖然后三個上講臺分享閱讀感悟的小組都在談論一個話題,那就是書中主人公格得的成長歷程,但學生們在深入閱讀和討論中找到了不同的角度,從主人公與黑影的較量,從陪伴主人公成長的師父和摯友,從夢想的根源等角度向全班同學交流他們的閱讀感悟,并也留下了不少精彩的妙語。
陳同學感慨到:“人應該理智面對自己的天賦,不要輕易受外界影響,首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接受誘惑的挑戰!”巫同學談到了書中168頁提到的起點,在書中格得的起點就是與黑影相遇的那刻開始。如果放在我們生活中就是指人在追求欲望的路上的初心,那是夢想的起源地!她談起自己也曾寫過一篇有關初心的文章,如果在一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迷失掉了初心,只為得到別人的夸贊或虛榮,那你離夢想只能漸行漸遠。熊同學也談到當我們遇到挫折時應該是及時轉身,珍視并感謝身邊一直陪伴著自己成長的所有人!書中格得的成長歷程和我們正在走的成長道路是相似的,學會珍惜當下的學習機會,珍愛身邊幫助自己成長的親人,師長,摯友。
在開展這次讀書會之前,我還特意讓學生嘗試做了讀書小報。學生們都很積極用心去完成,呈現出來不少讓人欣慰和感動的作品,不管是圖案還是文字都流淌出學生對書本對人物等方面不同角度的理解和思考。
我想作為老師的幸福也不過如此,帶著學生一次次走入文學的殿堂,一次次深入地和作家作品傾心交流,一次次看著他們和同伴的互相合作,分享閱讀的快樂。每當看著學生們在讀經典,論經典,悟經典的閱讀道路上成長,我倍感欣慰。韓愈在《師說》中談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也。”在讀書會中我更深切體會到老師其實更應該引領和陪伴,和學生們一起去尋找文學樂士中的奇花異草!
成都微笑
作者:呂麗
編輯:小小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