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蘑菇心理 第1785天 】
01
無意中,刷到一部劇,看得我心酸不已。
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系列中的《云重傳》,女孩出生在廣州一個廣彩世家,家族規定,自家的廣彩獨活只傳男不傳女。
父親在母親懷孕期間去世,爺爺特別希望她是一個男孩。
當他知道生的是女孩時,跪在祖先排位前痛哭了一夜,隔天便對全家宣布:“我們司徒家有了男丁,名字叫司徒云重”。
為繼承家業,作為家中獨女,她一出生便被家人當成男孩養。
成年后,家人害怕她的女孩身份暴露,安排她娶一個智障女為妻。
有一次脫離父母而獨處,經歷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性愛,之后再無任何情感體驗。
司徒云重的一生是悲慘的,從小被剝奪了一個女孩應有的追求和快樂。
年少時,對一個男生產生好感,苦于自己女扮男裝,始終無法表達,隨著男生離去,一生再也無緣愛情。
爺爺去世后,母親對她說:“不用再為難自己了,你為自己活吧”。
有些事情,一旦錯過就再也無法彌補,她失去了做一個正常女人的勇氣,真是被家人害了一生。
重男輕女,前半生被父母傷害,后半生也無法活出自己,這種女人,一生注定不幸。
02
媽媽也是迫害者
香港巨星梅艷芳,她媽媽也是重男輕女。
在梅艷芳剛出道沒多久,就向她討要兩百萬給哥哥做生意,梅艷芳只好接下一整年的工作,才把200萬湊齊給哥哥。
后來錢被哥哥拿去賭輸了,母親卻一直維護嬌慣兒子,梅艷芳唯有不斷的替哥哥償還賭債。
在梅艷芳患癌的日子里,母親更關注她的遺產。
梅艷芳曾說,自己只是母親的搖錢樹,沒有任何親情。
像梅艷芳這樣的巨星女孩,依然逃不過媽媽重男輕女的傷害。
前一段,引爆網絡熱議的杭州現實版樊勝美洛洛,淺唐江觀潮意外離世后,其父母鬧上公司索要41萬補償款給兒子買房。
洛洛生前在微博上寫道:
“我承認原生家庭是我這輩子都掙脫不開的牢籠”,
“我給不了我媽想要的生活”,
“我倒寧愿花錢買斷親情,從此兩不相欠”,
“親情于我而言真的只有負擔,就讓我做個薄情寡義的婊子”。
無論是梅艷芳還是洛洛,家就是個無底洞,不管付出多少,怎么填也填不滿。
她們像被吸掉精氣,充滿疲倦和無力感。
在洛洛父母爆光的視頻中,她媽媽引發網友大量的吐槽,化著精致的妝容,看不到逝女的傷悲,只有討錢的猙獰和拿不到錢的暴怒。
媽媽也是女人,為什么對女兒沒有更多的憐惜和愛護?
精神分析認為,有果必有因。
媽媽們可能早年也遭受過父母的不公平對待,受父母影響,同樣變得重男輕女,這叫家族中的創傷代際傳承。
另外,言行兩極化,不是向左就是向右,一種二元對立的僵化思維,這在心理學上叫做分裂投射機制,看待事物只有非好即壞,非黑即白兩種單一模式。
重男輕女的媽媽,就是在這種心理機制下,形成兩個極端的不同認知和行為,一邊寵弱兒子,一邊盤剝女兒。
還有一種心理機制,當媽媽對自己的性別身份不認同時,更容易針對苛責女兒,以此掩飾自己身為女人的羞愧。
重男輕女,媽媽既是受害者,也是迫害者。
作為女孩,出生就是不幸,爹不親,娘不愛,前半生一直被父母坑害。
03
不會愛的女人
歐美影片《吸血鬼日記》中有個情節,正常人被吸血鬼吸血后,也變成了吸血鬼。
被父母剝削坑害的女孩,在戀愛、婚姻中,她們也像父母一樣無情地去剝削坑害她的男人。
男友,丈夫,成為這些女孩新的索取對象。
在綜藝節目《愛情保守站》中,有一個女孩不但要男友給錢自己花,還要求男友每月給自己弟弟打1000多塊錢,帶她父母去旅游,要男友做生意的錢拿給自己家修房子。
真是變著發樣剝削男友,360度無死角圍坑男友。
現場情感專家涂磊犀利的說到:
“姑娘你的弟弟讀書跟他有半毛錢關系嗎?你家修房子跟他有關系嗎?他愿意幫是他的情分,并不是本分,你憑什么?不要得寸進尺”。
“你固然有你的悲劇和不得已,我相信你們家庭也是重男輕女”。
女孩聽后,瞬間淚流滿面,委屈地點頭說到:“是的,爸媽從小就比較偏愛弟弟,沒那么心疼我”。
未被父母心疼過的女孩,也不懂得心疼男友。
只會像父母那樣,挾持對方的愛,不斷要求對方為自己付出。
心理學上的情感依戀理論說明,小時候父母與孩子互動的關系模式,會成為她們長大后與外界發生關系的內在模型。也就是說父母怎么對待我們,我們就怎樣對待他人。
你愛我的方式,是你有義務為我付出一切。
我愛你的方式,是有權利對你進行任意支配和索取。
與其說這是女孩從父母那里學來的愛的方式,還不如說是從父母那學來的剝削坑人模式。
這樣的女人,何其不幸,前半生自己被父母坑,后半生又去坑自己的男人。
05
毀掉愛的女人
女人為什么會坑自己的男人?好不容易長大脫離父母的魔掌,自己獨自快活不香嗎?
我曾經有一個男性訪客,非常痛苦地向我訴說,他老婆要他拿錢幫助娘家買房子。
他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錢,老婆就賭氣帶著孩子搬出去住,從此不接他電話,不回短信,現在已經冷戰分居一年多了。
談話中,他說:
“岳父母很重男輕女,從來不關心我老婆,只想著自己的兩個兒子”。
“偏偏我老婆是個大孝女,一直在努力滿足父母,想讓他們過上好的生活”。
“我也明白,這次沒錢給家里,她心里也不好受,覺得對不起父母,她生我氣,是想發泄一下”。
重男輕女的家庭,女孩越是不被重視,越是變得懂事孝順。
小時候越被忽略,心理越自卑,長大后越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付出,扭轉父母對自己的看法,獲取父母的認同。
為父母著想付出的越多,對自己的親密關系傷害越大。
不管父母曾經對自己多么不好,孩子都會對父母有一種忠誠和內疚心理。
自己過上幸福的生活是對父母的拋棄,所以不惜破壞自己的親密關系,把自己也置身于與父母相同的不幸之地,良知上才心安。
其次,女人在父母那積贊的委屈與怨恨,很容易全部轉移發泄給了自己最親密的人,遷怒男友或老公。
通過情緒的轉移,照搬父母的索取行為,為自己的男人創造機會,來體驗自己曾經的經歷和痛苦,把他變為一個最了解自己的人。
一直生活在父母的陰影下,無法活出自我,這樣的女人,一生太不幸。
前半生沒有得到父母的愛,后半生又親手作死了自己的愛人。
05
重男輕女中長大的女人 ,大多懂事孝順,都有一種拯救父母的心理。
但無限滿足父母,犧牲自己,并不偉大光榮,反而是推人入火坑的劊子手,助長他人心中的貪婪,閹割他人自食其力的能力。
憑一時之強,不但拯救家人不成,反倒葬送自己的幸福。
英國詩人丁尼生說:
“唯有自愛,自識自制,指引人生,才能導出神圣的力量”。
努力讓自己先過上幸福的生活,是你證明自己的最好方式,也是最能推動家人改變的力量和榜樣。
最后,愿世間再無云重和樊勝美,女人們能夠快樂自由的活出自我。